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论】青年说 |“高校领导”出轨被免职 莫让私德不正自毁前程
26日,有人在短视频平台举报称,江苏南京一高校领导与他人妻子长期保持不正当男女关系。27日晚,调查结果已出,该领导已被免去南京晓庄学院党委副书记职务。
党员干部作为公众人物,对社会具有表率作用。私德不正不仅是自毁前程,更会严重影响社会风气。
此事引人关注的点主要在于当事人“身份”的特殊性,该男子是“党委副书记”,属于党员干部群体,干部作风问题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展现干部队伍的精神面貌和工作作风,绝非普通的“桃色新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与他人发生不正当关系,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查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干部出轨事关党规党纪,而与该男子发生不正当关系的女子并非单身,这又涉及到了伦理道德问题。
事件因短视频平台的举报而引发关注,彰显了互联网时代的舆论监督特色,这不禁让人想到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国企领导牵手门”事件,该事件“出圈”也是因为成都太古里的一张街拍照片。新媒介生态环境下,公众凭借着便捷的平台发声,社交平台成为重要的舆论场。在巨大的舆论关注推动下,相关纪检部门也迅速做出回应。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党内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将合力发挥作用,对党员干部的违法违纪行为形成有力威慑。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说法,其中修身被排在第一位,说明个人的道德修养是承担社会责任的前提。相对应的,我们衡量党员干部的标准是德、能、勤、绩、廉,德被摆在了第一位。具体来说,就是在公德上,干部们要努力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私德上,要规范个人品德,检点生活作风。
互联网时代,莫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人民群众的监督无处不在,不要对失德行为抱有任何侥幸心理。广大党员干部不如将此次事件作为一次警示,“三省吾身”,严公德,守私德,莫让私德不正自毁大好前程。
作者:李雨虹(四川外国语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