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复苏带动服务业较快增长
今年以来,我国服务业实现较快增长。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比一季度加快1个百分点。专家表示,以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明显改善为主要特点,前期积累的需求快速释放带来了服务业复苏动力。下半年,应进一步释放政策效应,培育发展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推动服务业持续稳定复苏。

消费复苏带动服务业较快增长

今年以来,我国服务业实现较快增长。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比一季度加快1个百分点。专家表示,以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明显改善为主要特点,前期积累的需求快速释放带来了服务业复苏动力。下半年,应进一步释放政策效应,培育发展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推动服务业持续稳定复苏。

总体实现较快增长

上半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6.0%,比上年同期增长1.6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1%,高于第二产业贡献率。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速明显快于全部消费支出增速。

“上半年服务业恢复增长较快。”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分析,主要呈现3方面特点。一是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持续改善,尤其是住宿和餐饮业以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延续向好势头。二是服务类消费呈现较快恢复态势,带动服务生产快速增长。三是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加快,生产经营持续恢复,增强了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消费场景快速恢复,文化旅游出行和餐饮住宿等服务消费快速反弹。上半年,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5%,全国演出市场加速恢复,电影消费快速增长。

服务业发展新动能增强。在科技创新带动下,高技术服务业发展较快。今年前5个月,规模以上科技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2.4%、11.9%,上半年高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9%。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处副处长邹蕴涵表示,今年以来,服务业快速恢复。一方面,反弹范围广,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均呈现快速复苏势头,且主要服务业大类都实现了较好增长。另一方面,复苏动力足,前期积累的需求快速释放带来了服务业复苏动力,适应新形势新变化后的服务业新需求推动整体复苏。

服务消费供给有待优化

现阶段我国服务业发展还是恢复性的,经营主体仍面临一定困难,服务消费供给有待进一步优化。

“上半年,服务业人气和信心加快恢复,居民出行消费意愿强。服务企业总体预期稳定,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保持在景气区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丽芬表示。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服贸所研究员高宝华表示,上半年,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活力日渐增强,云看展、云健身、VR虚拟旅游等消费新模式不断涌现,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等新业态蓬勃发展。上半年,商务部重点监测电商平台累计直播销售额1.27万亿元,累计直播场次数超1.1亿,直播商品数超7000万个。

服务业生产和消费持续恢复向好的同时,我国服务贸易也快速恢复。今年前5个月,旅行服务进出口5525.4亿元,同比增长67%,是增长最快的服务贸易领域;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进出口保持较快增长。

“也应看到,国内需求仍显不足,服务业内生性增长基础尚不牢固。”刘向东表示,主要困难在于就业、收入预期尚未得到明显改善,家庭预防性储蓄情绪仍在,制约着服务消费持续扩张,对服务业供给的可持续性构成一定压力。

原材料成本较高、生产运营成本较大等问题,对服务业企业持续稳定恢复可能会带来不利影响。“在前期积累的需求快速释放后,工业生产存在着企业资产负债表修复慢、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大等问题;消费存在着就业难、增收难等影响内生增长动力的问题,可能导致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后续增长动力趋弱。”邹蕴涵表示。此外,过去3年服务业供给端出现了企业退出、员工减少、设备运营疏于维护,在释放的需求面前可能出现供给不足、价格上涨、安全问题增多等情况。

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

展望下半年,多位专家指出,服务业平稳健康发展仍需要从改善社会预期和提振市场信心入手,持续推动服务业经济运行持续好转,畅通服务经济发展正反馈循环,进一步发挥吸纳就业和促进居民增收的作用。

当前,服务业面临需求增长动力趋弱、企业成本依然偏高、价格市场秩序混乱等问题。邹蕴涵表示,解决这些问题要通过经济复苏带动就业增收,从而创造更多需求。同时也要依靠相关部门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助力恢复元气。还要加大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刘向东表示,要下大力气改善市场和就业预期,进一步畅通经济循环,创造和扩大就业岗位,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同时进一步释放政策效应,培育发展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

陈丽芬认为,要帮扶小微服务业经营主体纾困解难,推动服务业进一步提振信心,释放主体活力,更好发挥吸纳就业的作用。创新拓展服务消费场景,优化服务消费供给,有效激发消费潜力和活力。

下半年,服务业实现持续企稳向好仍面临一些压力。要在促进就业改善、居民收入增加的基础上,出台支持科技型企业等做强做优的政策,推动服务业企业持续恢复发展,继而迈向高质量发展。同时,出台促消费政策举措,持续释放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活力,辐射带动住宿、餐饮、体育、养老、教育培训等服务消费。 (经济日报记者 冯其予)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消费复苏带动服务业较快增长

2023-07-22 06:30:37 来源:

今年以来,我国服务业实现较快增长。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比一季度加快1个百分点。专家表示,以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明显改善为主要特点,前期积累的需求快速释放带来了服务业复苏动力。下半年,应进一步释放政策效应,培育发展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推动服务业持续稳定复苏。

总体实现较快增长

上半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6.0%,比上年同期增长1.6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1%,高于第二产业贡献率。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速明显快于全部消费支出增速。

“上半年服务业恢复增长较快。”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分析,主要呈现3方面特点。一是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持续改善,尤其是住宿和餐饮业以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延续向好势头。二是服务类消费呈现较快恢复态势,带动服务生产快速增长。三是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加快,生产经营持续恢复,增强了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消费场景快速恢复,文化旅游出行和餐饮住宿等服务消费快速反弹。上半年,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5%,全国演出市场加速恢复,电影消费快速增长。

服务业发展新动能增强。在科技创新带动下,高技术服务业发展较快。今年前5个月,规模以上科技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2.4%、11.9%,上半年高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9%。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处副处长邹蕴涵表示,今年以来,服务业快速恢复。一方面,反弹范围广,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均呈现快速复苏势头,且主要服务业大类都实现了较好增长。另一方面,复苏动力足,前期积累的需求快速释放带来了服务业复苏动力,适应新形势新变化后的服务业新需求推动整体复苏。

服务消费供给有待优化

现阶段我国服务业发展还是恢复性的,经营主体仍面临一定困难,服务消费供给有待进一步优化。

“上半年,服务业人气和信心加快恢复,居民出行消费意愿强。服务企业总体预期稳定,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保持在景气区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丽芬表示。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服贸所研究员高宝华表示,上半年,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活力日渐增强,云看展、云健身、VR虚拟旅游等消费新模式不断涌现,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等新业态蓬勃发展。上半年,商务部重点监测电商平台累计直播销售额1.27万亿元,累计直播场次数超1.1亿,直播商品数超7000万个。

服务业生产和消费持续恢复向好的同时,我国服务贸易也快速恢复。今年前5个月,旅行服务进出口5525.4亿元,同比增长67%,是增长最快的服务贸易领域;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进出口保持较快增长。

“也应看到,国内需求仍显不足,服务业内生性增长基础尚不牢固。”刘向东表示,主要困难在于就业、收入预期尚未得到明显改善,家庭预防性储蓄情绪仍在,制约着服务消费持续扩张,对服务业供给的可持续性构成一定压力。

原材料成本较高、生产运营成本较大等问题,对服务业企业持续稳定恢复可能会带来不利影响。“在前期积累的需求快速释放后,工业生产存在着企业资产负债表修复慢、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大等问题;消费存在着就业难、增收难等影响内生增长动力的问题,可能导致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后续增长动力趋弱。”邹蕴涵表示。此外,过去3年服务业供给端出现了企业退出、员工减少、设备运营疏于维护,在释放的需求面前可能出现供给不足、价格上涨、安全问题增多等情况。

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

展望下半年,多位专家指出,服务业平稳健康发展仍需要从改善社会预期和提振市场信心入手,持续推动服务业经济运行持续好转,畅通服务经济发展正反馈循环,进一步发挥吸纳就业和促进居民增收的作用。

当前,服务业面临需求增长动力趋弱、企业成本依然偏高、价格市场秩序混乱等问题。邹蕴涵表示,解决这些问题要通过经济复苏带动就业增收,从而创造更多需求。同时也要依靠相关部门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助力恢复元气。还要加大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刘向东表示,要下大力气改善市场和就业预期,进一步畅通经济循环,创造和扩大就业岗位,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同时进一步释放政策效应,培育发展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

陈丽芬认为,要帮扶小微服务业经营主体纾困解难,推动服务业进一步提振信心,释放主体活力,更好发挥吸纳就业的作用。创新拓展服务消费场景,优化服务消费供给,有效激发消费潜力和活力。

下半年,服务业实现持续企稳向好仍面临一些压力。要在促进就业改善、居民收入增加的基础上,出台支持科技型企业等做强做优的政策,推动服务业企业持续恢复发展,继而迈向高质量发展。同时,出台促消费政策举措,持续释放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活力,辐射带动住宿、餐饮、体育、养老、教育培训等服务消费。 (经济日报记者 冯其予)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杜雅雯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