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做梦和人搏斗!”长沙68岁阿姨一觉醒来肋骨骨折,睡眠专家这么说
药物治疗方面,可选择氯硝西泮和褪黑素等,但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晚上做梦和人搏斗!”长沙68岁阿姨一觉醒来肋骨骨折,睡眠专家这么说

来源:潇湘晨报2023-07-17

近日,68岁的刘阿姨因胸痛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长沙医院(长沙市第一医院)胸外科,胸片显示肋骨骨折,医生问及骨折原因,竟是刘阿姨晚上睡觉的时候在梦中与人搏斗,摔下床导致。

接诊曹医师考虑到夜间睡眠时发病,立即联系神经内科睡眠组医师陈娟会诊,寻找骨折背后的病因。

陈娟仔细询问刘阿姨病史后得知近半年刘阿姨夜间做梦较频繁,梦里面经常与人争吵,她儿子反映有时听到他妈妈睡觉的时候在骂人,还有拳打脚踢的现象,从床上摔下来过两次。陈娟为刘阿姨做了标准的多导睡眠监测,根据检查结果,确诊为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RBD)。

据介绍,人的睡眠周期分为非快动眼睡眠期和快动眼睡眠期,一般来说,非快动眼睡眠期与人们的体力恢复有关,在这个阶段做的梦经常记不住,快动眼睡眠期与人们的精力恢复有关,在这一阶段做的梦经常能记住。

正常情况下,在快动眼睡眠期时,人的大脑是活跃的,这有助于记忆的巩固,但身体是完全放松的,而在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的患者中,大脑是活跃的,同时身体也是活跃的,会随着梦里的内容而表演出相应的行动,如大声说话、手动脚动等,这一现象即为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

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睡眠疾病,在大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发病率约为0.3%~1.15%。它带来的主要危害有三点:

1、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患者因夜间睡眠期间大喊大叫、拳打脚踢可导致自己受伤(如皮肤淤青、骨折等)及打伤床伴、影响床伴睡眠等;

2、因快动眼睡眠期与人的记忆巩固及精力恢复有关,长期夜间睡眠中大喊大叫可导致记忆减退,精神疲惫等;

3、近些年研究发现,大部分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患者是一些神经变性疾病的前驱表现,经过十余年后会可能会 转化为帕金森病、路易体痴呆、多系统萎缩等,而这些疾病目前尚无根治性办法。

专家提醒,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最主要的临床特点是“梦境演绎”,即患者会将梦里的言语和行为表现出来。

有的在梦里与人吵架、打架,表现出来就是大喊大叫、拳打脚踢,甚至跌下床,有些表现为唱歌,握手,数钱等,这个时候如唤醒患者,患者经常能回忆起当时所做的梦。如果频繁出现噩梦、讲梦话、甚至伴随手脚动作,尤其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患者及家人需要高度重视,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咨询。

确诊“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后,怎么安全睡觉?

1、保证睡眠环境安全,如床边可以考虑安装护栏,避免跌下床;地板上放置床垫;床边不要放置玻璃水杯、利器、硬质金属等物品;

2、和床伴分床睡,直到患者的症状得到有效控制;

3、避免熬夜、烟酒,规律作息也有助于减少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的发生;

4、床旁安装报警装置,如出现梦境相关行为时报警,有利于促进觉醒及家人发现;

5、药物治疗方面,可选择氯硝西泮和褪黑素等,但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潇湘晨报记者梅玫 通讯员陈娟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晚上做梦和人搏斗!”长沙68岁阿姨一觉醒来肋骨骨折,睡眠专家这么说

2023-07-17 15:28:54 来源:

近日,68岁的刘阿姨因胸痛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长沙医院(长沙市第一医院)胸外科,胸片显示肋骨骨折,医生问及骨折原因,竟是刘阿姨晚上睡觉的时候在梦中与人搏斗,摔下床导致。

接诊曹医师考虑到夜间睡眠时发病,立即联系神经内科睡眠组医师陈娟会诊,寻找骨折背后的病因。

陈娟仔细询问刘阿姨病史后得知近半年刘阿姨夜间做梦较频繁,梦里面经常与人争吵,她儿子反映有时听到他妈妈睡觉的时候在骂人,还有拳打脚踢的现象,从床上摔下来过两次。陈娟为刘阿姨做了标准的多导睡眠监测,根据检查结果,确诊为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RBD)。

据介绍,人的睡眠周期分为非快动眼睡眠期和快动眼睡眠期,一般来说,非快动眼睡眠期与人们的体力恢复有关,在这个阶段做的梦经常记不住,快动眼睡眠期与人们的精力恢复有关,在这一阶段做的梦经常能记住。

正常情况下,在快动眼睡眠期时,人的大脑是活跃的,这有助于记忆的巩固,但身体是完全放松的,而在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的患者中,大脑是活跃的,同时身体也是活跃的,会随着梦里的内容而表演出相应的行动,如大声说话、手动脚动等,这一现象即为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

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睡眠疾病,在大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发病率约为0.3%~1.15%。它带来的主要危害有三点:

1、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患者因夜间睡眠期间大喊大叫、拳打脚踢可导致自己受伤(如皮肤淤青、骨折等)及打伤床伴、影响床伴睡眠等;

2、因快动眼睡眠期与人的记忆巩固及精力恢复有关,长期夜间睡眠中大喊大叫可导致记忆减退,精神疲惫等;

3、近些年研究发现,大部分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患者是一些神经变性疾病的前驱表现,经过十余年后会可能会 转化为帕金森病、路易体痴呆、多系统萎缩等,而这些疾病目前尚无根治性办法。

专家提醒,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最主要的临床特点是“梦境演绎”,即患者会将梦里的言语和行为表现出来。

有的在梦里与人吵架、打架,表现出来就是大喊大叫、拳打脚踢,甚至跌下床,有些表现为唱歌,握手,数钱等,这个时候如唤醒患者,患者经常能回忆起当时所做的梦。如果频繁出现噩梦、讲梦话、甚至伴随手脚动作,尤其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患者及家人需要高度重视,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咨询。

确诊“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后,怎么安全睡觉?

1、保证睡眠环境安全,如床边可以考虑安装护栏,避免跌下床;地板上放置床垫;床边不要放置玻璃水杯、利器、硬质金属等物品;

2、和床伴分床睡,直到患者的症状得到有效控制;

3、避免熬夜、烟酒,规律作息也有助于减少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的发生;

4、床旁安装报警装置,如出现梦境相关行为时报警,有利于促进觉醒及家人发现;

5、药物治疗方面,可选择氯硝西泮和褪黑素等,但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潇湘晨报记者梅玫 通讯员陈娟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刘益廷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