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刚刚度过 史上最热一周
你是否感觉到了这个夏天的炎热?根据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的最新报告,全球刚刚经历了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周。

全球刚刚度过 史上最热一周

来源:华龙网-重庆晨报2023-07-12

你是否感觉到了这个夏天的炎热?根据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的最新报告,全球刚刚经历了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周。此外,人类也刚刚经历了有记录以来最热的6月,以及正见到前所未有的全球海洋表面温度和创历史新的南极海冰面积。

全球刚刚度过史上最热一周

世界气象组织气候服务主任海维特教授表示,6月和7月初的异常温暖发生在厄尔尼诺现象开始时,预计这将进一步加剧陆地和海洋的热量,并导致更加极端的气温和海洋热浪。他说:“我们正处于未知领域,随着厄尔尼诺现象的进一步发展,我们预计会有更多记录被打破,这些影响将持续到2024年,这对地球来说是令人担忧的消息。”

世界气象组织表示,根据日本JRA-3Q再分析数据的临时分析,7月7日全球平均气温为17.24℃。这比2016年8月16日(强厄尔尼诺年)创下的16.94℃纪录高出0.3摄氏度。这一分析数据已提供给世界气象组织,但尚未得到确认。但它与哥白尼ECMWF ERA5数据集的初步数据一致,显示出了7月上旬全球气温一些非同寻常的变化。WMO气候监测主任巴杜尔博士则指出,根据WMO在世界各地的合作伙伴提供的各种数据集,7月第一周的每日气温创下了新纪录,而世界气象组织和更广泛的科学界正在密切关注气候系统不同组成部分和海面温度的这些巨大变化。

世界最热6月已经确认

与世界气象组织密切合作的欧盟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机构的一份报告显示,2023年6月的气温比1991-2020年平均水平高出0.5℃,打破了2019年6月创下的纪录。欧洲西北部地区6月份的气温创下历史新高,加拿大、美国、墨西哥、亚洲和澳大利亚东部部分地区的气温明显高于正常水平。在这一报告中,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指出,北大西洋海面温度“超乎想象”。

无论是史上最热一周还是史上最热的6月,都是一个令人震惊和警醒的现象,它意味着我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气候危机,需要采取更加紧迫和雄心勃勃的行动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适应气候变化,并防止更大的损失和损害。这世上最热一周内,许多地区都出现了极端高温和干旱现象。例如:美国西部和加拿大西部遭遇了罕见的持续性高温天气,这导致了森林火灾、电力供应中断、农作物减产和人畜死亡。加拿大北极地区在7月8日出现了历史性的罕见高温,位于北纬65.2度的诺默威尔斯当天气温为37.9℃,打破该地区全年高温纪录,好望堡(北纬66.1纬度)气温为37.4℃。欧洲南部和北非也遭受了强烈的热浪袭击,意大利、希腊、土耳其、阿尔及利亚等国家的最高温度均超过40℃,这引发了多起山火、水资源短缺、旅游业受损和人员中暑等问题。

无独有偶,我国近来也持续遭遇大范围高温天气,10日,河北石家庄和保定、山西临汾和运城等局地达到了40~41.6℃的高温;四川乐山、山西长治等5个国家气象站突破7月极值。

警惕天气引起的连锁反应

除了温室效应外,全球最热一周还受到了自然变异因素的影响。根据英国气象局对2023年度全球气温预测表明,预计2023年全球平均气温将比工业化前时期(1850-1900年)的平均气温高1.08℃至1.32℃,这也将是全球气温连续第十年比工业化前的水平高出至少1℃。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2023年处于厄尔尼诺现象的强烈阶段,这是一种太平洋赤道地区海水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它会影响全球的大气和海洋环流,导致全球气温升高、降水分布不均和极端天气事件增多。

WMO则指出,在5月和6月,全球海面温度均创一年中最高纪录,这将影响渔业分布和海洋环流,并对气候产生连锁反应。特别是在北大西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海面温度——北大西洋是极端天气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根据哥白尼气候变化月度报告,6月在爱尔兰、英国和波罗的海周围观察到了极端海洋热浪。随着大西洋变暖,出现更多飓风和热带气旋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同时,北大西洋海面温度与非洲西部等地的洪涝或干旱有关,异常偏高的温度可能带来更加极端且复杂的天气。

根据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的预测,2023年7月~8月的盛夏期,中国大部地区的气温将继续偏高,部分地区可能持续遭遇高温困扰。同时,降水分布不均,东北、华北、黄淮、江淮、江南等地将出现较强降水过程,内蒙古、黄土高原等地则将面临气象干旱困扰,在东南沿海,台风雨涝则将是另一种值得关注的气象灾害。

权威专家表示,全球变暖导致的极端天气事件不仅对当时的自然和人类造成损失和危害,还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进一步加剧气候危机。在接下来几个月,台风、暴雨、高温、干旱等天气现象依然需要高度关注。

据央视、华龙网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全球刚刚度过 史上最热一周

2023-07-12 07:17:01 来源:

你是否感觉到了这个夏天的炎热?根据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的最新报告,全球刚刚经历了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周。此外,人类也刚刚经历了有记录以来最热的6月,以及正见到前所未有的全球海洋表面温度和创历史新的南极海冰面积。

全球刚刚度过史上最热一周

世界气象组织气候服务主任海维特教授表示,6月和7月初的异常温暖发生在厄尔尼诺现象开始时,预计这将进一步加剧陆地和海洋的热量,并导致更加极端的气温和海洋热浪。他说:“我们正处于未知领域,随着厄尔尼诺现象的进一步发展,我们预计会有更多记录被打破,这些影响将持续到2024年,这对地球来说是令人担忧的消息。”

世界气象组织表示,根据日本JRA-3Q再分析数据的临时分析,7月7日全球平均气温为17.24℃。这比2016年8月16日(强厄尔尼诺年)创下的16.94℃纪录高出0.3摄氏度。这一分析数据已提供给世界气象组织,但尚未得到确认。但它与哥白尼ECMWF ERA5数据集的初步数据一致,显示出了7月上旬全球气温一些非同寻常的变化。WMO气候监测主任巴杜尔博士则指出,根据WMO在世界各地的合作伙伴提供的各种数据集,7月第一周的每日气温创下了新纪录,而世界气象组织和更广泛的科学界正在密切关注气候系统不同组成部分和海面温度的这些巨大变化。

世界最热6月已经确认

与世界气象组织密切合作的欧盟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机构的一份报告显示,2023年6月的气温比1991-2020年平均水平高出0.5℃,打破了2019年6月创下的纪录。欧洲西北部地区6月份的气温创下历史新高,加拿大、美国、墨西哥、亚洲和澳大利亚东部部分地区的气温明显高于正常水平。在这一报告中,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指出,北大西洋海面温度“超乎想象”。

无论是史上最热一周还是史上最热的6月,都是一个令人震惊和警醒的现象,它意味着我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气候危机,需要采取更加紧迫和雄心勃勃的行动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适应气候变化,并防止更大的损失和损害。这世上最热一周内,许多地区都出现了极端高温和干旱现象。例如:美国西部和加拿大西部遭遇了罕见的持续性高温天气,这导致了森林火灾、电力供应中断、农作物减产和人畜死亡。加拿大北极地区在7月8日出现了历史性的罕见高温,位于北纬65.2度的诺默威尔斯当天气温为37.9℃,打破该地区全年高温纪录,好望堡(北纬66.1纬度)气温为37.4℃。欧洲南部和北非也遭受了强烈的热浪袭击,意大利、希腊、土耳其、阿尔及利亚等国家的最高温度均超过40℃,这引发了多起山火、水资源短缺、旅游业受损和人员中暑等问题。

无独有偶,我国近来也持续遭遇大范围高温天气,10日,河北石家庄和保定、山西临汾和运城等局地达到了40~41.6℃的高温;四川乐山、山西长治等5个国家气象站突破7月极值。

警惕天气引起的连锁反应

除了温室效应外,全球最热一周还受到了自然变异因素的影响。根据英国气象局对2023年度全球气温预测表明,预计2023年全球平均气温将比工业化前时期(1850-1900年)的平均气温高1.08℃至1.32℃,这也将是全球气温连续第十年比工业化前的水平高出至少1℃。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2023年处于厄尔尼诺现象的强烈阶段,这是一种太平洋赤道地区海水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它会影响全球的大气和海洋环流,导致全球气温升高、降水分布不均和极端天气事件增多。

WMO则指出,在5月和6月,全球海面温度均创一年中最高纪录,这将影响渔业分布和海洋环流,并对气候产生连锁反应。特别是在北大西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海面温度——北大西洋是极端天气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根据哥白尼气候变化月度报告,6月在爱尔兰、英国和波罗的海周围观察到了极端海洋热浪。随着大西洋变暖,出现更多飓风和热带气旋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同时,北大西洋海面温度与非洲西部等地的洪涝或干旱有关,异常偏高的温度可能带来更加极端且复杂的天气。

根据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的预测,2023年7月~8月的盛夏期,中国大部地区的气温将继续偏高,部分地区可能持续遭遇高温困扰。同时,降水分布不均,东北、华北、黄淮、江淮、江南等地将出现较强降水过程,内蒙古、黄土高原等地则将面临气象干旱困扰,在东南沿海,台风雨涝则将是另一种值得关注的气象灾害。

权威专家表示,全球变暖导致的极端天气事件不仅对当时的自然和人类造成损失和危害,还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进一步加剧气候危机。在接下来几个月,台风、暴雨、高温、干旱等天气现象依然需要高度关注。

据央视、华龙网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李辉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