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大会·渝工创新丨“定制”中运量跨座式单轨 通勤、旅游、接驳都很适配!
编者按:
7月28日-30日,第二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在北京举行,重庆市总工会携一批以巴渝工匠为代表的重庆职工创新成果亮相,包括城市地貌创新成果、现代制造业创新成果、非遗传承创新成果等10余项。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现场打探重庆展区,特推出“工匠大会·渝工创新”系列报道,带你从一砖一瓦,一钉一铆,一针一线中感受重庆职工一“刻”一生的匠心。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记者 舒婷 简梦) 一辆三节编组的多适应性中运量跨座式单轨模型在北京展览馆里,来往的嘉宾总是忍不住瞧上两眼。
作为第二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重庆亮相的职工创新成果之一,区别于传统大运量的单轨,“小而精”的它,以其“多适应性”“定制化”,已经吸引大批国内外企业“奔赴”重庆一睹“真容”。
“头天我还在重庆接待了来自国内考察的企业,第二天就坐了最早的飞机赶到展馆。”带着这项创新成果进京亮相的是中车长客公司姚鸿洲劳模和工匠人才工作室负责人姚鸿洲,他和公司技术团队用了一年多时间研制成功。
姚鸿洲介绍,多适应性中运量跨座式单轨车辆运用以太网多网融合、牵引制动一体化等先进技术,并应用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单车重量轻,适应性强,综合造价低,运行噪音低,对线路周围环境影响小等优势。
它的多适应性、定制化体现在哪儿?中运量跨座式单轨采用的是2-8节灵活编组,可以满足不同的客流强度。
“也就是说一些城市、景区可以通过客流量测算,选择适合的编组,两节也可以,三节四节也可以,很灵活。”姚鸿洲坦言,相较于传统单轨,中运量跨座式单轨采取统一接口,可以实现灵活增加车厢,这样一来客户就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定制。
适应的不仅是客流,还有环境。据了解,该款车辆适用高温、高寒、高原等特殊环境。以重庆为例,城市山多,拐弯多,在设计上,该款车辆转弯半径小,爬坡能力强。
值得一提的是,车辆还采用最高等级的自动驾驶技术,可实现车辆自动唤醒、自动启停、自动回库等功能。“当然,若不想要自动驾驶,我们也可以进行定制。”姚鸿洲说,“不论是通勤、旅游,还是接驳,都很适配!”
今年2月,团队研制的首列多适应性中运量跨座式单轨车辆下线,还与大足区人民政府签订协议,中运量跨座式单轨将尽早落地大足。不仅如此,目前,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外企业纷纷到访考察,均有合作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