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说药】喝中药的时候可以加糖吗?
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药师将围绕“喝中药能否加糖”为大家进行科普。

【药师说药】喝中药的时候可以加糖吗?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3-07-26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通讯员 鞠桦) 张阿姨:“我平时有点伤风感冒什么的,就喜欢去医院开点中药喝,虽说良药苦口利于病,但药汤实在太苦了,难以下咽,我可以往里面加点糖吗?”

药师回复:“治疗感冒发热的中药汤剂大多数都是比较苦的。很多人受不了这种苦,往往会在药汤里面加些白糖、冰糖或红糖,以此来掩盖中药的苦味,这种做法其实是不妥当的,喝中药最好不要自行加糖。”

以上是一段发生在药师日常药事服务工作中的对话,相信不仅是张阿姨,还有很多患者也有相同的疑问。今天,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药师将围绕“喝中药能否加糖”为大家进行科普。

糖是一味中药,不能随便加

在传统中医药理论中,糖也是一味中药,白糖性凉,红糖性温,冰糖性平偏凉,早在东汉名医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中,就有小建中汤重用“饴糖”的记载。

根据《中华本草》记载,各种糖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饴糖

为高粱、米、小麦等含淀粉的粮食,经发酵糖化制成的食品;入脾、胃、肺经,有缓中补虚,生津润燥的功效。

白砂糖

为甘蔗的茎中液汁精制而成的乳白色结晶体;入脾、肺经,有和中缓急,生津润燥的功效。

冰糖

为白砂糖再煎炼而成的冰块状结晶;入脾、肺经,有健脾和胃、润肺止咳的功效。

蜂蜜

为蜜蜂科动物所酿的蜜糖,归脾、胃、肺、大肠经,有调补脾胃,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润肠通便,润肤生肌,解毒的功效。

中药液加糖有什么影响

1.糖能抑制某些退热药的药效,干扰人体对中药汤剂中某些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吸收。

2.某些中药汤剂本身就是借助其苦味或其他异味的刺激来治疗疾病,如果在中药汤剂中加入糖,该药会失去原有的药效。

3.中药汤剂的化学成分复杂,若在其中加入糖,会导致药液中的蛋白质、鞣酸等成分与糖(特别是含铁、钙等元素较多的红糖)结合成难以被人体吸收的物质,不仅会影响药效,还有害健康。

4.糖可以分解某些中药的成分,如糖可以解除极苦之药马钱子的部分药效;有某些特定疾病的患者不宜吃糖,如患糖尿病、高血脂、有湿热症的病人等。

减轻中药苦味的小妙招

众说周知,良药苦口利于病。但现实是,有的中药实在是让人难以下咽,一些慢病患者更是需要长期连续服药,可谓苦不堪言。本文中药师为您整理了以下几种减轻中药苦味的小妙招,您不妨试试:

1.掌握合适的服药时间

上午8~10时和下午2~3时是人体吸收药物的“黄金时期”,这个时间段是机体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候,药液的苦味不容易对机体产生明显的刺激反应,因此带有苦味的中药可以在上述时间段内服用。

2.掌握好药液的温度

相关研究表明,舌头对37℃以上的温度更为敏感,因此,可以将汤剂温度控制在15℃~37℃,既可以减轻苦味、利于吞咽,又不至于太寒凉。

3.掌握药液吞咽的部位

人的苦味感受器主要集中在舌头前半部,以舌尖最为突出,因此,不要用舌尖去尝中药的味道,也可以用汤匙直接将药液送至舌根顺势咽下。

4.掌握药液吞咽的速度

药液在口中停留时间越长,感觉越苦,因此,服用苦味中药应干净利落,药液入口后迅速将其咽下。

5.服药后适当喝温水

服用中药汤剂后可立即用凉水漱口,然后喝适量温开水,可以减少药液在口腔的残留,一定程度上减少药液的苦味。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药师说药】喝中药的时候可以加糖吗?

2023-07-26 06:27:38 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通讯员 鞠桦) 张阿姨:“我平时有点伤风感冒什么的,就喜欢去医院开点中药喝,虽说良药苦口利于病,但药汤实在太苦了,难以下咽,我可以往里面加点糖吗?”

药师回复:“治疗感冒发热的中药汤剂大多数都是比较苦的。很多人受不了这种苦,往往会在药汤里面加些白糖、冰糖或红糖,以此来掩盖中药的苦味,这种做法其实是不妥当的,喝中药最好不要自行加糖。”

以上是一段发生在药师日常药事服务工作中的对话,相信不仅是张阿姨,还有很多患者也有相同的疑问。今天,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药师将围绕“喝中药能否加糖”为大家进行科普。

糖是一味中药,不能随便加

在传统中医药理论中,糖也是一味中药,白糖性凉,红糖性温,冰糖性平偏凉,早在东汉名医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中,就有小建中汤重用“饴糖”的记载。

根据《中华本草》记载,各种糖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饴糖

为高粱、米、小麦等含淀粉的粮食,经发酵糖化制成的食品;入脾、胃、肺经,有缓中补虚,生津润燥的功效。

白砂糖

为甘蔗的茎中液汁精制而成的乳白色结晶体;入脾、肺经,有和中缓急,生津润燥的功效。

冰糖

为白砂糖再煎炼而成的冰块状结晶;入脾、肺经,有健脾和胃、润肺止咳的功效。

蜂蜜

为蜜蜂科动物所酿的蜜糖,归脾、胃、肺、大肠经,有调补脾胃,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润肠通便,润肤生肌,解毒的功效。

中药液加糖有什么影响

1.糖能抑制某些退热药的药效,干扰人体对中药汤剂中某些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吸收。

2.某些中药汤剂本身就是借助其苦味或其他异味的刺激来治疗疾病,如果在中药汤剂中加入糖,该药会失去原有的药效。

3.中药汤剂的化学成分复杂,若在其中加入糖,会导致药液中的蛋白质、鞣酸等成分与糖(特别是含铁、钙等元素较多的红糖)结合成难以被人体吸收的物质,不仅会影响药效,还有害健康。

4.糖可以分解某些中药的成分,如糖可以解除极苦之药马钱子的部分药效;有某些特定疾病的患者不宜吃糖,如患糖尿病、高血脂、有湿热症的病人等。

减轻中药苦味的小妙招

众说周知,良药苦口利于病。但现实是,有的中药实在是让人难以下咽,一些慢病患者更是需要长期连续服药,可谓苦不堪言。本文中药师为您整理了以下几种减轻中药苦味的小妙招,您不妨试试:

1.掌握合适的服药时间

上午8~10时和下午2~3时是人体吸收药物的“黄金时期”,这个时间段是机体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候,药液的苦味不容易对机体产生明显的刺激反应,因此带有苦味的中药可以在上述时间段内服用。

2.掌握好药液的温度

相关研究表明,舌头对37℃以上的温度更为敏感,因此,可以将汤剂温度控制在15℃~37℃,既可以减轻苦味、利于吞咽,又不至于太寒凉。

3.掌握药液吞咽的部位

人的苦味感受器主要集中在舌头前半部,以舌尖最为突出,因此,不要用舌尖去尝中药的味道,也可以用汤匙直接将药液送至舌根顺势咽下。

4.掌握药液吞咽的速度

药液在口中停留时间越长,感觉越苦,因此,服用苦味中药应干净利落,药液入口后迅速将其咽下。

5.服药后适当喝温水

服用中药汤剂后可立即用凉水漱口,然后喝适量温开水,可以减少药液在口腔的残留,一定程度上减少药液的苦味。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吴瑞雪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