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红争:获国家奖学金 做科研路上的追光者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记者 曹建 汤莉)2022年6月,重庆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从获得2021-2022学年度国家奖学金的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中分别遴选出81名代表。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19级应用化学专业蒲红争作为2021-2022学年度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因优异的成绩从1122名优秀本专科学生中脱颖而出,生动诠释着自己在科研道路上的追光故事。

1次国家励志奖学金、6次校级一等奖学金、重庆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参与发表SCI论文4篇、EI论文2篇,核心期刊1篇、普刊论文2篇、申请发明专利5项……如今的蒲红争,已取得众多荣誉。
然而,大一刚进入学校时,蒲红争对陌生的大学生活既期待向往,又深感迷茫。一次偶然的机会,蒲红争作为听众参与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专职教师李园园的讲座。在讲座上,她被老师奋斗在求学路上的执着、沉浸在科研梦里的真挚所打动,一粒科研的种子种入心田,渐渐生根发芽。
而后,她主动联系李园园老师,获得了加入课题组参与科研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蒲红争渐渐体会到了科研的苦与乐,也学会了将苦酿成甜。

回想起第一次撰写SCI论文的经历,蒲红争说:“在发表论文前,仅文字内容就前前后后修改了几十次,当中每一张图片、每一段话、甚至是每一个标点,都经历了无数次的推敲。”
为了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蒲红争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这些文献被她称为“说明书”。因为只有通过学习前人的研究,才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不断做好技术支撑、优化实验细节,从而突破课题瓶颈。
在四年大学时光中,蒲红争几乎将所有的课余时间都用在了科研实验上。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有成千上万,就算是微乎其微的元素,也可能导致实验结果与预期目标相差甚远,但她依旧乐此不疲,反复测验以求实验结果的精确性。
“虽然时常疲惫,但在科研实验中,我也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蒲红争说。在考取重庆理工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后,蒲红争也将继续深耕科研厚土、一路披荆斩棘、奋力逐梦向前,她梦想着通过不懈努力,反哺国家在生物化学领域取得技术性突破。面对未来的一切不确定,蒲红争讲道:“脚下的路通向哪里,都要用尽全力走过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