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药交所顺利实现“双过半”

重庆药交所顺利实现“双过半”

来源:重庆国资2023-08-04

今年以来,重庆药品交易所(以下简称药交所)围绕数字化变革、服务医改大局及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聚焦药械交易核心,在交易运营、科技创新、数据赋能等方面持续发挥全国医药集采示范平台效能,药械交易实现可持续稳步增长,上半年交易额224.7亿元,同比增长8.54%,顺利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平台科创实力与数字化治理迈向新发展阶段。

聚焦药械交易内外兼修 厚培服务多元化

在品类扩展方面。首次实现重庆市非免疫规划疫苗通过药交所挂网采购,7月1日正式执行以来交易额超2亿元。目前药交所平台会员2.2万家,挂网交易产品39.45万个,品规多样、层次丰富。

在服务输出方面。首次实现医药交易跨省服务,今年上半年成功中标并顺利实施了新疆中部联盟药械招标采购代理服务,实现了药械交易运营服务的跨区域突破。

在平台运营方面。积极有序高效地落实国家、省际联盟和重庆市各批次的药品耗材带量采购工作;持续开展会员、产品资质及价格动态管理、常态化电子挂牌交易运营,目前今年累计受理咨询17万余人次,审核会员和产品资质及价格22.5万件次,保障全市医药交易平稳有序。

抢抓数字变革 “医药交易数智大脑”应运而生

抢抓数字化变革机遇,加快系统部署,今年5月,药交所打造的“医药交易数智大脑”首次亮相西洽会,该“数智大脑”通过融合三医及交易平台业务规则、数据、技术与医药行业知识,经过业务流与数据流交互,按照“四纵四横”总体架构,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数字信息技术,最新构建“平台+大脑”数字化综合运营服务系统。可实现医保、医疗、医药等数据、应用、组件、算力等数字资源高质量供给、高效率配置、高水平统筹。

以“医药交易数智大脑”为统领,药交所构建了医药交易综合服务、医药科创服务、医药供应链金融服务、三医协同服务等四大应用平台,支撑智慧医保实验室、医保信息化建设运维和市医保咨询服务中心建设,落地医保基金通过药交所平台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改革,有序推进“渝快保”在线结算,创新金融保理服务500余家医药企业经营周转,发挥大数据效能,今年累计提供各类动态数据监测分析报告570份,辅助政府决策与监管运营。通过扎实的科技基础、运营优势和服务质效,推动数字科技引领医药采购高质量发展,着力成为助力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的“重庆样板”。

加快数据赋能 规划三医协同研究新阵地

为进一步加快数字创新、赋能三医、引领行业发展,今年3月药交所获批牵头筹建“重庆市三医协同大数据研究院”,建立了涵盖数据、科技、商保、医药企业等医药大健康领域各个板块的研究院组织,聚焦三医大数据领域,融合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数字化、智能化技术,重点开展行业研究服务、行业标准制定、关键技术研究、科技研发转化应用、监测评价、大健康产业孵化以及专业高端人才培训等产业链服务,着力打造行业数字升级创新孵化生态,全面提升三医大数据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助力医保、医疗、医药的数字化改革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坚持科技创新初步构建科创产出新生态

药交所自成立以来,注重科技创新与项目成果孵化,拥有重庆市电子商务、大数据智能化、智能物流3个工程研究中心,建立了专业领先的科创服务平台,建成涵盖科技支撑、创新研发、课题研究、成果转换等的科创服务体系。

今年上半年,药交所参加首届国企数字场景创新专业赛荣获全国三等奖,获评2022年重庆市创新型中小企业等多项荣誉;获得软件著作权1项,新申报2项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承担医改科研课题4项。累计获发明专利及软件著作权近50项,先后实施承担国家级和市级科研项目20余项,已初步构建一体化科创产出生态。

建立“三医数据接入融合指南”标准 数字变革再添新动能

今年,药交所与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电子科技大学、紫光集团等单位共同编制的《面向云-网-边-端协作的医疗、医保、医药数据接入融合指南》团体标准,经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审批通过并正式发布。

该标准建立并完善了面向云-网-边-端协作的医保、医疗、医药等三医数据接入的术语、定义、技术、传输、储存、安全等基本要求,规范面向云-网-边-端协作的三医数据接入融合标准,助力打破三医数据孤岛壁垒,实现三医数据安全高效地互联、互通和互用,为全面提升三医协同治理与高质量改革发展提供有效技术路径。

下一步,药交所将坚持“以医药交易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动能、以供应链金融为抓手、以数据赋能为支撑”四大定位,强化科技创新、数据赋能与医药流通的深度融合,积极打造重庆医药大健康领域的综合产业链、供应链服务体系,持续推动行业数智化升级,积极赋能重庆三医协同高质量发展。

分享
新浪微博

重庆药交所顺利实现“双过半”

2023-08-04 23:26:54 来源:

今年以来,重庆药品交易所(以下简称药交所)围绕数字化变革、服务医改大局及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聚焦药械交易核心,在交易运营、科技创新、数据赋能等方面持续发挥全国医药集采示范平台效能,药械交易实现可持续稳步增长,上半年交易额224.7亿元,同比增长8.54%,顺利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平台科创实力与数字化治理迈向新发展阶段。

聚焦药械交易内外兼修 厚培服务多元化

在品类扩展方面。首次实现重庆市非免疫规划疫苗通过药交所挂网采购,7月1日正式执行以来交易额超2亿元。目前药交所平台会员2.2万家,挂网交易产品39.45万个,品规多样、层次丰富。

在服务输出方面。首次实现医药交易跨省服务,今年上半年成功中标并顺利实施了新疆中部联盟药械招标采购代理服务,实现了药械交易运营服务的跨区域突破。

在平台运营方面。积极有序高效地落实国家、省际联盟和重庆市各批次的药品耗材带量采购工作;持续开展会员、产品资质及价格动态管理、常态化电子挂牌交易运营,目前今年累计受理咨询17万余人次,审核会员和产品资质及价格22.5万件次,保障全市医药交易平稳有序。

抢抓数字变革 “医药交易数智大脑”应运而生

抢抓数字化变革机遇,加快系统部署,今年5月,药交所打造的“医药交易数智大脑”首次亮相西洽会,该“数智大脑”通过融合三医及交易平台业务规则、数据、技术与医药行业知识,经过业务流与数据流交互,按照“四纵四横”总体架构,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数字信息技术,最新构建“平台+大脑”数字化综合运营服务系统。可实现医保、医疗、医药等数据、应用、组件、算力等数字资源高质量供给、高效率配置、高水平统筹。

以“医药交易数智大脑”为统领,药交所构建了医药交易综合服务、医药科创服务、医药供应链金融服务、三医协同服务等四大应用平台,支撑智慧医保实验室、医保信息化建设运维和市医保咨询服务中心建设,落地医保基金通过药交所平台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改革,有序推进“渝快保”在线结算,创新金融保理服务500余家医药企业经营周转,发挥大数据效能,今年累计提供各类动态数据监测分析报告570份,辅助政府决策与监管运营。通过扎实的科技基础、运营优势和服务质效,推动数字科技引领医药采购高质量发展,着力成为助力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的“重庆样板”。

加快数据赋能 规划三医协同研究新阵地

为进一步加快数字创新、赋能三医、引领行业发展,今年3月药交所获批牵头筹建“重庆市三医协同大数据研究院”,建立了涵盖数据、科技、商保、医药企业等医药大健康领域各个板块的研究院组织,聚焦三医大数据领域,融合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数字化、智能化技术,重点开展行业研究服务、行业标准制定、关键技术研究、科技研发转化应用、监测评价、大健康产业孵化以及专业高端人才培训等产业链服务,着力打造行业数字升级创新孵化生态,全面提升三医大数据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助力医保、医疗、医药的数字化改革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坚持科技创新初步构建科创产出新生态

药交所自成立以来,注重科技创新与项目成果孵化,拥有重庆市电子商务、大数据智能化、智能物流3个工程研究中心,建立了专业领先的科创服务平台,建成涵盖科技支撑、创新研发、课题研究、成果转换等的科创服务体系。

今年上半年,药交所参加首届国企数字场景创新专业赛荣获全国三等奖,获评2022年重庆市创新型中小企业等多项荣誉;获得软件著作权1项,新申报2项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承担医改科研课题4项。累计获发明专利及软件著作权近50项,先后实施承担国家级和市级科研项目20余项,已初步构建一体化科创产出生态。

建立“三医数据接入融合指南”标准 数字变革再添新动能

今年,药交所与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电子科技大学、紫光集团等单位共同编制的《面向云-网-边-端协作的医疗、医保、医药数据接入融合指南》团体标准,经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审批通过并正式发布。

该标准建立并完善了面向云-网-边-端协作的医保、医疗、医药等三医数据接入的术语、定义、技术、传输、储存、安全等基本要求,规范面向云-网-边-端协作的三医数据接入融合标准,助力打破三医数据孤岛壁垒,实现三医数据安全高效地互联、互通和互用,为全面提升三医协同治理与高质量改革发展提供有效技术路径。

下一步,药交所将坚持“以医药交易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动能、以供应链金融为抓手、以数据赋能为支撑”四大定位,强化科技创新、数据赋能与医药流通的深度融合,积极打造重庆医药大健康领域的综合产业链、供应链服务体系,持续推动行业数智化升级,积极赋能重庆三医协同高质量发展。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何杜娟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