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好医“声”·好科普丨三伏天这几类人群更应警惕“热射病”!

大足好医“声”·好科普丨三伏天这几类人群更应警惕“热射病”!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3-08-02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动息汗流珠,无风可涤除。众所周知,一年之中最热莫过于三伏天,每年的三伏天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去年夏天,全国多地高温天气,导致全国多家医院收治热射病患者超600例,且有多名患者因严重的多器官功能衰竭命陨酷暑!那么什么是热射病?热射病偏爱哪类人群?如何预防?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足医院重症医学科陈香为大家带来科普。

VCG211388963993

 

什么是热射病?

 

热射病是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产热和散热失衡,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神经功能,器官功能受损,是中暑分级中的重症中暑,是一种致命性疾病,病死率高达50%。

因患者容易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肝衰竭、肾衰竭、循环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因而,如果人体出现4个及以上器官功能障碍时,它的死亡率接近100%。

 

热射病的常见病因

 

高温、烈日暴晒、工作强度大、时间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

 

主要临床表现

 

高热(体温>40℃)头昏、头痛、呕吐、口干、皮肤干热无汗、行为异常、意识障碍、昏迷、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VCG41N1358507567

 

热射病偏爱这些人

 

热射病的高危人群主要有以下几类:

1.喝水少的人:水分补充不够,不利于散热,特别提醒:喝冷饮并不能防止中暑,还会使体内温度骤降,暑热积聚在体内无法散出,反而会使中暑的几率增高;

2.出汗少的人:出汗少会让全身的散热功能失衡,易中暑;

3.腹泻的人:腹泻会导致体内水分丢失过多,不利于散热;

4.睡眠不足的人:长时间睡眠不足会导致心肺功能下降,影响排汗,不利于散热;

5.体型肥胖的人:脂肪厚度增加,影响散热;

6.剧烈运动的人:产热>散热

7.好胜心强的人:压力大,强迫症、容易引起“情绪中暑”。

 

如何预防热射病?

 

1.暴晒别出门:尽量早晚温度较低时出门,避免中午暴晒;

2.外出要打伞:提前备好遮阳用品如扇子,毛巾,带上十滴水、仁丹、藿香正气液等;

3.不渴也喝水:增加水的摄入,有利于机体散热,1500-2000ml/d ,喝水加点盐,补充钠离子;

4.温度别极端:空调温度别太低,出门前提前10分钟关空调,让机体与外界有个缓冲期,尽量缩小温差,避免骤冷骤热诱发脑血管意外;

5.饮食加点苦:苦瓜、龟苓膏等清热解暑,多吃芹菜、西红柿、冬瓜等利尿退湿,消炎退热;

6.大汗后当心:一旦出现头昏、头痛、心慌、全身乏力、大汗后抽搐要警惕中暑及热中风前兆,应立即就医。

 

中暑后的急救措施

 

1.两脱一擦一扇风

两脱:立即脱离高温高湿环境,脱去衣服,口服十滴水,仁丹,藿香正气液等防暑物品。

一擦:反复全身擦浴,促进散热,有条件者可予酒精或者白酒擦浴(避开手心、足心、心前区及腹部),如有冰块或者冰水可置于额部、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经过的区域进行降温,户外可就近取河水、溪水、井水等或者浸入水中。

一扇风:使用电风扇及空调,增加对流散热。

2.补水补盐:推荐含盐饮料

3.这些症状立即就医:若出现持续高热,头痛,呕吐,腹泻,全身乏力,意识障碍等症状应立即就医,转运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引起误吸及窒息。

 

湿热天气暑难当,预防中暑不能忘;

出门带上遮阳帽,疲劳出汗找阴凉;

淡盐水、酸梅汤,解暑补水来预防;

心肺脑肾有疾患,耐受性差要先防;

暴晒时间不能长,避免中暑把人伤;

若中暑,急送医,途中要保证呼吸;

到医院,急降温,保护重要各脏器;

及时送医要积极,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陈香 编辑/王凤 图/视觉中国)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大足好医“声”·好科普丨三伏天这几类人群更应警惕“热射病”!

2023-08-02 15:48:59 来源: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动息汗流珠,无风可涤除。众所周知,一年之中最热莫过于三伏天,每年的三伏天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去年夏天,全国多地高温天气,导致全国多家医院收治热射病患者超600例,且有多名患者因严重的多器官功能衰竭命陨酷暑!那么什么是热射病?热射病偏爱哪类人群?如何预防?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足医院重症医学科陈香为大家带来科普。

VCG211388963993

 

什么是热射病?

 

热射病是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产热和散热失衡,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神经功能,器官功能受损,是中暑分级中的重症中暑,是一种致命性疾病,病死率高达50%。

因患者容易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肝衰竭、肾衰竭、循环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因而,如果人体出现4个及以上器官功能障碍时,它的死亡率接近100%。

 

热射病的常见病因

 

高温、烈日暴晒、工作强度大、时间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

 

主要临床表现

 

高热(体温>40℃)头昏、头痛、呕吐、口干、皮肤干热无汗、行为异常、意识障碍、昏迷、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VCG41N1358507567

 

热射病偏爱这些人

 

热射病的高危人群主要有以下几类:

1.喝水少的人:水分补充不够,不利于散热,特别提醒:喝冷饮并不能防止中暑,还会使体内温度骤降,暑热积聚在体内无法散出,反而会使中暑的几率增高;

2.出汗少的人:出汗少会让全身的散热功能失衡,易中暑;

3.腹泻的人:腹泻会导致体内水分丢失过多,不利于散热;

4.睡眠不足的人:长时间睡眠不足会导致心肺功能下降,影响排汗,不利于散热;

5.体型肥胖的人:脂肪厚度增加,影响散热;

6.剧烈运动的人:产热>散热

7.好胜心强的人:压力大,强迫症、容易引起“情绪中暑”。

 

如何预防热射病?

 

1.暴晒别出门:尽量早晚温度较低时出门,避免中午暴晒;

2.外出要打伞:提前备好遮阳用品如扇子,毛巾,带上十滴水、仁丹、藿香正气液等;

3.不渴也喝水:增加水的摄入,有利于机体散热,1500-2000ml/d ,喝水加点盐,补充钠离子;

4.温度别极端:空调温度别太低,出门前提前10分钟关空调,让机体与外界有个缓冲期,尽量缩小温差,避免骤冷骤热诱发脑血管意外;

5.饮食加点苦:苦瓜、龟苓膏等清热解暑,多吃芹菜、西红柿、冬瓜等利尿退湿,消炎退热;

6.大汗后当心:一旦出现头昏、头痛、心慌、全身乏力、大汗后抽搐要警惕中暑及热中风前兆,应立即就医。

 

中暑后的急救措施

 

1.两脱一擦一扇风

两脱:立即脱离高温高湿环境,脱去衣服,口服十滴水,仁丹,藿香正气液等防暑物品。

一擦:反复全身擦浴,促进散热,有条件者可予酒精或者白酒擦浴(避开手心、足心、心前区及腹部),如有冰块或者冰水可置于额部、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经过的区域进行降温,户外可就近取河水、溪水、井水等或者浸入水中。

一扇风:使用电风扇及空调,增加对流散热。

2.补水补盐:推荐含盐饮料

3.这些症状立即就医:若出现持续高热,头痛,呕吐,腹泻,全身乏力,意识障碍等症状应立即就医,转运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引起误吸及窒息。

 

湿热天气暑难当,预防中暑不能忘;

出门带上遮阳帽,疲劳出汗找阴凉;

淡盐水、酸梅汤,解暑补水来预防;

心肺脑肾有疾患,耐受性差要先防;

暴晒时间不能长,避免中暑把人伤;

若中暑,急送医,途中要保证呼吸;

到医院,急降温,保护重要各脏器;

及时送医要积极,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陈香 编辑/王凤 图/视觉中国)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王凤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