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渝论 | 大学“正门”迎客才能让黄牛无机可趁
近日有媒体报道,游客想进大学校园得先交钱,不然就要自己找“关系”。有网友反映武汉大学校门外有“黄牛”出没,声称花钱可带校外人员进校,价格从十元到数十元不等;在北京,前些天也有“黄牛”伺机揽客,“清华300元一位,北大400元一位,大人小孩都要收费”。进大学大门还要花钱,或者走“后门”,既是违规收费,也有损高校形象。
一段时间以来,关于是否开放大学校园的争议持续交锋。强调开放、包容的大学校园,该不该对外开放,备受社会各界关切。近日,一些高校有序恢复对公众开放的做法,用行动表达了开放的态度,也给高校恢复开放开了个好头。6月30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同时发布恢复校园参观的公告,自7月8日起,对社会公众开放暑期校园参观;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近日也陆续恢复对公众开放。每到暑假,参观大学校园,是很多家长和学生的传统项目。大学校园对外开放,不仅能够满足公众的需求,也能有效阻止黄牛非法牟利。
高校不是不可以向社会公众开放,关键是怎样开放。学校毕竟不是公园、景区,教学秩序、师生的人身安全,是绕不开的实际问题。部分大学采取观望、谨慎的态度,应该给予理解。对高校来说,向社会开放确实会产生不少压力。尤其是本身具备“景点”特质的大学,涌入大量游客,熙熙攘攘,确实对教学秩序有影响。但要看到,由开放带来的负面影响,说到底还是一个管理问题。如果管理精细一点,应该说利大于弊。
“一刀切”的拒人门外,管理是省劲了,但大学开放、共享的属性,可就打了折扣,大学之“大”也有点黯然失色。提倡大学向公众开放,主要是为了更好利用公共资源。大学是城市文体资源的重要聚合体,向公众开放体育场、绿地等空间设施,体现了有取有用的公共服务理念。再者,师生的社交生活、科研交流、大学与社会的融合,不仅需要师生走出校门,也需要公众走进校园。大学与社会的互动,与社会相融,相互汲取营养,是培养人才需要。所谓“好的大学没有围墙”,强调的就是教育要亲近社会、融入社会,不能关起门来办学。
大学属于公共资源,开门迎客,体现共享理念。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提出,学校室外场地设施,如球场、田径场跑道等要先行对社会开放;《公共图书馆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国家支持学校图书馆、科研机构图书馆以及其他类型图书馆向社会公众开放。促进资源共享、加强社会交流、以大学精神滋养公共生活,是大学的社会义务;而大学有意识的强化与社区及城市相融,也能帮助学生得到从课堂或实验室中难以汲取的应世知识营养。大学有序向公众开放,不仅利大于弊,也是互利共赢的举措。
大学面对的其实不是“是否开放”的问题,而是应“如何开放”的问题。大学校园应该开放到什么程度,在哪些区域和时段公众可以涉足,考验管理者的能力和态度,也检验公众的道德和素养。校园开放应基于相互尊重,进入校园的参观者要怀有敬畏心,有自律意识,自觉守规矩,步有所止,爱护校园。两好搁一好,大学校园开放才有可持续性,进而放大社会共赢效果。也只有做到有序公开开放,才能彻底断了“黄牛”们的不义财路。
作者:张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