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渝论 | “颜宁之问”需要内驱作答
近日,深圳医学科学院(筹)创始院长、深圳湾实验室主任颜宁在个人微博上讲述了一段最近参加博士生推免面试时的经历,引起学界关注。颜宁向考生问了一个问题:“假设时间来到10年后,你已经成为一名PI(Principal Investigator,即独立带领一个实验室的博导),你拥有所需要的所有资源(优秀的科研团队、充足的经费、完善的实验设备、大把的时间),那你最想探索的科学问题是什么?换一种说法,这一辈子有什么科学问题或者技术难题,你能解答或者突破,就觉得今生无憾了?”
“颜宁之问”很现实,也很实在,博士生推免面试,不只是限于读博阶段所获得情况,更需要在未来科学领域谋发展。从读博前到10年后,颜宁所设想的情境极具实现力,源源不断的好奇心,大胆丰富的想象力,坚定的理想与信念,这些更是颜宁所希望看到的。然而就这样一个问题,却没有听到一个让颜宁能够觉得眼前一亮的回答,结果相当尴尬。前有“钱学森之问”,今有“颜宁之问”,这样的问题何时才会有一个较为满意的答案?内驱发力,源源不断的内驱力,可交上满意答卷。
从“画地为牢”走向“天高海阔”。不得不说,“颜宁之问”有体制内的问题,现行的教育体制更多是倾向于“画地为牢”的境界。一路走来的学生,都是在划定领域内的奋斗,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学生所需要做的是按部就班成为相关学科的佼佼者,学生所接触的有教材、教辅资料、教师指导、课程标准引导等等,在这些相对标准的范围内奋斗。事实上,学生更需要在适合自己的领域内深入发展,以主动追求的态度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需要有学生对自己本身这门课程的深入研究,为何而来,如何解决面临问题,要到何处去,学生每到一个新的阶段都需要对现状与未来进行思考,这样更会有学生自己独到的发现与发展。当学生的学习主打为兴趣的潜能领域时,兴趣发展促进领域拓展,领域拓展促进兴趣发展,实现兴趣与领域相互赋能相辅相成,这样的学生更会是有一技之长的学生,不断享受学习所带来的成绩及成就,从而促推个体的全面发展,这是一种“天高海阔”的境界,有利于学生在潜能领域的深入发展,有利于学生对未来的科学规划,现行教育体制亟需多一些相应引领与作为。
从“外在压迫”走向“内驱成长”。“鸡蛋从外打开是食物,从内打开是生命”,现在的学生,很多是为了父母、为了老师、为了亲朋好友而学习,很少有是为了自身的发展而学习,听的最多的是别人的意见,普遍缺乏为了自身成长而学习的深入思考,一个学段都是为了一个学段的外在圈定目标而努力。听不到自己内在需求发展所发出的声音,却要全力应付外在圈定的目标,这样的发展更多体现于一种被动,缺乏内驱力,只能够在外在要求范围内徘徊。解决这样的问题,要求学生在满足外在要求的目标同时,还需要有自己潜能目标的生成,学生除了要学好规定的学科内容外,还需要多读一些“无用之书”,多花一些时间和精力去发展自己的潜能。目前情况下,学生能在这一方面的作为极为有限,学生虽然学到了很多,但是基于自己主动发力的学习还很少,能够适合自己的学习还不多,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沦为尴尬,好奇心受阻,想象力受限,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基于本身需要所能达到的目标,“颜宁之问”问到了重点,解决问题亟需内驱发力。
从“各方发力”走向“融合生长”。现行教育体制还有一种尴尬,学段之内的老师站在各自学科的基础上各自发力,学生在学段之间的衔接上潜能得不到充分发展。有一种倾向需要值得关注,越是严厉的老师,越是作业多的老师,学生在该学科方面的提升越显著,于是乎老师们都在想方设法占据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并以此为荣。缺少学科之间的融合创新,学生学来学去所学的都是一些既定内容,特别是同一学科在学段衔接上也存在问题,学生进入新的阶段,同一学科内容有着较大变化,体现不了过去基础,也难以满足学生现在需求,更难以与后续学习相衔接,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虽然在学科作业布置上与学科学段衔接上有了较大变化,体现了减负与一体化学习要求,但学科之间的融合与学段之间的衔接依然任重道远。一种能够全面护航学生潜能发展的体制亟需建立,引领学生越学越有自己模样,让学生在融合生长中做更好的自己,教育评价机制亟需发力。
看似简单的“颜宁之问”,恰恰是问出了现行教育体制完善的空间,学生答得不够理想,亦是情理之中。高度重视“颜宁之问”,努力完善外在条件,聚力学生内驱发展,让学生发展不是走一步算一步,而是走一步能看到后面更多步,并能坚定学生自己的步伐,10年后学生最想探索的科学问题不会是难题,富有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学生能够交上满意答卷。
作者:周芳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