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2006年的那个夏天,刘丽加入重庆市工艺美术学校大家庭,实现了自己成为教师的梦想。如今,十七个年头过去,她仍然保持初心,充分发挥党员的引领示范作用,努力做好孩子们的成长“引路人”。
从一名“懵懂”新手,到现在的高级讲师,坚信“痴心一片终不悔,只为桃李竞相开”。
尊重学生,做孩子们成长中的“知心人”
2006年9月进入学校后,刘丽除了教授专业课程,还成为了一名副班主任,跟着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学习。因为优秀的表现,一学期后就独立带班,这无疑大大增强了她的自信,然而真正的挑战才开始。
面对45人的班级,鲜明的45种不同的性格,每天都有不同的状况,最开始的时候让她焦头烂额。不服输的她,想到了冰心老人说的:有了爱,便有了一切。
于是,她沉下心来,慢慢地去了解每个孩子背后的故事,倾听他们的苦恼,分担他们的困惑,解决他们成长中的问题。
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她总会心平气和,对症下药,给予他们改正错误的决心和面对错误的担当。在她细致、耐心的关心和帮助下,孩子们都能自强、愉快地融入到这个和谐的班级大家庭中,自信乐观地健康成长。
相信学生,做孩子们成长中的“交心人”
世间万物皆不完美,面对差异,尊重和信任是最好的成长催发剂。
在刘丽的不断努力下,班级管理越来越顺畅。她会抓住孩子们成长中的闪光点,抓住每一次良好的教育契机,适时表扬、鼓励。
同时,关注进步较慢的学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自强心,让他们不成为掉队的孤雁,真诚地表达对他们的尊重和关爱。
一个鼓励的微笑,一记肩背上善意的轻拍,一次心与心的谈话,她都毫不吝啬地面向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有为人向上的支撑和前进的动力。
充实自己,做孩子们知识上的“引路人”
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
她深深体会到,在当今科研兴教,呼唤反思型教师、研究型教师的新形势下,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必须是不竭之泉,时时奔涌出清新的、闪烁着斑斓色彩的溪流。于是她潜心钻研教材,反复关注行业需求,转变教育观念,捕捉新的教学信息,勇于探索教育规律,大胆采用新的教学手段,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她丝毫没有懈怠,因为她深知育人的路还很长、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