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就乡村振兴“幸福路” 北碚跑出城乡融合“加速度”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通讯员 罗丹 秦廷富)稻田扮靓乡村,绿道穿梭田园。盛夏时节,行走在重庆市北碚区歇马街道虎头村,绿油油的稻田与连绵起伏的青山、错落有致的民居、纵横交错的绿道交相辉映,让人心旷神怡。今(6)日,笔者从北碚区了解到,北碚区近年来紧扣生态田园都市区定位,围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北碚目标,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再上新台阶。
聚焦整体规划引领 打造乡村示范格局
宽敞明亮的村主干道两旁鲜花盛开,绿树成荫;漂亮的农村新居相映成趣,错落分布;田野里、山岗上,瓜果遍布……“如果不是亲眼目睹,很难想象,这里的农村这么漂亮。”走进北碚区金刀峡镇胜天湖村,远道而来的游客感叹不已。
端午假期,北碚区柳荫镇东升村成为了游客们乡村旅游的热门目的地。白墙黛瓦、曲径通幽,清澈见底的小溪沿着村落潺潺而过,独具特色的渝东民居瓦屋错落有致,风车、石碾、木犁等老物件点缀其中。游客在村落小巷拍照打卡,在柳月湾休闲露营,在东升果园体验采摘乐趣……
“农村美不美是乡村振兴的‘试金石’,也关系着百姓的‘幸福值’。”北碚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向笔者介绍,近年来,北碚区围绕“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总目标,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不断优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格局。北碚区静观镇素心村等6个乡村成功创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美丽巴蜀宜居乡村示范村”,争创市级美丽宜居村庄 26 个。
“农+文+旅”融合 激发美丽乡村新活力
“这个蜡梅花不要剪长了,大概35厘米左右,四面看起都要有花,花苞数不能低于800个,我们一定要保证每一束花到客户手中的质量。”2022年12月9日,重庆丽庭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邓纪会正在指导花农剪切蜡梅。花农们按照要求将蜡梅修剪捆扎,并按照不同规格统一摆放,打包装箱销往全国各地。
小小蜡梅香飘全国。据了解,北碚区种植蜡梅已有500多年历史,品种达60多个,栽植面积上万亩,是我国蜡梅栽种面积最大、品种资源最丰富的蜡梅栽培区。
近年来,北碚区依托生态景观优势,整合蜡梅资源,发展蜡梅产业,带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整体带动北碚乡村振兴建设。在乡村建设上,通过文旅融合、艺术赋能等,激发美丽乡村新活力。
北碚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不仅如此,北碚区通过借力“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打造“奇彩东升村”“休闲虎头村”“红色双塘村”“生态柏林村”等一批典型乡村,整体带动北碚乡村振兴建设。
治理力量下沉 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径
“刘大姐,快进来坐,你想反映啥子问题?”
“王嬢嬢,你稍微等一下,先看看报纸嘛。”
近日,在北碚区施家梁镇施家梁村的“施家茶馆”内,“施家大姐”正在这里开展“周二民情接待日”活动,收集民情民意,倾听村民诉求。“施家大姐”不是单指某一个人,而是施家梁村志愿服务队的名称。近年来,这支主要以中老年女性为成员的队伍,在该村的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北碚区建立乡村治理联席会议制度,创新“镇街吹哨、部门报到”机制,推动治理力量向基层下沉,凝聚工作合力,推动基层治理呈现“1+1>2”的效果。成功探索施家梁村“施家大姐”、素心村“院落自治”、柏林村“四议五步工作法”、王朴村“党员示范带动”等乡村治理新模式。同时,通过不断改善乡村风貌,打造澄江镇柏林村、歇马街道文凤村等乡村治理示范亮点,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实现乡村善治,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石。”北碚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推进乡村治理稳势头提后劲,今年以来,北碚区正全面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持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从美丽乡村到美丽经济,以乡村“善制”促乡村“善治”,北碚区正致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谱写城乡融合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