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经济】促消费不能止于消费券
各地推出的消费券等促消费政策和活动,有望为消费市场再添“一把火”。

【数说经济】促消费不能止于消费券

随着暑期消费升温,新一轮消费券正在各地密集发放,数额从几百万元至上亿元不等。据观察,此轮消费券活动力度大、针对性强,不仅包括餐饮、零售、文旅等领域,汽车、家电等大宗商品消费更是成为重点,体现出实物消费与服务消费共同促进,高频次消费品与耐用消费品并重的特点。

今年6月底至8月,海南将举办2023第二届海南国际离岛免税购物节,期间将发放2000万元免税购物政府消费券;7月至9月,浙江宁波将发放总额2亿元的“激情暑期”宁波消费券;6月21日至8月31日,河南郑州开展2023年“乐驾一夏”汽车焕新季活动,共发放5000万元汽车消费券;6月3日至7月16日,北京发放新一批“京彩绿色消费券”,涉及电脑、空调、扫地机器人等55大类超两万款商品。据商务部不完全统计,仅家电领域,今年以来各地计划投入的促进家电消费资金就超过25亿元。

小小一张消费券,应用得当可以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乘数效应。对于消费者来说,消费券属于“心理账户”中的“意外之财”,相当于增加了当期的可支配收入。一些想买舍不得买、可买可不买、可现在买也可未来买的潜在消费需求,因为消费券可能转化为现实购买力。对于企业来说,由于消费券的使用场景一般是满减抵扣,客观上能够帮助企业获得更多客流,带来更大的交易规模。对于整体消费市场来说,消费券可以在特定时间内快速转化为消费,是激发消费活力、提振消费信心的重要抓手。

这么多轮活动下来,消费券依然受欢迎吗?是的。5月20日,成都汽车消费奖励活动正式开启申领,个人消费者购买符合条件的新能源汽车给予每人8000元奖励,12500个名额48小时内被全部领完。6月16日,2023“惠购湖北”首批家电消费券开始线上线下同步投放,当天核销7.16万张,核销3100万元,直接带动消费金额4亿元。相关研究显示,消费券的杠杆率达到3.4至5.8,也就是1元的有效消费补贴可以带动3.4元至5.8元的新增消费。例如在辽宁沈阳,今年以来消费券整体实现了3.4倍的直接拉动作用,星级酒店、餐饮老字号等消费场景达到3.7倍,两款10元游惠民消费券更是被100%核销使用。

也有观点认为,消费券具有一定“挤出效应”。消费券带来的未必是新增消费,也可能是提前消费,消费行为只是在时间上发生了转移。通过消费券节省下来的钱,也不一定用于其他消费,而是转化为了储蓄。由于消费券不是经常的、稳定的、可预期的,难以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消费能力和心理预期。此外,消费券“谁来发、发给谁、发多少、怎么用、买什么”,规则设计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当前与长远,不仅考验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和管理水平,也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获得感。无视地方实际情况和消费者真实需求,盲目跟风、仓促投放,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今年以来,我国消费市场加快恢复,但与接触型、聚集型消费相比,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恢复相对滞后。央行发布的第二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对于未来3个月准备增加支出的项目,选择“旅游”的居民占比上升2个百分点至26%,是唯一的增加项;选择“大额商品”的占比下降1.2个百分点至17.7%,继续走低。随着暑期消费旺季的到来,居民出行旅游、休闲购物等消费需求将进一步释放,各地推出的消费券等促消费政策和活动,有望为消费市场再添“一把火”。

客观来看,消费券更多发挥的是短期效应,注重的是从增强消费意愿上发力,是一种“助燃剂”。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仅靠消费券显然是不够的。激活中国消费“强引擎”,根本上还是要完善长效机制,加快推动出台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的系列政策措施,促进居民就业改善和收入增加,提高消费能力,让更多人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 (作者:熊丽 来源:经济日报)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数说经济】促消费不能止于消费券

2023-07-08 06:30:15 来源:

随着暑期消费升温,新一轮消费券正在各地密集发放,数额从几百万元至上亿元不等。据观察,此轮消费券活动力度大、针对性强,不仅包括餐饮、零售、文旅等领域,汽车、家电等大宗商品消费更是成为重点,体现出实物消费与服务消费共同促进,高频次消费品与耐用消费品并重的特点。

今年6月底至8月,海南将举办2023第二届海南国际离岛免税购物节,期间将发放2000万元免税购物政府消费券;7月至9月,浙江宁波将发放总额2亿元的“激情暑期”宁波消费券;6月21日至8月31日,河南郑州开展2023年“乐驾一夏”汽车焕新季活动,共发放5000万元汽车消费券;6月3日至7月16日,北京发放新一批“京彩绿色消费券”,涉及电脑、空调、扫地机器人等55大类超两万款商品。据商务部不完全统计,仅家电领域,今年以来各地计划投入的促进家电消费资金就超过25亿元。

小小一张消费券,应用得当可以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乘数效应。对于消费者来说,消费券属于“心理账户”中的“意外之财”,相当于增加了当期的可支配收入。一些想买舍不得买、可买可不买、可现在买也可未来买的潜在消费需求,因为消费券可能转化为现实购买力。对于企业来说,由于消费券的使用场景一般是满减抵扣,客观上能够帮助企业获得更多客流,带来更大的交易规模。对于整体消费市场来说,消费券可以在特定时间内快速转化为消费,是激发消费活力、提振消费信心的重要抓手。

这么多轮活动下来,消费券依然受欢迎吗?是的。5月20日,成都汽车消费奖励活动正式开启申领,个人消费者购买符合条件的新能源汽车给予每人8000元奖励,12500个名额48小时内被全部领完。6月16日,2023“惠购湖北”首批家电消费券开始线上线下同步投放,当天核销7.16万张,核销3100万元,直接带动消费金额4亿元。相关研究显示,消费券的杠杆率达到3.4至5.8,也就是1元的有效消费补贴可以带动3.4元至5.8元的新增消费。例如在辽宁沈阳,今年以来消费券整体实现了3.4倍的直接拉动作用,星级酒店、餐饮老字号等消费场景达到3.7倍,两款10元游惠民消费券更是被100%核销使用。

也有观点认为,消费券具有一定“挤出效应”。消费券带来的未必是新增消费,也可能是提前消费,消费行为只是在时间上发生了转移。通过消费券节省下来的钱,也不一定用于其他消费,而是转化为了储蓄。由于消费券不是经常的、稳定的、可预期的,难以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消费能力和心理预期。此外,消费券“谁来发、发给谁、发多少、怎么用、买什么”,规则设计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当前与长远,不仅考验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和管理水平,也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获得感。无视地方实际情况和消费者真实需求,盲目跟风、仓促投放,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今年以来,我国消费市场加快恢复,但与接触型、聚集型消费相比,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恢复相对滞后。央行发布的第二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对于未来3个月准备增加支出的项目,选择“旅游”的居民占比上升2个百分点至26%,是唯一的增加项;选择“大额商品”的占比下降1.2个百分点至17.7%,继续走低。随着暑期消费旺季的到来,居民出行旅游、休闲购物等消费需求将进一步释放,各地推出的消费券等促消费政策和活动,有望为消费市场再添“一把火”。

客观来看,消费券更多发挥的是短期效应,注重的是从增强消费意愿上发力,是一种“助燃剂”。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仅靠消费券显然是不够的。激活中国消费“强引擎”,根本上还是要完善长效机制,加快推动出台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的系列政策措施,促进居民就业改善和收入增加,提高消费能力,让更多人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 (作者:熊丽 来源:经济日报)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陶龙鑫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