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总书记的人民情怀)

“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总书记的人民情怀)

来源:人民日报2023-06-20

强国必先强农。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新征程,农民增收的分量仍然很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要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从黄土地走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农民有着特殊的情感:“我们这代人有一份情结,扶一把老百姓特别是农民。”暖心话语,语重心长。一次次考察调研,到田间地头,到农家炕头,和乡亲们促膝拉家常、细算增收账。

一家一户的增收账为什么有如此分量?

小账本承载万家幸福,饱含深情牵挂。

罗霄山脉,峰峦叠嶂。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沿着崎岖山路,来到江西省井冈山市茅坪乡神山村。

村民彭夏英记忆犹新:“总书记来到家里,拉过一条板凳,招呼我和丈夫坐下,一起聊起了家常。总书记问起家里种了什么、养了什么,一项一项问得很细。对咱老百姓,那是真心的好哇!”

如今的神山村,山区变景区,户户捧上“聚宝盆”。彭夏英家的房子改造成农家乐,一年收入超过10万元。

在青海省刚察县果洛藏贡麻村,听牧民索南才让细算收入账;在福建省武夷山市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和茶农唠致富经;在山西省汾西县僧念镇段村,同村民蔡文明问收入、算收益……山高路远,见证本色依旧。

日子美起来的乡亲们,打心眼里念着党的好。“牧民生活好,全靠党的政策好,衷心感谢党、衷心感谢总书记。”索南才让朴实的话语,道出了真挚的心声。

农民增收是一个老话题,又连着一个个新课题:谁来种地、怎么种地?城乡发展不平衡如何破解?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怎么走?

直面问题,深邃思考,大棚里、田埂上、农舍前,习近平总书记问得深、点得透。一个个重要会议,一次次重要讲话,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精准落子,农民增收渠道更加多元。

产业振兴促增收。在江苏省镇江市先锋村农业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高效农业是农民致富的好路子。要沿着这个路子走下去,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强调:“各地推动产业振兴,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

这十年,小木耳变成大产业,小黄花长成致富花……从南到北,一个个“土特产”变身乡亲们增收致富的大产业。

让农民挑上“金扁担”。“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一项项农业技术落地生根,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2.4%,农民增收底气更足了。

完善联农带农机制。2020年7月,在吉林省梨树县八里庙村的卢伟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场院里,习近平总书记开了个现场调研会。

“入社以后,大家感觉怎么样?”

“非常好!”社员们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列举入社后的实惠:“一年分红8000多元”“我在合作社当农机手,每月领固定工资”……

“厉害啊!土地流转了,大家腾出手来了,可以在合作社工作,也可以搞些副业,多渠道增加收入。”总书记十分高兴。

向改革要活力。山东省济南市三涧溪村的田园综合体里,游人如织,村党委书记高淑贞说:“我们牢记总书记嘱托,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去年村民人均收入超过3万元。”

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政策举措扎实推进:提高工资性收入,强调“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工稳岗就业”;对于小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关系,告诫“不能富了老板、丢了老乡”;对于农业经营规模,强调“坚持宜大则大、宜小则小,不搞一刀切,不搞强迫命令”……

农家小账连成国家大账。土地活了,产业火了,农民腰包鼓了,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与转移性收入“四轮驱动”。2022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迈上2万元台阶,城乡居民收入比降至2.45。新时代十年,农民收入十连增、城乡居民收入比十连降。乡村大地,活力奔涌。

一本本农家账印证历史大逻辑。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千方百计促增收,广大农民生活定会芝麻开花节节高。

人民日报记者 赵永平 高云才 王 浩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总书记的人民情怀)

2023-06-20 15:43:41 来源:

强国必先强农。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新征程,农民增收的分量仍然很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要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从黄土地走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农民有着特殊的情感:“我们这代人有一份情结,扶一把老百姓特别是农民。”暖心话语,语重心长。一次次考察调研,到田间地头,到农家炕头,和乡亲们促膝拉家常、细算增收账。

一家一户的增收账为什么有如此分量?

小账本承载万家幸福,饱含深情牵挂。

罗霄山脉,峰峦叠嶂。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沿着崎岖山路,来到江西省井冈山市茅坪乡神山村。

村民彭夏英记忆犹新:“总书记来到家里,拉过一条板凳,招呼我和丈夫坐下,一起聊起了家常。总书记问起家里种了什么、养了什么,一项一项问得很细。对咱老百姓,那是真心的好哇!”

如今的神山村,山区变景区,户户捧上“聚宝盆”。彭夏英家的房子改造成农家乐,一年收入超过10万元。

在青海省刚察县果洛藏贡麻村,听牧民索南才让细算收入账;在福建省武夷山市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和茶农唠致富经;在山西省汾西县僧念镇段村,同村民蔡文明问收入、算收益……山高路远,见证本色依旧。

日子美起来的乡亲们,打心眼里念着党的好。“牧民生活好,全靠党的政策好,衷心感谢党、衷心感谢总书记。”索南才让朴实的话语,道出了真挚的心声。

农民增收是一个老话题,又连着一个个新课题:谁来种地、怎么种地?城乡发展不平衡如何破解?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怎么走?

直面问题,深邃思考,大棚里、田埂上、农舍前,习近平总书记问得深、点得透。一个个重要会议,一次次重要讲话,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精准落子,农民增收渠道更加多元。

产业振兴促增收。在江苏省镇江市先锋村农业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高效农业是农民致富的好路子。要沿着这个路子走下去,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强调:“各地推动产业振兴,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

这十年,小木耳变成大产业,小黄花长成致富花……从南到北,一个个“土特产”变身乡亲们增收致富的大产业。

让农民挑上“金扁担”。“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一项项农业技术落地生根,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2.4%,农民增收底气更足了。

完善联农带农机制。2020年7月,在吉林省梨树县八里庙村的卢伟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场院里,习近平总书记开了个现场调研会。

“入社以后,大家感觉怎么样?”

“非常好!”社员们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列举入社后的实惠:“一年分红8000多元”“我在合作社当农机手,每月领固定工资”……

“厉害啊!土地流转了,大家腾出手来了,可以在合作社工作,也可以搞些副业,多渠道增加收入。”总书记十分高兴。

向改革要活力。山东省济南市三涧溪村的田园综合体里,游人如织,村党委书记高淑贞说:“我们牢记总书记嘱托,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去年村民人均收入超过3万元。”

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政策举措扎实推进:提高工资性收入,强调“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工稳岗就业”;对于小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关系,告诫“不能富了老板、丢了老乡”;对于农业经营规模,强调“坚持宜大则大、宜小则小,不搞一刀切,不搞强迫命令”……

农家小账连成国家大账。土地活了,产业火了,农民腰包鼓了,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与转移性收入“四轮驱动”。2022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迈上2万元台阶,城乡居民收入比降至2.45。新时代十年,农民收入十连增、城乡居民收入比十连降。乡村大地,活力奔涌。

一本本农家账印证历史大逻辑。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千方百计促增收,广大农民生活定会芝麻开花节节高。

人民日报记者 赵永平 高云才 王 浩

[责任编辑: 邵煜晟]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