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论】青年说 | 新闻变谣言?低质“快”不如高质“慢”
近日,一则“河南大学生绑钢筋被困钢筋笼,工友被罚”的短视频新闻在网上广泛传播,引发网友热议。随后,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证实,该新闻为不实信息。目前,视频发布者已经删除相关视频并发布道歉声明。事情告一段落,但值得注意和反思的是,此类虚假快新闻产生的负面影响,并不会同视频一起被“一键删除”。
在互联网时代,公众对新闻时效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少自媒体为了引人关注,追逐速度,却往往忽略新闻最基本的真实性,最终损害的是新闻行业的根基,还会对社会造成负面的影响。
虚假的快新闻在煽动网民情绪,搅乱“舆情”这锅粥方面带来的影响不可估量。“河南大学生绑钢筋被困钢筋笼,工友被罚”的评论区中,除了对被欺负学生的同情,更多是对农民工群体的极端恶评。假新闻歪曲的事实严重带偏了公众认知,成为宣泄情绪之地,为网络语言暴力埋下了风险的隐患。
虚假的快新闻也是破坏民众对媒体信任的“凶手”之一。为了抓人眼球,很多快新闻不等核查验证便匆匆发布,直到谣言澄清后,相关视频却已被其他平台广泛转载。信任是一张白纸,揉碎后再展平,留下的痕迹难以去掉。所以,媒体在转载信息时,应该再三确认信息来源,同时还需谨慎用语。信任也是娇嫩的树苗,需要用心养护,才能成长为根结盘固的大树。
追求时效性固然重要,但是全面还原事实、客观呈现真相的新闻才是公众渴望看见的内容,即使这样的新闻需要更多时间求证。相比于狼吞虎咽、阅后即忘式的浏览,精细打磨的“慢新闻”能为读者提供一个深度了解事实的舞台,用全面的信息和客观的叙述呈现事件本身。当流量的潮水退去之后,只有坚持全面、客观、深入的报道才能深入人心。
作者:邓雅文(重庆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