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一周发现十例毒蘑菇中毒病例,疾控:不采不买不吃野生的
7月5日,温州市疾控中心发布毒蘑菇中毒高发期相关提醒。据温州市疾控中心监测,每年6-10月是该市毒蘑菇中毒的高发期,上月温州已发现12例毒蘑菇中毒病例,其中有10例发生在上周。野生蘑菇味道鲜美,部分市民会有采摘或购买野生蘑菇食用的习惯,但是擅自采摘或者购买来历不明的野生蘑菇食用非常危险。澎湃新闻从疾控中心了解到,世界范围内已报道的毒蘑菇约有1000种,我国目前已报道480种,进食毒蘑菇后可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也可出现幻听幻视等精神症状,还可导致肝肾损伤,引起死亡是毒蘑菇中毒的严重结果。

温州一周发现十例毒蘑菇中毒病例,疾控:不采不买不吃野生的

来源:澎湃新闻2023-07-05

7月5日,温州市疾控中心发布毒蘑菇中毒高发期相关提醒。

据温州市疾控中心监测,每年6-10月是该市毒蘑菇中毒的高发期,上月温州已发现12例毒蘑菇中毒病例,其中有10例发生在上周。

“步入盛夏,降雨增多,野生蘑菇生长旺盛。野生蘑菇味道鲜美,部分市民会有采摘或购买野生蘑菇食用的习惯,但是擅自采摘或者购买来历不明的野生蘑菇食用非常危险。”疾控中心提醒。

澎湃新闻从疾控中心了解到,世界范围内已报道的毒蘑菇约有1000种,我国目前已报道480种,进食毒蘑菇后可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也可出现幻听幻视等精神症状,还可导致肝肾损伤,引起死亡是毒蘑菇中毒的严重结果。

专家表示,对于野生蘑菇,目前并没有鉴别其是否有毒的简易科学方法,预防食用野生蘑菇中毒的根本方法就是坚持“三不”原则:不采摘野生蘑菇,不购买个人采摘售卖的野生蘑菇,不食用没吃过或不认识的蘑菇。

疾控中心提醒,如在食用蘑菇后出现胃肠症状、精神症状及其他各类不适,就需要考虑是否误食毒蘑菇,要尽快催吐,同时立即就医。一起食用过同样蘑菇者,无论是否发病,同样需要立即到医院检查。就医时明确告知野生蘑菇食用史,最好携带剩余蘑菇样品或图片供医生参考。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温州一周发现十例毒蘑菇中毒病例,疾控:不采不买不吃野生的

2023-07-05 15:44:44 来源:

7月5日,温州市疾控中心发布毒蘑菇中毒高发期相关提醒。

据温州市疾控中心监测,每年6-10月是该市毒蘑菇中毒的高发期,上月温州已发现12例毒蘑菇中毒病例,其中有10例发生在上周。

“步入盛夏,降雨增多,野生蘑菇生长旺盛。野生蘑菇味道鲜美,部分市民会有采摘或购买野生蘑菇食用的习惯,但是擅自采摘或者购买来历不明的野生蘑菇食用非常危险。”疾控中心提醒。

澎湃新闻从疾控中心了解到,世界范围内已报道的毒蘑菇约有1000种,我国目前已报道480种,进食毒蘑菇后可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也可出现幻听幻视等精神症状,还可导致肝肾损伤,引起死亡是毒蘑菇中毒的严重结果。

专家表示,对于野生蘑菇,目前并没有鉴别其是否有毒的简易科学方法,预防食用野生蘑菇中毒的根本方法就是坚持“三不”原则:不采摘野生蘑菇,不购买个人采摘售卖的野生蘑菇,不食用没吃过或不认识的蘑菇。

疾控中心提醒,如在食用蘑菇后出现胃肠症状、精神症状及其他各类不适,就需要考虑是否误食毒蘑菇,要尽快催吐,同时立即就医。一起食用过同样蘑菇者,无论是否发病,同样需要立即到医院检查。就医时明确告知野生蘑菇食用史,最好携带剩余蘑菇样品或图片供医生参考。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李婉昕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