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乡村振兴 重大公共管理学院开启新一轮社会实践活动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 7月3日,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3年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来到重庆忠县,开启了为期6天的乡村调研、支教、红色教育和传统文化学习的实践活动。


忠县团县委书记李超一行来到实践团驻地,与团员们亲切交谈。从刎首留城的巴蔓子将军到视死如归的东汉名将严颜,从乌杨汉阙再到忠县老街,他风趣地介绍着当地的风土人情,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融入忠县。同时,还与同学们一起探讨了实施乡村振兴的意义、路径以及目前存在的困难。
李超书记说,乡村振兴重点在于人才振兴。希望实践团师生能在此行中积极观察、认真思考,把小我融入大我,为乡村振兴贡献出自己的一份青春力量。
实践团成员们首先前往了忠州博物馆、白公祠文博基地参观研学,深入学习传统文化和红色精神。此后,同学们还走进磨子土家族乡(磨子乡)实地调研。

据了解,磨子乡是重庆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全市17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乡镇之一,也是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从乡村规划馆、磨子土家画乡、磨子乡土家山珍生活馆到磨子乡国医馆,通过实地走访,同学们感受了浓郁土家风情,也对当地民风风俗有了基本了解。


除了体验人文风貌之外,实践团还在村干部的带来下,参观了李湾配套实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成果、竹山村党群服务中心、红美人柑橘基地、高位池养鱼和工厂化养殖南美北对虾产业基地等,感受了乡村振兴下的基础建设升级和产业发展。
“在石梯村,‘流水养鱼’已成为了加速村民致富的一大产业……”驻村第一书记陈琛介绍了本村的产业发展状况,希望同学们真正去关注乡村的建设,并结合自身专业为调研报告建言献策。
“下乡一个多月,每天三万步……”,堰口村“90后”第一书记雷臻豪谈起走访经历,将自己的收获告诉了同学们,并鼓励大家要勇敢“走”出去,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重大实践团的走访仍在继续。今后,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还将持续推进该项活动,让学生们去一线了解乡情民情,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新鲜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