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创业人物系列报道丨吴纯清:身残但志坚木雕工艺师刻出致富路
雕木成画,刀下生花。
身残志坚的吴纯清,靠着一双手,一只木雕,扎根在巫溪的土地上,雕刻出了一条致富路。
他说,一个人富不是富,一群人富才是真的富。
作为重庆市龙凤工艺品有限公司的创建人,他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带动350多户农户、困难户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吸纳了28名脱贫人员、21名残疾人就业,为他们开辟了稳定的收入渠道,帮他们规划项目,确保每个家庭都能实现增收。
身残志坚 历经坎坷学艺路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作为一名“65”后,吴纯清一路走来并不平坦——幼年,患小儿麻痹症致左腿残疾,时常遭受同学们异样的眼光;高中毕业后,种地为生,承星履草,却入不敷出,靠借债维计生活。
后来连债也借不到了,怎么办?真的就别无出路了吗?他苦苦思索的结果是:只有学得一技之长,才能自立于社会,好好地生活!
医生、裁缝、木匠、雕刻,经过不断的尝试、试错,他最终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学习木雕。
“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这是吴纯清座右铭,也是他毕生追求的信念。
三更灯火五更鸡,就是他学艺初期最真实的写照。别人不愿干的,他干;别人不能做的,他做。白天,按时上班下班,晚上,即使再苦再累他都要看上两三个小时的专业书籍,认真做笔记,写心得体会。
功夫不负有心人。从学徒到师傅,从按照别人的图案雕刻到后来自已创作设计,吴纯清逐步成了厂里的全能骨干,再后来被提为厂长,统管设计、生产、销售。一路走来,他完成了自己人生的转型与飞跃。
守“旧”创“新” 打造技艺致富路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2003年初,时值38岁的吴纯清仍不满足于当下,志存高远,选择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开始建房造厂。
创业之初,由于资金不足,他只好把住房的一楼作为小规模的工厂,招了3名工人,以生产工艺木梳为主,就这样办起了自己的小型木梳厂。
木梳厂的生意红红火火,创业的步伐也在快马加鞭。2005年5月,他将工厂升格为公司,起名“重庆市龙凤工艺品有限公司”。
吴纯清介绍,公司秉承“团结、诚信、传承、创新”的理念经营,主要从事工艺木梳、木雕工艺品、古典雕花家具、文教体育用品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从工厂到公司,吴纯清的手工艺品版图越来越大,为提高工艺技术,打造传统手工艺雕刻精品,他只身前往成都、福建、东阳、四川美院、厦门大学等地考察学习,深造取经。
经过考试、考核,吴纯清取得了“工艺美术大师”称号、“正高级工艺美术师”职称,获得“重庆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他坚持“传承、创新、诚信、兴业”的精神,秉承中国传统手工艺精华,以“返璞归真"的理念,不断深化木雕工艺、创新木雕产品。
心有大义 助力乡村振兴
走进重庆市龙凤工艺品有限公司,一个忙碌的身影映入眼帘,他叫陈远才,是吴纯清众多徒弟中的一个。
2006年,33岁的陈远才在煤矿务工时发生意外,导致腰椎体骨折半瘫痪,基本失去了劳动能力,只能借助轮椅、拐杖来维持基本生活。
“那时候就觉得天都塌了,看不到人生的方向,也不晓得这一家人的生活应该如何才能维持下去。”想起那段过往,陈远才依然满怀感慨。
“当时看到他,就像看到了多年前的自己,就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他,让他也能凭自己的双手吃饭,养活一家人嘛。”吴纯清非常爽朗地说道。
吴纯清一直在他身边,手把手教他如何握刀、如何识图,并不断地鼓励他:“我们都是残疾人,做事情、包括日常生活比健全人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这是无法改变的现实,这门技艺应该适合你,希望你能够坚持下来……”听了师傅的话,陈远才内心受到了启发,决心排除万难,静下心来学。
凭着坚韧的毅力和一股冲劲儿,陈远才很快掌握了木雕技艺。现在,他早已成为重庆市龙凤工艺品有限公司的技术骨干,每月的收入都在3800元以上,完全可以解决全家基本生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陈远才并不是一个特例,吴纯清采取集中办班和单独教学等形式开展非遗木雕工艺培训,先后培训了435名学员,这些学员中残疾人多达385余人,对于部分行走不便的残疾人,学习期间直接住在了吴纯清家里,这时,他不再是师傅,而是众多残疾人学徒的“保姆”,是他们的指明灯和引路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吴纯清表示,未来他将继续传承创新,打造中国的木雕品牌,把木雕发扬光大;同时,竭尽所能地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帮助更多的残疾人、农民工就业,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吴倩 实习生 喻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