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一千公里的“红色故事” 湖北美术学院师生赴江津陡石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今年7月,湖北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师生跨越千里来到圣泉街道陡石村开展“重走湖美征程”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开启红色寻根之源,把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增强自身本领的实践。

跨越一千公里的“红色故事” 湖北美术学院师生赴江津陡石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3-07-14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通讯员 严仕海 谭婷婷)“今天我们迎来了一群特别的客人,我们在一起共同述说着当年的故事……”江津区圣泉街道陡石村党委书记兰庆容向笔者介绍道。今年7月,湖北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师生跨越千里来到圣泉街道陡石村开展“重走湖美征程”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开启红色寻根之源,把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增强自身本领的实践。

湖北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重走53梯。 江津区圣泉街道办事处供图 华龙网发
湖北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重走53梯。 江津区圣泉街道办事处供图 华龙网发

在为期一周的实践活动期间,美院师生们重走了陡石村53梯武昌艺专(湖北美术学院前身)旧址,追寻先辈足迹,激励年轻一代湖美大学生铭记历史,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湖北美术学院,前身武昌美术学校,是由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蒋兰圃与参加过五四运动的唐义精创办于1920年。1930年,更名为私立武昌艺术专科学校(简称“武昌艺专”)。1938年,在日军对武汉的第一次空袭中,武昌艺专的校园被炸毁,时任武昌艺专校长唐义精愤慨激言:“可毁去物质,不可毁去精神!”为救亡图存、延续艺术教育的事业,唐义精与其胞弟唐一禾带领武昌艺专举校西迁,在四川省江津县德感坝(今重庆市江津区圣泉街道陡石村)落脚。在53梯,武昌艺专坚持办学8年,因此人们更习惯称之为江津“武昌艺专”。

在物质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唐义精、唐一禾兄弟二人带领武昌艺专的师生们积极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秘密组建了党支部、成立了“五一三木刻研究会”向民众展出延安木刻和苏联版画,成立“八一五”剧团在江津公演抗日话剧,鼓舞群众抗日斗志。唐一禾画作《七七的号角》,展现了热血青年的精神风貌,激励了更多青年投身抗日洪流。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曾来校开展抗日宣传,并写诗称赞“师生能苦干”“真是英雄汉”。

唐一禾画作《七七的号角》 江津区圣泉街道办事处供图 华龙网发
唐一禾画作《七七的号角》 江津区圣泉街道办事处供图 华龙网发

唐一禾之子、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术委员会主任、湖北美术学院教授唐小禾,在《我的纪念》一文中曾提到:“53梯、小南海、三斗坪这几个地名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子里。它们都在长江边上,是一般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小地方,但是,在我的童年,这些地方所发生的事情却影响了我一生的命运。”2021年,唐小禾教授一行17人重返“武昌艺专”江津办学旧址,寻访自己父辈、祖辈在这里留下的学习生活、抗日宣传的足迹。

2021年,唐小禾教授重回53梯。 江津区圣泉街道办事处供图 华龙网发
2021年,唐小禾教授重回53梯。 江津区圣泉街道办事处供图 华龙网发

在陡石村马鞍石大院,一群村民正围在一起聆听湖北美术学院小老师讲述党的成长经历和他们学院与陡石村之间的故事,时而还向村民提问。

实践活动期间,湖美师生发挥特长优势,绘制彩绘图案美化乡村文化墙,提升村容村貌,美化人居环境。在“为群众塑像绘像”活动中,师生们与当地群众交流谈心,深入了解陡石村风土人情。同时,他们为陡石村在家20余名小朋友带来安全卫生、文明礼仪、感恩教育等课程。此外,立足专业本身,重点开展绘画、舞蹈、朗诵、手工制作等美育课程,为孩子们种下一颗颗艺术种子。

近年来,陡石村坚持党建统领乡村治理,着力打造“党建+乡村治理”品牌,结合乡土实际及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要求,以建设“美丽庭院”“党建大院”“文化大院”为导向,制定完善“院规院训”,按照“一院一色、一院一景”推进,不断提升陡石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湖北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与陡石村党委将继续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陡石村深刻理解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忠诚坚定、依法尽责、清廉为民、唯实争先、整体智治、协同高效的学习型、开放型、创新型、服务型、效能型组织”的基本内涵,坚持以自我变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跨越一千公里的“红色故事” 湖北美术学院师生赴江津陡石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2023-07-14 16:27:55 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通讯员 严仕海 谭婷婷)“今天我们迎来了一群特别的客人,我们在一起共同述说着当年的故事……”江津区圣泉街道陡石村党委书记兰庆容向笔者介绍道。今年7月,湖北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师生跨越千里来到圣泉街道陡石村开展“重走湖美征程”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开启红色寻根之源,把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增强自身本领的实践。

湖北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重走53梯。 江津区圣泉街道办事处供图 华龙网发
湖北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重走53梯。 江津区圣泉街道办事处供图 华龙网发

在为期一周的实践活动期间,美院师生们重走了陡石村53梯武昌艺专(湖北美术学院前身)旧址,追寻先辈足迹,激励年轻一代湖美大学生铭记历史,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湖北美术学院,前身武昌美术学校,是由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蒋兰圃与参加过五四运动的唐义精创办于1920年。1930年,更名为私立武昌艺术专科学校(简称“武昌艺专”)。1938年,在日军对武汉的第一次空袭中,武昌艺专的校园被炸毁,时任武昌艺专校长唐义精愤慨激言:“可毁去物质,不可毁去精神!”为救亡图存、延续艺术教育的事业,唐义精与其胞弟唐一禾带领武昌艺专举校西迁,在四川省江津县德感坝(今重庆市江津区圣泉街道陡石村)落脚。在53梯,武昌艺专坚持办学8年,因此人们更习惯称之为江津“武昌艺专”。

在物质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唐义精、唐一禾兄弟二人带领武昌艺专的师生们积极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秘密组建了党支部、成立了“五一三木刻研究会”向民众展出延安木刻和苏联版画,成立“八一五”剧团在江津公演抗日话剧,鼓舞群众抗日斗志。唐一禾画作《七七的号角》,展现了热血青年的精神风貌,激励了更多青年投身抗日洪流。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曾来校开展抗日宣传,并写诗称赞“师生能苦干”“真是英雄汉”。

唐一禾画作《七七的号角》 江津区圣泉街道办事处供图 华龙网发
唐一禾画作《七七的号角》 江津区圣泉街道办事处供图 华龙网发

唐一禾之子、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术委员会主任、湖北美术学院教授唐小禾,在《我的纪念》一文中曾提到:“53梯、小南海、三斗坪这几个地名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子里。它们都在长江边上,是一般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小地方,但是,在我的童年,这些地方所发生的事情却影响了我一生的命运。”2021年,唐小禾教授一行17人重返“武昌艺专”江津办学旧址,寻访自己父辈、祖辈在这里留下的学习生活、抗日宣传的足迹。

2021年,唐小禾教授重回53梯。 江津区圣泉街道办事处供图 华龙网发
2021年,唐小禾教授重回53梯。 江津区圣泉街道办事处供图 华龙网发

在陡石村马鞍石大院,一群村民正围在一起聆听湖北美术学院小老师讲述党的成长经历和他们学院与陡石村之间的故事,时而还向村民提问。

实践活动期间,湖美师生发挥特长优势,绘制彩绘图案美化乡村文化墙,提升村容村貌,美化人居环境。在“为群众塑像绘像”活动中,师生们与当地群众交流谈心,深入了解陡石村风土人情。同时,他们为陡石村在家20余名小朋友带来安全卫生、文明礼仪、感恩教育等课程。此外,立足专业本身,重点开展绘画、舞蹈、朗诵、手工制作等美育课程,为孩子们种下一颗颗艺术种子。

近年来,陡石村坚持党建统领乡村治理,着力打造“党建+乡村治理”品牌,结合乡土实际及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要求,以建设“美丽庭院”“党建大院”“文化大院”为导向,制定完善“院规院训”,按照“一院一色、一院一景”推进,不断提升陡石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湖北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与陡石村党委将继续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陡石村深刻理解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忠诚坚定、依法尽责、清廉为民、唯实争先、整体智治、协同高效的学习型、开放型、创新型、服务型、效能型组织”的基本内涵,坚持以自我变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徐力超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