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人数已超3700万人 个人养老金试点稳步推进
自去年11月份启动实施至今,个人养老金制度试点已运行超过半年。试点进展如何?各类个人养老金产品表现怎样?实践中还面临哪些难点?

参加人数已超3700万人 个人养老金试点稳步推进

自去年11月份启动实施至今,个人养老金制度试点已运行超过半年。试点进展如何?各类个人养老金产品表现怎样?实践中还面临哪些难点?

试点工作开局良好

去年4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提出推动发展适合中国国情、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的个人养老金,与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职业)年金相衔接,实现养老保险补充功能。

同年11月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联合发布通知,允许北京、上海、广州、西安等36个先行城市或地区,已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参与个人养老金。个人养老金试点工作自此正式拉开序幕。

截至5月25日,个人养老金参加人数已达3743.51万人,运行平稳有序。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个人养老金制度持续完善,有利于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协同发展,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需求,促进经济社会长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个人养老金实行个人账户制,缴费由个人承担,可自主购买符合规定的储蓄存款、理财产品、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实行完全积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实施以来,开户人数快速增长,准入金融产品数量越来越多,开局良好,积累了有益经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认为,随着经济发展、个人收入增长以及居民养老意识提升,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的发展潜力巨大。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认为,从参与人数来看,与2018年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以及2004年起建立的企业年金相比,个人养老金制度运作半年多,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但也要看到,开立账户人数很多,但实际缴费比例较低。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养老保险司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将结合先行城市或地区情况,进一步完善个人养老金配套政策,吸引更多人参与并适时推广至全国。

金融产品日益丰富

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显示,截至6月14日,金融机构推出的个人养老金产品总数已达664只,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储蓄类产品,共有465只,基金类产品、保险类产品和理财类产品则分别有149只、32只、18只。

4类产品“同台竞技”给投资者带来了更多选择。从风险类别来看,目前产品已覆盖低、中、高三类风险,基本可以满足多数投资者需求。但从当前各家银行及机构的推广情况来看,多数投资者会优先选择期限较长的储蓄类产品,以期获得较为确定的收益,追求高收益的投资者则倾向于选择基金类产品。

“体验良好的金融产品是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重要因素。”娄飞鹏认为,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应把创新金融产品种类作为重点,从投资期限、风险水平等方面提供差异化的金融产品服务。同时,金融机构要做好销售渠道建设,不仅自身要搭建销售渠道,更要考虑基金、保险、理财大多是通过银行代销的实际情况,加强合作形成立体式销售渠道。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德云认为,从长远来看,个人养老金制度要持续吸引大众参加,关键在于产品和服务得到大众认可,满足大众需求。当前,个人养老金产品设计还有待加强养老属性,资金投资运作还有待接受真正长期市场考验。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出台政策鼓励金融机构进行产品和服务创新,金融机构要做好产品细化和客户分层工作,不断优化完善养老金融的产品体系。

发展堵点有待破解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近期发布的《中国养老财富储备调查报告(2023)》显示,有24%的受访者对参与个人养老金的态度是“再观望一下,看看其他人是否参与”,居民对个人养老金仍存在一定的从众心理、观望情绪。

业内人士表示,尽管个人养老金试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开户热投资冷、缴存意愿不高、产品销售不够通畅等问题仍待解决。

其中,如何推动更多居民进行缴存和投资是各方关注重点。根据相关规定,参加人每年缴纳个人养老金额度上限为1.2万元。但从目前看,开户后实际缴存资金的人数和人均缴存资金水平都偏低,有机构数据统计,人均储存水平仅在2000多元。

“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以来呈‘两低三不’漏斗状的特点,即建立账户人数占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比例低、已缴费人数占建立账户人数比例低;产品供应不均衡、选购渠道不畅、民众参保意愿不强。”曹德云表示,从长远来看,我国个人养老金具有广阔前景,绝大部分人群符合制度覆盖条件,需要综合考虑个人养老金定位,不断从制度运行机制、参与便捷性、参与可持续性等方面增加吸引力。

中国人寿董事长白涛建议,对于高收入人群可适当提高缴费上限,对于低收入人群则给予一定税收优惠。金融机构要针对不同风险偏好和不同年龄段人群,推出针对性更强的产品。要提升投资便利化程度,可尝试建立一个权威的公共平台,解决不能跨行购买全部个人养老金产品的痛点。

“要实现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高质量发展,除了加大养老金融产品的服务创新,还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娄飞鹏表示,一方面要引导民众尽快形成对个人养老金的正确认识,更好激发大众养老规划和投资的长期需求。另一方面,在个人养老金产品选择上,要引导投资者逐渐形成长期投资的理念,让其根据个人年龄、风险偏好、对老年生活预期等合理投资。 (经济日报记者 马春阳)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参加人数已超3700万人 个人养老金试点稳步推进

2023-06-17 06:30:37 来源:

自去年11月份启动实施至今,个人养老金制度试点已运行超过半年。试点进展如何?各类个人养老金产品表现怎样?实践中还面临哪些难点?

试点工作开局良好

去年4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提出推动发展适合中国国情、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的个人养老金,与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职业)年金相衔接,实现养老保险补充功能。

同年11月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联合发布通知,允许北京、上海、广州、西安等36个先行城市或地区,已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参与个人养老金。个人养老金试点工作自此正式拉开序幕。

截至5月25日,个人养老金参加人数已达3743.51万人,运行平稳有序。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个人养老金制度持续完善,有利于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协同发展,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需求,促进经济社会长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个人养老金实行个人账户制,缴费由个人承担,可自主购买符合规定的储蓄存款、理财产品、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实行完全积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实施以来,开户人数快速增长,准入金融产品数量越来越多,开局良好,积累了有益经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认为,随着经济发展、个人收入增长以及居民养老意识提升,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的发展潜力巨大。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认为,从参与人数来看,与2018年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以及2004年起建立的企业年金相比,个人养老金制度运作半年多,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但也要看到,开立账户人数很多,但实际缴费比例较低。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养老保险司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将结合先行城市或地区情况,进一步完善个人养老金配套政策,吸引更多人参与并适时推广至全国。

金融产品日益丰富

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显示,截至6月14日,金融机构推出的个人养老金产品总数已达664只,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储蓄类产品,共有465只,基金类产品、保险类产品和理财类产品则分别有149只、32只、18只。

4类产品“同台竞技”给投资者带来了更多选择。从风险类别来看,目前产品已覆盖低、中、高三类风险,基本可以满足多数投资者需求。但从当前各家银行及机构的推广情况来看,多数投资者会优先选择期限较长的储蓄类产品,以期获得较为确定的收益,追求高收益的投资者则倾向于选择基金类产品。

“体验良好的金融产品是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重要因素。”娄飞鹏认为,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应把创新金融产品种类作为重点,从投资期限、风险水平等方面提供差异化的金融产品服务。同时,金融机构要做好销售渠道建设,不仅自身要搭建销售渠道,更要考虑基金、保险、理财大多是通过银行代销的实际情况,加强合作形成立体式销售渠道。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德云认为,从长远来看,个人养老金制度要持续吸引大众参加,关键在于产品和服务得到大众认可,满足大众需求。当前,个人养老金产品设计还有待加强养老属性,资金投资运作还有待接受真正长期市场考验。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出台政策鼓励金融机构进行产品和服务创新,金融机构要做好产品细化和客户分层工作,不断优化完善养老金融的产品体系。

发展堵点有待破解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近期发布的《中国养老财富储备调查报告(2023)》显示,有24%的受访者对参与个人养老金的态度是“再观望一下,看看其他人是否参与”,居民对个人养老金仍存在一定的从众心理、观望情绪。

业内人士表示,尽管个人养老金试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开户热投资冷、缴存意愿不高、产品销售不够通畅等问题仍待解决。

其中,如何推动更多居民进行缴存和投资是各方关注重点。根据相关规定,参加人每年缴纳个人养老金额度上限为1.2万元。但从目前看,开户后实际缴存资金的人数和人均缴存资金水平都偏低,有机构数据统计,人均储存水平仅在2000多元。

“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以来呈‘两低三不’漏斗状的特点,即建立账户人数占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比例低、已缴费人数占建立账户人数比例低;产品供应不均衡、选购渠道不畅、民众参保意愿不强。”曹德云表示,从长远来看,我国个人养老金具有广阔前景,绝大部分人群符合制度覆盖条件,需要综合考虑个人养老金定位,不断从制度运行机制、参与便捷性、参与可持续性等方面增加吸引力。

中国人寿董事长白涛建议,对于高收入人群可适当提高缴费上限,对于低收入人群则给予一定税收优惠。金融机构要针对不同风险偏好和不同年龄段人群,推出针对性更强的产品。要提升投资便利化程度,可尝试建立一个权威的公共平台,解决不能跨行购买全部个人养老金产品的痛点。

“要实现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高质量发展,除了加大养老金融产品的服务创新,还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娄飞鹏表示,一方面要引导民众尽快形成对个人养老金的正确认识,更好激发大众养老规划和投资的长期需求。另一方面,在个人养老金产品选择上,要引导投资者逐渐形成长期投资的理念,让其根据个人年龄、风险偏好、对老年生活预期等合理投资。 (经济日报记者 马春阳)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陶龙鑫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