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 共探课堂教学新样态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辛清清)6月16日,重庆市教育学会义务教育发展专业委员会第二届第一次会员大会暨重庆市教育学会第七期“名师名家”大讲堂活动在重庆两江新区金渝教育集团金渝学校博雅厅举行。
据了解,本次会议由重庆市教育学会义务教育发展专业委员会主办,重庆两江新区金渝学校教育集团金渝学校承办,四川天府新区第三小学协办。大会以义教专委会第二届第一次会员大会召开为契机,聚焦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通过主旨报告、交流研讨、课例展示和专家评课,进行“大思政理念下的教育教学新样态”探讨。

协同发展+深度融合
开启“义教”学术繁荣新征程
开幕式上,金渝学校教育集团党支部书记、总校长杨开文代表金渝学校教育集团对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专家、同仁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金渝学校教育集团坚持成就教育思想,秉持“金石不渝,成就群星闪耀”办学理念,培养“思正德尚、优质学业、必备技能、多元发展、实践创新”的阳光少年。学校与四川天府新区第三小学构建协同发展共同体,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联合开展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智慧教育共进、研学实践活动等项目,共同探索教育融合发展新路径。

会上,重庆市教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苏飞跃对义教专委会第一届理事会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谈到,义教专委会第一届理事会遵守《重庆市教育学会章程》等有关规定,认真组织义务教育学术研究,用心服务义务教育教师专业成长,在促进全市性义务教育学术推广、繁荣,以及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连续两次承办重庆市教育学术年会分论坛,开展八次学术研讨活动;城乡联合教研活动开展有特色,通过城乡教师同台献课、共同研讨、专家点评及微讲座等形式,有效助力教育资源相对贫乏地区学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组织开展了重庆市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优秀论文案例评选活动,推动了学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强化会员单位的教学成果培育、学术骨干培训活动,为会员单位凝炼教学成果提供了学术支持,培养了一批学术骨干;创新开展资政课题研究,资政报告《“四步法”助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得到市教委领导肯定性批示;积极发展单位会员、个人会员,壮大会员队伍,组织机构建设成绩突出。同时,苏飞跃也向义教专委会第二届理事会提出了创建市教育学会一流专委会的奋斗目标。

“大思政”育人+校本课程
启发新时代教育发展新思路
新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大思政”育人理念如何深入实施,成渝两地四校的多维度的经典案例引起了参会人员的深入思考。
金渝学校教育集团德育处副主任谢心灵、四川天府新区第三小学校长助理杨奕围、沙坪坝区融汇沙坪坝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郭先富、涪陵城区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周杰分别以《做“三全”德育 育“五星”少年》《党带队,少先队工作新样态》《城市小学劳动教育的困境与突破》《指向核心素养的合作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为题,深入阐述了新时代背景下实施“大思政”育人理念的实践与探索。




随后,原重庆市教育评估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所长熊德雅给参会者带来了《课程规范与创新》主旨报告。他从教育部加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管理意见谈起,展现了他对开好国家课程、创新校本课程的深刻见解,提出了课程方案要系统、建构方法要科学、课程机构要符合逻辑、课程内容要丰富、实施过程要有实效、实施效果要显著的校本课程质量期待观念,并以丰富的案例加以具体阐述。让参会者对校本课程的规范与创新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领悟。

课例展示+专业点评
共探核心素养课堂新样态
课程是育人的载体,课堂是育人的主阵地。在“大思政”背景下,如何在课堂教学更好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川渝两地小学数学课堂中与专家的实例点评中,参会者有了更深刻的领悟。
金渝学校教育集团教导处主任罗春雪执教的《位置与方向(二)》一课在回顾中让学生对知识进行自我梳理和结构化。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用位置和方向描述点的位置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现学习数学的价值意义。

四川天府新区第三小学教师邬丹丽执教的《长方体(二)练习课》让学生在观察实物的基础上,通过动手操作,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量一量、做一做来学习新知,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初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康世刚对两节课进行了精彩点评,并以《大思政理念下培养小学学生核心素养的探索》为题,对照两节展示课,从数学思维、数学建模、生活数学等角度,深入浅出解析了学科素养如何在课堂落地实施的方式方法,让教师们对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笃行者,不以山海为远。善治者,无畏问道溯源。未来,义教专委会各会员单位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课程建设,切实改革创新,全面提升育人质量和办学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