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人民政府官网
近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官网发布《重庆市先进制造业发展“渝西跨越计划”(2023—2027年)》(以下简称《计划》)。
《计划》中提到,江津区、合川区、永川区、大足区、璧山区、铜梁区、潼南区、荣昌区等渝西地区地处我市中心城区和成都市之间,发展条件良好,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全市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的“主战场”。
《计划》表示,将通过五年左右奋斗,到2027年渝西地区先进制造业发展取得显著进展,实现以下目标:
——产业规模快速壮大。渝西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4万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提高至35%左右。
——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渝西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以上,建有研发机构、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分别提高至40%、60%。
——发展质效显著提升。渝西地区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提高至87%、6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2022年累计下降13%,产业园区工业用地单位产出强度提高至75亿元/平方公里。
——产业协同更加紧密。初步建成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培育一批千百亿级产业集群,与我市中心城区、成都市整零配套协同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计划》表示,将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重要产业备份基地和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方向,大力承接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面向重庆中心城区与成都市的整车、整机、整装积极发展整零配套,打造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更好支撑服务市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在空间布局方面,渝西地区每区确立不超过2个主导产业,市级统筹重点推进;确立若干特色产业,市区联动加快发展。支持渝西地区各区按照“非禁即入”原则,利用自身资源发展其他产业。
江津区 优先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整车与零部件(电驱、电转向、智能座舱等)、新能源技术装备产品,特色发展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农机装备、精密铜材、酒水饮料等。到202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000亿元。
合川区 优先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电驱、电制动、车路网联、车身、内外饰等)、重庆火锅食材,特色发展摩托车、现代中药、信创与网络安全、日用玻璃等。到202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600亿元。
永川区 优先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整车与零部件(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车控等)、新能源材料,特色发展新型显示、新能源摩托车、化学制剂、智能制造装备等。到202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300亿元。
大足区 优先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专用车和摩托车及其零部件(智能驾驶、底盘、车身等)、再生资源,特色发展现代五金、智能电梯、锶盐新材料、光电产业等。到202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00亿元。
璧山区 优先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动力电池、电驱、电转向、电制动、底盘等)、电子零部件,特色发展智能装备制造、现代中药、绿色建材、农产品加工等。到202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500亿元。
铜梁区 优先发展新型储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动力电池、电转向、电制动等)及摩托车,特色发展机电设备、智能家居、合成材料、冷链食品等。到202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600亿元。
潼南区 优先发展汽车再制造及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动力电池及材料、智能车控、内外饰等)、绿色原料药及制剂,特色发展化工新材料、预制菜、电子零部件、新型储能等。到202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00亿元。
荣昌区 优先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动力电池、热管理、内外饰等)、新能源技术装备产品,特色发展生物医药、印刷电路板、休闲食品、服装与饰品等。到202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00亿元。
附件:渝西地区先进制造业产业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