重庆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100%
6月15日,全市基层治理工作推进会暨“治理强基”“地名乡愁”行动动员部署会议在九龙坡区召开。

重庆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100%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3-06-15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赵颖竹)6月15日,全市基层治理工作推进会暨“治理强基”“地名乡愁”行动动员部署会议在九龙坡区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重庆“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有序实施,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圆满收官,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100%。

民主村社区居民开展协商仪式。市民政局 供图
民主村社区居民开展协商议事。市民政局 供图

民主村里有民主,社区共治有良方

在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杨家坪步行街和万象城之间两大商圈中间,“夹”着一个“格格不入”的老旧社区——民主村。民主村片区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建设厂搬迁后留下的家属区,最老的房子房龄超过70年,属于典型的老旧社区。建筑逐年老旧、场地空间不足、综合配套缺失等问题逐渐成为居民生活的“痛点”和社区管服的“难点”。

2021年,民主村被纳入全国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区)项目。目前项目一期已经完工,现已改造提升老旧房屋58栋、改扩建道路5条、拆除违章建筑1.6万平方米,社区综合服务体配套面积超过4000平方米,实现万象城与西城天街两大商圈之间的“平联”,初步形成社区10分钟便民生活圈。

面对城市更新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矛盾,以及多元人口结构所产生的不同需求,社区如何处理?民主村社区以“大事共议、实事共做、难事共解”作为社区管理与服务共推的重要抓手,着力推动居民广泛参与社区议事协商活动,召集院坝会、座谈会、居民议事会等专项活动20余场,收集意见建议300余条。

走进社区会客厅,社区正组织居民代表、党员代表、物业等人员针对居民反应的老旧小区的环境整治问题开展协商议事活动。这是一栋上世纪50年代的苏式红砖房,是几代建设厂职工的记忆。这栋建筑承载着民主村的文化底蕴,也是居民的情感寄托。现在,社区会客厅已成为居民协商议事的重要阵地。

改造后的民主村社区。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赵颖竹 摄
改造后的民主村社区。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赵颖竹 摄

“一声红哨”实现“全城联动”

同样位于九龙坡区的盘龙新城社区是一个特大型综合社区,服务人群基数大、矛盾多。

近年来,盘龙新城社区深化“九龙红哨”经验做法,逐步完善形成以“五哨五到”机制整合基层党组织、物业单位、社区社会组织等各方资源,筑牢社区服务基础。

组织吹哨、党员报到。确立五级区域化党建架构,实现16个居民小区、88个楼栋党组织全覆盖,以组织化形式“找到人、固定人、用好人”,以“党员所长”服务“群众所需”。

社区吹哨、单位报到。社区联系辖区16家物业单位成立红色物业服务联盟体系,围绕政治服务、抢修服务、营销服务、志愿服务、增值服务五大方面签订多方合作协议。今年以来,依托物业联席会和城市基层党建联席会,协商解决居民反映的重难点问题14个。

业主吹哨、物业报到。推进网格支部和物业支部联动共建,运行“居委会-业委会(业主代表小组)-物业单位”三方联动机制,重点解决居民物业突出矛盾16个。

邻里吹哨、团队报到。引导居民建立“楼栋微自治”小组、小区“智囊团”等自治团队,鼓励教育、医疗、科技、政法、文体等骨干团队发挥各自专业所长,开展群众性公益活动。

百姓吹哨、志愿报到。深化“五社联动”工作机制,依托17支志愿服务队伍、7100余名志愿者形成“党员+社工+志愿者”服务模式,有效实施项目52个,推动社区服务社会化。

下一步,重庆市民政局将扎实推进基层治理和“治理强基”行动,推进整体智治,深化村级组织减负,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重庆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100%

2023-06-15 22:49:03 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赵颖竹)6月15日,全市基层治理工作推进会暨“治理强基”“地名乡愁”行动动员部署会议在九龙坡区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重庆“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有序实施,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圆满收官,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100%。

民主村社区居民开展协商仪式。市民政局 供图
民主村社区居民开展协商议事。市民政局 供图

民主村里有民主,社区共治有良方

在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杨家坪步行街和万象城之间两大商圈中间,“夹”着一个“格格不入”的老旧社区——民主村。民主村片区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建设厂搬迁后留下的家属区,最老的房子房龄超过70年,属于典型的老旧社区。建筑逐年老旧、场地空间不足、综合配套缺失等问题逐渐成为居民生活的“痛点”和社区管服的“难点”。

2021年,民主村被纳入全国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区)项目。目前项目一期已经完工,现已改造提升老旧房屋58栋、改扩建道路5条、拆除违章建筑1.6万平方米,社区综合服务体配套面积超过4000平方米,实现万象城与西城天街两大商圈之间的“平联”,初步形成社区10分钟便民生活圈。

面对城市更新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矛盾,以及多元人口结构所产生的不同需求,社区如何处理?民主村社区以“大事共议、实事共做、难事共解”作为社区管理与服务共推的重要抓手,着力推动居民广泛参与社区议事协商活动,召集院坝会、座谈会、居民议事会等专项活动20余场,收集意见建议300余条。

走进社区会客厅,社区正组织居民代表、党员代表、物业等人员针对居民反应的老旧小区的环境整治问题开展协商议事活动。这是一栋上世纪50年代的苏式红砖房,是几代建设厂职工的记忆。这栋建筑承载着民主村的文化底蕴,也是居民的情感寄托。现在,社区会客厅已成为居民协商议事的重要阵地。

改造后的民主村社区。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赵颖竹 摄
改造后的民主村社区。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赵颖竹 摄

“一声红哨”实现“全城联动”

同样位于九龙坡区的盘龙新城社区是一个特大型综合社区,服务人群基数大、矛盾多。

近年来,盘龙新城社区深化“九龙红哨”经验做法,逐步完善形成以“五哨五到”机制整合基层党组织、物业单位、社区社会组织等各方资源,筑牢社区服务基础。

组织吹哨、党员报到。确立五级区域化党建架构,实现16个居民小区、88个楼栋党组织全覆盖,以组织化形式“找到人、固定人、用好人”,以“党员所长”服务“群众所需”。

社区吹哨、单位报到。社区联系辖区16家物业单位成立红色物业服务联盟体系,围绕政治服务、抢修服务、营销服务、志愿服务、增值服务五大方面签订多方合作协议。今年以来,依托物业联席会和城市基层党建联席会,协商解决居民反映的重难点问题14个。

业主吹哨、物业报到。推进网格支部和物业支部联动共建,运行“居委会-业委会(业主代表小组)-物业单位”三方联动机制,重点解决居民物业突出矛盾16个。

邻里吹哨、团队报到。引导居民建立“楼栋微自治”小组、小区“智囊团”等自治团队,鼓励教育、医疗、科技、政法、文体等骨干团队发挥各自专业所长,开展群众性公益活动。

百姓吹哨、志愿报到。深化“五社联动”工作机制,依托17支志愿服务队伍、7100余名志愿者形成“党员+社工+志愿者”服务模式,有效实施项目52个,推动社区服务社会化。

下一步,重庆市民政局将扎实推进基层治理和“治理强基”行动,推进整体智治,深化村级组织减负,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田韵沁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