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飞宇 | 凯丰在中共中央南方局时期的活动述略②:文化统战工作
凯丰正式担任中共中央南方局文委书记的时间颇短,不过,其开展文化统战工作则历时较长。

熊飞宇 | 凯丰在中共中央南方局时期的活动述略②:文化统战工作

2023-06-18 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作者:熊飞宇

注:本文曾发表于《萍乡学院学报》2021年第5期。

摘要:中国共产党杰出的理论宣传家凯丰,自1939年1月至1940年11月,曾在重庆担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常委,负责宣传及党报工作,兼任宣传部长、文化工作委员会书记。其间,多次出席新华日报社的有关活动,发表著译文章16篇,编译出版专题文摘《什么是列宁主义》,指导编印大量宣传资料。在大力开展文化统战工作的同时,对南方局的干部培训、青年工作、军事斗争等各条战线的开展,也贡献良多。回顾、总结凯丰此一时期的历史活动和革命业绩,对于弘扬红岩精神、传承统战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凯丰;中共中央南方局;历史活动

二、文化统战工作

1940年8月7日,周恩来在延安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报告南方党的工作,谈及南方局的分工是:博古负责组织工作,凯丰负责宣传工作,蒋南翔负责青年工作,董必武负责统一战线工作,周恩来兼文委的工作,下设的党报委员会现由博古负责。[29] 9月10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发展文化运动的指示》,对于发展抗日文化运动的作用、意义及如何发展这一运动,作出明确的指示。南方局遵照这一指示进行研究和部署,并决定由周恩来、凯丰负责文委工作。[12] 10月4日,中共中央南方局召开会议,讨论内部的分工。根据周恩来的提议,文化工作委员会由凯丰任书记,周恩来任副书记,下设书店、社科、宣传、新闻等组,分别由徐冰、胡绳、冯乃超、潘梓年等负责。[29]10月22日,周恩来向党中央报告南方局各部门近期来的分工及整个工作布置情况。报告说南方局机关分别设立组织、宣传、社会三部,统委、文委、国际问题研究室、叶剑英工作组、南洋工作、敌后工作、秘书处共十个部门。其中宣传部主管宣传教育,党报、党刊(《新华日报》和《群众》杂志)、图书室,负责指导有关刊物,编审国际宣传资料,凯丰为部长,许涤新秘书,有工作人员三人;文委分管文化及直属党员与非党干部,凯丰书记,周恩来副书记,徐冰秘书,负责日常工作,委员五人,下分书店、宣传、文化、文艺、新闻五个组。[12]据王泓考证,南方局文委委员初为胡绳、沙汀、冯乃超、潘梓年、蒋南翔5人,技术书记张颖。下设书店、社科、文化、文艺、宣传、新闻6组。书店组由徐冰、冯乃超、胡绳负责,社科组由胡绳负责,文化组由胡绳、潘梓年、戴白桃(戴伯韬)、蒋南翔负责,文艺组由沙汀、光未然(张光年)负责,宣传组由冯乃超负责,新闻组由潘梓年、刘述周、吴江负责。[30]1940年11月3日,中共中央致电周恩来,指示即刻按南方局的意见“作紧急布置”,博古、凯丰即回。[12]据此来看,凯丰正式担任中共中央南方局文委书记的时间颇短,不过,其开展文化统战工作则历时较长。

关于南方局的文化统战工作,凯丰彼时的妻子廖似光(时任南方局组织部干事、南方局妇女运动委员会委员,1941年夏方离渝到延安),曾简略谈及,云:“凯丰、徐冰等同志主要是负责文化战线方面的统战工作,象(像)当时在重庆的文化界著名人士黄炎培、陶行知、沈钧儒、闻一多、李公朴等都同我们有联系。”[31]其《回顾中共中央南方局的一些情况》,则有更为详细的说明:

负责文化统战工作的是董老、凯丰、徐冰等同志,吴克坚负责新华日报。当年在文化战线上我们也展开了广泛的统战活动,同文化界的著名人士黄炎培、陶行知、沈钧儒、闻一多、李公朴等人建立了很多联系,还团结了一大批有爱国心的老知识分子,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舆论。不少进步书店和社会团体如生活书店、新知书店、救国会、东北救亡总会里都有我们的同志,为宣传抗战起了很好的作用。成都抢米事件发生后,我们对陶行知、沈钧儒、田汉等文化人进行了保护。新四军事变发生后,为了应付突然事变,根据南方局和周恩来指示,我们还把不少知识分子送到了香港和延安。[31]

上述回忆,或因年代久远,间有失误,如闻一多者,当时并未在重庆。

凯丰如何具体联系文化人开展文化统战工作,有关的文字记载,目前并不多见。时任南方局文委委员的沙汀,曾记其事。1939年12月,沙汀到达重庆。经萧崇素介绍,住铜元局胡子昂的华裕农场。安顿好住处后,即去红岩嘴南方局接转组织关系,博古(时周恩来尚在苏联就医,南方局由博古主持工作)接见沙汀,指示其到市内曾家岩找徐冰联系。徐冰告知其工作是联系原“左联”成员,了解情况,每周定期到八路军驻渝办事处汇报工作。[32]同时,沙汀也得知“凯丰同志正在南泉(引者注:即南温泉)一家私人疗养院治病”,在南泉“可以随时向他请示汇报”。[33] 1940年1月,沙汀去南泉会见欧阳山、草明、杨骚、白薇等“左联”成员,了解文艺界人士的情况。[32] 7月,移住南泉“文协”总会客房。[32]在此期间,沙汀请示凯丰,主要完成两件事:

一是与张恨水建立联系。沙汀寓居南泉时,与张恨水的住屋只隔一条河沟。对张恨水,沙汀原本将其视为“一位趣味低级的鸳鸯蝴蝶派作家”,但在读过《新民报》连载的《八十一梦》之后,改变了看法。“经过同杨骚、白薇、欧阳山、草明诸位商议,并取得凯丰同志同意”,曾与张恨水“凑份子聚过一次餐”。而“在大家同凯丰见面时”,张恨水也应邀参加。[33]聚会中谈时局,谈创作问题,互相切磋,无话不说。[32]

正是基于张恨水思想和创作倾向的转变,凯丰、沙汀等左翼人士改变态度,主动与之接触交流,建立联系,最终带来中共中央南方局对张恨水的重新认识与评价。这种变化,亦逐步显见于《新华日报》之上:

1942年9月21日,《新华日报》第四版的“新华副刊”首开“书评专页”。编者在开栏语中宣称“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灿烂的新文化时期的前夕,正在为新中国的新文化而努力”,“所以特别在这时候,学习与批评的精神对我们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而“书评专页”将“介绍一些值得向之学习的书,也将认真地从事批评与自我批评”。其第一期即发表宇文宙的《梦与现实——读张恨水先生著〈八十一梦〉》。论者认为:《八十一梦》是“一本近于西游记,镜花缘的风格的小说”,书中“冶上下古今,牛鬼蛇神于一炉”,而其表现的方法,“每将一种‘典型’分散在各式各样的形象中”。最后指出:“正因为梦和现实的距离是近的,不为梦所苦,而突破它,更密接于现实,则新的境界必能由悲愤而找到战斗的道路。”

1944年5月16日,时值张恨水五十寿辰,重庆新闻界、文艺界拟举行茶会,以表庆祝,然张恨水不愿接受,于15日即返回南泉。该日,《新华日报》第三版据“中央社讯”,发布短讯《小说家张恨水先生创作三十年纪念,陪都新闻界和文艺界打算举行茶会庆祝,张氏谦不肯受》,并同时发表短评《张恨水先生创作三十年》云:

今天是文学作家张恨水先生五十大庆,也是恨水先生创作三十年纪念。我们不仅要为恨水先生个人致祝,同时还要为中国文坛向这位从遥远的过程,迂徐而踏实地,走向现着(实)主义道路的艺人,致热烈的敬意。

恨水先生的作品,虽然还不离章回小说的范畴,但我们可以看到和旧型的章回体小说之间显然有一个分水界,那就是他的现实主义的道路,在主题上尽管迂回而曲折,而题材却是最接近于现实的;由于恨水先生的正义感与丰富的热情,他的作品也无不以同情弱小,反抗强暴为主要的“题母”。正[由]于此,他的作品,得到广大的读者所欢迎,也正由于此,恨水先生的正义的道路更把他引向现实主义。

恨水先生今年还不过五十,在文学史上,这正是许多伟大作家的壮年成熟之期,我们相信他沿着过来的前进道路,将成就更辉煌的业绩;我们在此以热烈的期望,向他祝福。

二是将欧阳山、草明发展为中共党员。沙汀去南泉正街疗养院看望凯丰时,座间谈及发展党员问题,建议可将欧阳山、草明夫妇作为吸收对象,而白薇、杨骚“虽然也一直都靠近党,但是可以放缓一步”。[33]经交流,欧阳山与草明均表示出“强烈的入党要求”[33],沙汀在向凯丰汇报后,通知二人各自前去同凯丰谈话。凯丰亦告知沙汀,此事不能由他个人决定,须进城向组织和周恩来汇报后才有结果。不久,张晓梅坐办事处轿车,接凯丰回到红岩村。[33]同年9月,雾季开始,沙汀随“文协”总会搬回市区,住“文协”新址张家花园65号。旋与吴奚如一道,分别介绍欧阳山、草明加入中国共产党。[32]后在曾家岩五十号遇见凯丰,沙汀即向其汇报“在他离开南泉后”文艺界的近况,最后问到欧阳山和草明的入党问题。凯丰征求周恩来的意见:“是不是先发展一个呢?草明的问题放后一步解决。”周恩来则表示“两个都一起吸收”。[33]

为争取更多的抗战文化精英加入中国共产党和抗日文化战线,1939年12月1日,毛泽东曾为中共中央起草《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指出:“在长期的和残酷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在建立新中国的伟大斗争中,共产党必须善于吸收知识分子,才能组织伟大的抗战力量,组织千百万农民群众,发展革命的文化运动和发展革命的统一战线。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革命胜利是不可能的。”[34]除将具备入党条件的部分知识分子吸收入党,“对于广大的同情我们的党外知识分子,则应同他们建立适当的联系,把他们组织到抗日和民主的伟大斗争中去,组织到文化运动中去,组织到统一战线的工作中去。”[34] 1940年8月3日,中共中央致电南方局、中原局、东南局、陕西、江苏、广东省委,要求“我各级党委必须认真注意扶助和培养一部分党员,尤其是知识分子党员”。[29]从上述沙汀的回忆来看,凯丰与南方局文委,正是以此作为工作开展的根本遵循。

参考文献:

[2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年谱(一八九八—一九四九):修订本[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30]王泓.大后方文化界的擎天大树——南方局文委[J].新文化史料,1994(2):33.

[31]廖似光.风雨征程六十年[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

[32]李生露.沙汀年谱[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33]沙汀.睢水十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34]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共重庆市委.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战大后方工作文献选编:1[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