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农”新实践!重庆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前往南川区大观镇开展暑期实践活动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通讯员 韦芷榆 李娜 周琴)为助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探索乡村产业新引擎,近日,重庆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乡村振兴实践团前往重庆市南川区大观镇铁桥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期间,实践团围绕“数字赋农——乡村产业新引擎”,采用“电商助农+实地调研”的方式深入开展实践活动。
实践团成员在同铁桥村党总支副书记张成敏交流当地产业发展状况时,了解到蓝莓作为南川区“3+2”特色农业产业之一,是当地农业发展的重要领域。大观镇铁桥村目前已建成重庆市最大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和精深加工基地,现有种植面积近10000亩,规划发展面积50000亩,达产面积5000多亩,累计供应优质种苗60余万株,综合年产值2亿元以上。不仅如此,铁桥村还建成了集种苗繁育、基地种植、采摘销售、科技创新、产品研发、景区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农旅融合示范基地。

随后,实践团成员在张成敏书记的带领下参观了当地惠农文旅集团的蓝莓科技展厅。惠农文旅集团作为大观镇蓝莓产业发展主力军,不仅解决了当地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还为助推大观镇铁桥村的经济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展厅负责人向可怀表示,当前蓝莓产业通过生产智能化、管理数字化极大提升了种植成效和生产效率,但在品牌宣传、产品销售方面需要进一步和数字技术融合寻找更多出路。

在了解当地乡村产业发展的困难和需求后,实践团成员以自身专业特长为基础,化身电商主播,同当地惠农集团的讲解员一起,开展了一场生动的助农直播活动。在自媒体直播平台,成员通过介绍种植示范基地、智慧农业技术、农产品种类以及与观众问答互动等方式,对当地蓝莓产业、旅游产业进行宣传推广,发挥数字平台优势,帮助大观镇铁桥村提高知名度,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开辟农民增收致富新路径,助力乡村振兴。

此外,实践团还将利用数字平台帮助当地农旅产业拓宽销售渠道,将具有本土特色的蓝莓产业和休闲旅游业在互联网上进行推广,努力实现线上平台与实体产业的良性互动,用实践助力大观镇产业发展,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实践团成员张鑫表示,“我们到实践中间去发现问题,到田间地头去寻找答案,发挥所学所长,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