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农投集团:聚焦“两高”目标 持续做优做强做大乳业全产业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 近年来,重庆农投集团聚焦主责主业,着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持续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下功夫,奋力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乳业作为重庆农投集团第一支柱产业,是集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也是集团持续为人民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着力点。集团聚焦“两高”目标,践行“一切以市场为导向、一切为了用户、一切服务于用户、一切服从于用户”的战略宗旨,持续推动乳业产业做优做强做大,以实际行动检验主题教育成效。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聚焦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高端化、营养化、健康化生活需要,以“天友,让爱更美好”为核心价值观,全面发展巴氏鲜奶、低温酸奶、常温奶、益生菌粉、配方奶粉、奶酪等多种类型乳制品。近年来,“天友”、“百特”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百特有机纯牛奶和百特轻酸奶,先后荣获世界食品品质评鉴大会双金奖和布鲁塞尔国际风味评鉴所(iTi)国际顶级美味大奖三星奖章。2023以来,天友乳业推出的“天友山城醪糟酸奶”、“天友重庆牛奶场4.0鲜牛奶”、香芋牛奶等新款爆品迅速走红,深受消费青睐。
用心守护人民群众营养健康,建立ISO9001质量管控、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良好农业规范(GAP)以及良好生产规范(GMP)、ISO1400环境管理、OHSMS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和诚信管理等体系,制定100余项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和600余个各级标准,生鲜乳主要指标优于欧盟及国家优质乳工程标准,实现从牧场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安全和品质保证。近年来,天友乳业、中垦华山牧乳业先后通过“中国优质乳工程”验收。2023年,天友乳业技术中心检测室顺利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审批,正式获得CNAS实验室认可,已具备国际认可的检测能力。
坚持全产业链一体化高效运营
运用系统化思维,打造“种、养、加、销、储、运、旅”等一体化运营的乳业全产业链,实现乳业整体供应链条自主可控,资产规模达到39.29亿元,相比2017年增长64.12%。中垦乳业成为中国奶业二十强(D20)成员单位,天友乳业获得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国食品工业优秀龙头企业、中国乳制品10强企业等殊荣。
近年来,集团建成大型万头牧场3个(其中1.5万头牧场1个)、千头牧场4个,牛群规模超过4.5万头,年产优质生鲜乳超过20万吨,实现100%自有奶源;建成3个现代化液态奶加工厂和1个奶粉加工厂,年乳制品加工能力达60万吨;销售渠道以重庆、陕西、四川、贵州为半径向周边省市辐射,建立乳品新零售体系,借助电商加速推进“北上、南下、西拓、东进”全国化营销。目前,正大力推进中垦乳业红寺堡万头智慧生态有机牧场、天友乳业优质乳工程智能化产业园等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持续提升乳业产业链竞争力。
坚持用创新驱动赋能产业发展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持续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深入推进奶牛“1+N”育种生物工程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与山东奥克斯公司(国家奶牛种质核心技术攻关单位)合作开展功能性种公牛选育和体外奶牛胚胎分子育种,着力解决奶牛“种芯”难题;大力开展益生菌研发,已建成农业农村部企业重点实验室,储备菌株1000余株,选育出10余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功能性益生菌,聚力攻克微生物食品化难题。
近年来,天友乳业成功进入国家级创新体系,成为“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在西南地区唯一的成员单位,牵头成立重庆市发酵食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名科研技术人员获评“重庆英才”,科研成果被评为重庆市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多项荣誉。2020年以来,乳业相关企业共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1项,新申报国内、国际发明专利76项,创新成果数量屡创新高,为产业发展积蓄了强大的后劲。2023年,天友乳业益生菌研发成果再获重庆市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并被评为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技术发明奖;奶酪加工技术创新成果获重庆市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持续推动数字化转型升级,推进实施数字化改造营销体系、数字化供应链平台、智能物流管理平台等数字化项目,建成智慧生态牧场1个、市级数字化车间2个,逐步推动实现养殖智慧化、生产智能化、营销数字化、数据中台化。
坚持走安全发展绿色发展之路
牢牢守住安全底线,建立《重庆农投集团安全标准化手册》,形成集生产安全、环保安全、食品质量安全、职业健康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深化落实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和“两单两卡”制度,实施有机构、有人员、有条件、有能力、有规则的“五有”规范化建设行动,用好培训教育、完善制度、改善硬件、风险排查与隐患治理、考核奖惩、追责问责等“六大抓手”,实现安全生产全过程闭环管理。
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加大环保投入,通过循环农业技术、清洁生产技术、智能工艺改造,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经济效益型乳业,推动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共赢。坚持“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治理路径,推动新项目积极践行“双碳”目标,按照全环节绿色低碳、集约节约、生态优先的要求实施建设。持续深化环保系统性治理,在牧场实施“粪肥资源化利用+绿色低碳循环农业”养殖模式,加快构建农牧循环种养结合发展新格局。截至目前,集团已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1个、市级绿色工厂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