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为高校内部控制“打个样” 重庆医科大学打造全国首个高校内控数字化协同平台
7月11日,重庆医科大学举行数字化治理案例专家咨询与研讨会。

视频 | 为高校内部控制“打个样” 重庆医科大学打造全国首个高校内控数字化协同平台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3-07-12
会议现场。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记者 秦思思 摄
会议现场。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记者 秦思思 摄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记者 秦思思)高校管理沿用现代化企业管理是怎样一种体验?7月11日,重庆医科大学举行数字化治理案例专家咨询与研讨会。

作为国内高校中率先试点运行首个内控协同数字化平台,经过现场论证,全国内部控制领域知名专家一致认为,重庆医科大学基于“标准”、以内部控制为抓手的数字化治理体系建设实践经验,探索出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落地的新路径,开辟了高校数字化治理的新模式。

什么是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制度作为现代化企业管理的产物,能够让一个单位内部各项业务活动互相联系、互相制约。

会议现场。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记者 秦思思 摄
会议现场。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记者 秦思思 摄

重庆医科大学校办公室副主任潘亚俐介绍,通过内部控制,依据合规流程,应用数字治理,岗位人员能清楚职责权限和操作流程,管理人员能管控项目进展和协调分工,决策人员能掌握整体进度和防范风险,大幅提高行政效率和运行效果。

“过去线下工作由于沟通不到位,常常会碰到‘梗阻’,导致内部控制实施的效果很难显现出来。”潘亚俐举例,项目竣工后要进行财务决算,基建处认为是这财务职能,但财务处又不清楚具体竣工时间,两部门没有衔接上,会造成时间精力浪费,而通过平台,明确了由基建处及时向财务处报送资料,财务处启动决算的工作程序与职责分工,衔接断点。另外,项目如果有滞留或超期,平台会对现阶段的负责人进行“亮色预警”提醒。

为什么需要内部控制?重庆医科大学校长黄爱龙回忆,内部控制是他担任医科大学校长的职位后才接触和认识的“新事物”,当时财政局组织第三方对医科大学的内部控制进行监督评价,看到评分只有39分时他十分很震惊,于是他开始思考并且研究“内部控制”。

在黄爱龙看来,内部控制是个科学的体系,体现了系统科学的原理及方法论,用好了应该能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化解违规风险;同时,任何单位的发展都需要一个稳定的“元制度”,通过建设内控体系,梳理、建设和维护一套能够保障单位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业务运行规则文件。

过去,传统学校管理,各个环节基本都在线下或者孤立的系统中进行,如今通过线上运行流转、彼此关联,表面上看可能在局部暂时性增加了一些工作量,这种转换同时完成了对各个部门、岗位的履职行为和管理活动的数字化处理,形成了可留痕、可采集、可监测、可分析、可评价、可追溯的管理行为数据,进而形成“数据资产”。

据了解,从2021年2月开始,重庆医科大学启动内控数字化协同平台建设,2021年10月进入试运行,2022年3月起正式全面运行。以内部控制为抓手,对标外部政策法规,梳理校内业务制度,搭建学校治理的运行规则与流程规范,融合六大经济业务系统数据建成数字化协同平台。另外,在业务数据规范支撑下,该平台还开发了决策分析、重点项目全流程追踪、超期预警等应用模块,尝试让集成后的数据产生管理价值。

中国内部控制研究中心主任刘永泽教授代表评审专家组意见表示,重庆医科大学该内控协同平台,为全国高校内部控制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和路径。希望在接下来的建设中加强对当前系统沉淀数据的分析应用,形成对学校治理规律性问题的系统研究成果。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视频 | 为高校内部控制“打个样” 重庆医科大学打造全国首个高校内控数字化协同平台

2023-07-12 19:20:43 来源:
会议现场。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记者 秦思思 摄
会议现场。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记者 秦思思 摄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记者 秦思思)高校管理沿用现代化企业管理是怎样一种体验?7月11日,重庆医科大学举行数字化治理案例专家咨询与研讨会。

作为国内高校中率先试点运行首个内控协同数字化平台,经过现场论证,全国内部控制领域知名专家一致认为,重庆医科大学基于“标准”、以内部控制为抓手的数字化治理体系建设实践经验,探索出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落地的新路径,开辟了高校数字化治理的新模式。

什么是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制度作为现代化企业管理的产物,能够让一个单位内部各项业务活动互相联系、互相制约。

会议现场。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记者 秦思思 摄
会议现场。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记者 秦思思 摄

重庆医科大学校办公室副主任潘亚俐介绍,通过内部控制,依据合规流程,应用数字治理,岗位人员能清楚职责权限和操作流程,管理人员能管控项目进展和协调分工,决策人员能掌握整体进度和防范风险,大幅提高行政效率和运行效果。

“过去线下工作由于沟通不到位,常常会碰到‘梗阻’,导致内部控制实施的效果很难显现出来。”潘亚俐举例,项目竣工后要进行财务决算,基建处认为是这财务职能,但财务处又不清楚具体竣工时间,两部门没有衔接上,会造成时间精力浪费,而通过平台,明确了由基建处及时向财务处报送资料,财务处启动决算的工作程序与职责分工,衔接断点。另外,项目如果有滞留或超期,平台会对现阶段的负责人进行“亮色预警”提醒。

为什么需要内部控制?重庆医科大学校长黄爱龙回忆,内部控制是他担任医科大学校长的职位后才接触和认识的“新事物”,当时财政局组织第三方对医科大学的内部控制进行监督评价,看到评分只有39分时他十分很震惊,于是他开始思考并且研究“内部控制”。

在黄爱龙看来,内部控制是个科学的体系,体现了系统科学的原理及方法论,用好了应该能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化解违规风险;同时,任何单位的发展都需要一个稳定的“元制度”,通过建设内控体系,梳理、建设和维护一套能够保障单位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业务运行规则文件。

过去,传统学校管理,各个环节基本都在线下或者孤立的系统中进行,如今通过线上运行流转、彼此关联,表面上看可能在局部暂时性增加了一些工作量,这种转换同时完成了对各个部门、岗位的履职行为和管理活动的数字化处理,形成了可留痕、可采集、可监测、可分析、可评价、可追溯的管理行为数据,进而形成“数据资产”。

据了解,从2021年2月开始,重庆医科大学启动内控数字化协同平台建设,2021年10月进入试运行,2022年3月起正式全面运行。以内部控制为抓手,对标外部政策法规,梳理校内业务制度,搭建学校治理的运行规则与流程规范,融合六大经济业务系统数据建成数字化协同平台。另外,在业务数据规范支撑下,该平台还开发了决策分析、重点项目全流程追踪、超期预警等应用模块,尝试让集成后的数据产生管理价值。

中国内部控制研究中心主任刘永泽教授代表评审专家组意见表示,重庆医科大学该内控协同平台,为全国高校内部控制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和路径。希望在接下来的建设中加强对当前系统沉淀数据的分析应用,形成对学校治理规律性问题的系统研究成果。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余文欣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