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成“高效协同、整体智治”数字重庆
——相关市级部门负责人解读全市互联网发展情况
2022年,我市互联网产业及数字经济发展呈现哪些亮点?今年将如何持续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加快建成“高效协同、整体智治”数字重庆
——相关市级部门负责人解读全市互联网发展情况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23-07-11

2022年,我市互联网产业及数字经济发展呈现哪些亮点?今年将如何持续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7月10日,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市委网信办主任、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兼)吴勇军,市经济信息委副主任杨正华,市大数据发展局副局长景根元,市通信管理局副局长严寒冰对全市互联网发展情况进行了解读。

遴选出16个全民数字素养提升基地

吴勇军介绍,近年我市高度重视提升全民数字素养,精心策划实施提升月活动,建成全民数字素养基地,营造出全社会广泛关注并积极参与的浓厚氛围。

在组织保障方面,我市成立了32个部门组成的专项协调机制,出台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实施方案,加强政策协同、资源整合,进一步丰富资源供给、拓展应用场景。

在能力建设方面,我市实施巴渝工匠行动计划,建设“智能+技能”数字人才试验区,实施“数字农民”“乡土网红”工程,开展“巾帼榜样网络示范引领”“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等活动,有力提升了妇女、老年人和青少年等群体的数字化适应力、胜任力、创造力。

在营造氛围方面,我市通过举办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活动,实施“数字应用推广”“数字场景体验”等主题活动,遴选出科技馆、礼嘉智慧公园等16个全民数字素养提升基地,通过“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等数字生活场景,引导市民参加智博会系列活动,全面激发全民适应数字经济和信息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接下来,我市将继续深入实施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拓展全民数字生活、数字学习、数字工作、数字创新等4类场景,持续提高全民全社会数字素养与技能,夯实数字经济发展的社会基础。

累计实施6080个智能化改造项目

杨正华表示,我市作为国家首批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通过深度参与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大力培育数字经济,深入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两方面均有所建树。

其中,数字产业化方面,我市围绕“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加快软件产业发展、培育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这3个方面下功夫,推动“芯屏端核网”全产业链发展、全价值链提升,实施软件信息服务业“满天星”行动,提速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建设,部署成渝电走廊、氢走廊、智行走廊等应用场景并取得成效。

产业数字化方面,截至去年底,全市累计实施6080个智能化改造项目,认定144个智能工厂、958个数字化车间,建成40个市级智能制造示范标杆、30个创新示范工厂和30个“5G+工业互联网”先导示范场景,46个案例入选国家级试点示范,7家企业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全市工业化信息化“两化融合”指数105.4,位列全国第八、西部第一,培育数字化转型服务商134家。

接下来,我市将持续推动“数字重庆”建设,建成“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纵深推进产业治理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产业组织网络化,加快构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渝快办”用户超2600万累计办件2.6亿件

景根元表示,近年我市持续提升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实施包括优化升级“渝快办”、推广应用“渝快政”、推动建设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构建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等4个方面具体举措。

截至目前,“渝快办”注册用户超2600万,累计办件2.6亿件,实现311项“川渝通办”政务服务事项全面落地,办理总量超1300万件次;“渝快政”建成为全市统一的政务办公平台,注册用户52万,接入各级各部门政务数字化应用314个;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已在全市32个区县、61个镇街开展基层试点;开发上线一体化数字资源系统具备云网、感知、数据、组件等功能,实现全市数字资源“一本账”管理。

在今年我市将加快建成“高效协同、整体智治”的数字重庆,依托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推动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政务办公“一网协同”。

全市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超19个

严寒冰表示,近年我市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主要体现在“双千兆”网络基础设施服务能级持续提升、算力网络基础设施体系不断优化、互联网协议第6版支持程度不断加大、应用基础设施融合能力持续提高等4个方面。

“比如通过加快5G、千兆光网建设,我市在2021年、2022年连续获得全国重点场所移动网络质量专项评测‘卓越城市’称号。”严寒冰表示,截至去年底,全市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超19个,光纤入户端口数2587.4万个;成渝数据中心集群直连网络互联带宽达到4000G,中新(重庆)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服务了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等8个产业园;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重庆)已联接西部10省市38个二级节点、2万余家企业,标识注册量累计达到149.6亿,解析量超89.9亿;“星火·链网”区块链基础设施接入企业超650家,总标识注册量达到1.1亿条。

下一步,我市将稳步推进“双千兆”网络建设,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千兆城市群”,推动构建“云、边、端”协同、“算、存、运”融合一体化的算力网络体系,深化工业互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星火·链网”数字经济发展底座功能。

记者 夏元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加快建成“高效协同、整体智治”数字重庆
——相关市级部门负责人解读全市互联网发展情况

2023-07-11 06:07:59 来源:

2022年,我市互联网产业及数字经济发展呈现哪些亮点?今年将如何持续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7月10日,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市委网信办主任、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兼)吴勇军,市经济信息委副主任杨正华,市大数据发展局副局长景根元,市通信管理局副局长严寒冰对全市互联网发展情况进行了解读。

遴选出16个全民数字素养提升基地

吴勇军介绍,近年我市高度重视提升全民数字素养,精心策划实施提升月活动,建成全民数字素养基地,营造出全社会广泛关注并积极参与的浓厚氛围。

在组织保障方面,我市成立了32个部门组成的专项协调机制,出台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实施方案,加强政策协同、资源整合,进一步丰富资源供给、拓展应用场景。

在能力建设方面,我市实施巴渝工匠行动计划,建设“智能+技能”数字人才试验区,实施“数字农民”“乡土网红”工程,开展“巾帼榜样网络示范引领”“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等活动,有力提升了妇女、老年人和青少年等群体的数字化适应力、胜任力、创造力。

在营造氛围方面,我市通过举办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活动,实施“数字应用推广”“数字场景体验”等主题活动,遴选出科技馆、礼嘉智慧公园等16个全民数字素养提升基地,通过“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等数字生活场景,引导市民参加智博会系列活动,全面激发全民适应数字经济和信息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接下来,我市将继续深入实施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拓展全民数字生活、数字学习、数字工作、数字创新等4类场景,持续提高全民全社会数字素养与技能,夯实数字经济发展的社会基础。

累计实施6080个智能化改造项目

杨正华表示,我市作为国家首批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通过深度参与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大力培育数字经济,深入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两方面均有所建树。

其中,数字产业化方面,我市围绕“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加快软件产业发展、培育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这3个方面下功夫,推动“芯屏端核网”全产业链发展、全价值链提升,实施软件信息服务业“满天星”行动,提速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建设,部署成渝电走廊、氢走廊、智行走廊等应用场景并取得成效。

产业数字化方面,截至去年底,全市累计实施6080个智能化改造项目,认定144个智能工厂、958个数字化车间,建成40个市级智能制造示范标杆、30个创新示范工厂和30个“5G+工业互联网”先导示范场景,46个案例入选国家级试点示范,7家企业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全市工业化信息化“两化融合”指数105.4,位列全国第八、西部第一,培育数字化转型服务商134家。

接下来,我市将持续推动“数字重庆”建设,建成“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纵深推进产业治理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产业组织网络化,加快构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渝快办”用户超2600万累计办件2.6亿件

景根元表示,近年我市持续提升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实施包括优化升级“渝快办”、推广应用“渝快政”、推动建设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构建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等4个方面具体举措。

截至目前,“渝快办”注册用户超2600万,累计办件2.6亿件,实现311项“川渝通办”政务服务事项全面落地,办理总量超1300万件次;“渝快政”建成为全市统一的政务办公平台,注册用户52万,接入各级各部门政务数字化应用314个;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已在全市32个区县、61个镇街开展基层试点;开发上线一体化数字资源系统具备云网、感知、数据、组件等功能,实现全市数字资源“一本账”管理。

在今年我市将加快建成“高效协同、整体智治”的数字重庆,依托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推动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政务办公“一网协同”。

全市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超19个

严寒冰表示,近年我市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主要体现在“双千兆”网络基础设施服务能级持续提升、算力网络基础设施体系不断优化、互联网协议第6版支持程度不断加大、应用基础设施融合能力持续提高等4个方面。

“比如通过加快5G、千兆光网建设,我市在2021年、2022年连续获得全国重点场所移动网络质量专项评测‘卓越城市’称号。”严寒冰表示,截至去年底,全市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超19个,光纤入户端口数2587.4万个;成渝数据中心集群直连网络互联带宽达到4000G,中新(重庆)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服务了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等8个产业园;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重庆)已联接西部10省市38个二级节点、2万余家企业,标识注册量累计达到149.6亿,解析量超89.9亿;“星火·链网”区块链基础设施接入企业超650家,总标识注册量达到1.1亿条。

下一步,我市将稳步推进“双千兆”网络建设,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千兆城市群”,推动构建“云、边、端”协同、“算、存、运”融合一体化的算力网络体系,深化工业互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星火·链网”数字经济发展底座功能。

记者 夏元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丹丹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