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溪县通城镇:从“智慧李园”看乡村产业发展
暑来百果淡,唯李最解馋。近年来,巫溪县通城镇瞄准以青脆李为主的伏淡季特色水果产业,充分利用生态优势,加强政策扶持、提升科技含量、创新销售方式、推动三产融合,探索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乡村产业振兴之路,奋力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巫溪县通城镇:从“智慧李园”看乡村产业发展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3-08-07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通讯员 魏晗博 童斐)暑来百果淡,唯李最解馋。近年来,巫溪县通城镇瞄准以青脆李为主的伏淡季特色水果产业,充分利用生态优势,加强政策扶持、提升科技含量、创新销售方式、推动三产融合,探索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乡村产业振兴之路,奋力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建设中的巫溪晚李主题公园。通城镇供图 华龙网发
建设中的巫溪晚李主题公园。通城镇供图 华龙网发

酒香不怕巷子深

走进盛夏的通城镇,郁郁葱葱的巫溪晚李映入眼帘。

巫溪晚李,全名晚熟青脆李,种植可追溯至明朝,距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相较于其他李子,通城镇种植的晚李,因种植海拔较高,成熟期更长,因此果子更大,味道更甜,同时因镇所在海拔较高,上下落差较大,李子树的错落分布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景观。

每年6-8月份,通城镇将迎来一年一度的晚李销售旺季,相较于前些年的忙碌焦急,这几年各村的种植大户明显吃了“定心丸”。

刚到6月,清泉村李子种植户的张能彩就接连收到几个好消息:“市里派来的陈书记帮了我大忙,早早就帮我联系了重庆的公司、单位来买我家的李子。”

陈星月是今年市政府研究室新派驻村第一书记,到村后第一件事就是抓李子销售,“清泉村大李子不愁销售,今年重点是抓一些中小李子的销售,让农民心血一点都不能白费。”为此陈星月专门联系了重庆荣科供应链科技公司、中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等收购渠道,计划将卖不出去的中小果纳入奶茶等快销饮料的供货范围。

如今,从商家直购、直播卖货到帮扶订购,再到现在的快售渠道,通城镇的李子销售酒香不怕巷子深。

清泉村第一书记陈星月和收购商到农户家收购晚李。通城镇供图 华龙网发
清泉村第一书记陈星月和收购商到农户家收购晚李。通城镇供图 华龙网发

“智慧李园”何以智慧

当海拔最低的通城镇清泉村晚李基本完成销售时,长桂村的李子还在生长。与其他李子种植村不同的,长桂村正在全力打造“晚李主题智慧产业园”。

以前李子种植全是看天吃饭。李子对土壤水分敏感,在开花期多雨会不利于花的授粉;在生长期水分缺失又会延缓李子生长;到了采摘期几场暴雨下来就会让果农一年的心血白费,传统种植的李子往往产量不高,经济效益低下。

为改变望天吃饭的窘境,通城镇2022年开始全力建设晚李主题智慧产业园项目。从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到智慧农业物联网系统再到自动避雨栽培设施建设,如今的李子种植充满了浓浓的科技味。

生产上要“智慧”,管理上也要“智慧”。刘伟是这片2000亩园地的大管家。“单打独斗没有市场,抱团发展才是未来,我们组织了一个李子专业管理团队,除了日常管理,还组织专业社成员外出学习,让我们的果农都能成为田里的土专家。”刘伟表示,如今的“智慧李园”改变了以往“单打独斗”的场面,采取“专业合作社+企业承包”模式,鼓励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多种方式参与经营。

晚李树下的轨道运输车。通城镇供图 华龙网发
晚李树下的轨道运输车。通城镇供图 华龙网发

据悉,今年3月李子开花时期,“智慧李园”就初步打响了名气,数千人次的游客来到这里采风,拍摄古装照,感受山坳里的世外“李”源。

未来,晚李主题公园将进一步创新服务业态,开发文创产品,实现“以农促旅、以旅哺农、农旅一体”的发展格局,达到“一二三”产业融通共进。

用一颗李子讲好振兴的故事

近年来,通城镇依托高校、专家团队、田间好手,打造了一支阵容豪华的晚李管护队伍,为通城晚李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2022年,县农委干部刘健来到通城挂职。作为农业专家,除在田间地头指导农户学习李树施肥、除病虫等农业技术之外,刘健还推动通城镇党委政府与四川农业大学达成协议:以长桂村“晚李智慧主题公园”为基础,共同搭建晚李研发平台、建设技术研发展示基地。

通过采用“高校+乡镇+村社农户”三方共建基地模式,晚李整形修剪、精确肥水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和品牌提升等配套技术正源源不断来到通城,为果农带来实惠。

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才也愿意来到通城镇助力晚李产业的发展。今年夏天,就读于四川农业大学的巫溪籍大学生杜青松就利用暑假时间来到通城进行专业实习。在通城镇政府的支持下,杜青松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组建以研究生和本科生为主体的科技助农小队,与政府工作人员一道在9个脆李种植主产村开展了为期3天的市场专题调研,收集了通城晚李产业发展中的50余条问题。

除现场答疑外,针对一些脆李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杜青松这支小分队还邀请四川农业大学指导老师龚荣高教授进行现场培训指导和田间实训。

从望天吃饭到AI赋能,通城的晚李产业发展正在昂首阔步的向前进。下一步,通城镇将持续加强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智慧李园”前沿技术与成果落地转化,有效搭建“数字管理、智慧决策、精细管控、简约省力、安全追溯、品牌服务”融合应用场景,全面提升通城镇晚李产业现代化水平。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巫溪县通城镇:从“智慧李园”看乡村产业发展

2023-08-07 10:23:45 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通讯员 魏晗博 童斐)暑来百果淡,唯李最解馋。近年来,巫溪县通城镇瞄准以青脆李为主的伏淡季特色水果产业,充分利用生态优势,加强政策扶持、提升科技含量、创新销售方式、推动三产融合,探索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乡村产业振兴之路,奋力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建设中的巫溪晚李主题公园。通城镇供图 华龙网发
建设中的巫溪晚李主题公园。通城镇供图 华龙网发

酒香不怕巷子深

走进盛夏的通城镇,郁郁葱葱的巫溪晚李映入眼帘。

巫溪晚李,全名晚熟青脆李,种植可追溯至明朝,距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相较于其他李子,通城镇种植的晚李,因种植海拔较高,成熟期更长,因此果子更大,味道更甜,同时因镇所在海拔较高,上下落差较大,李子树的错落分布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景观。

每年6-8月份,通城镇将迎来一年一度的晚李销售旺季,相较于前些年的忙碌焦急,这几年各村的种植大户明显吃了“定心丸”。

刚到6月,清泉村李子种植户的张能彩就接连收到几个好消息:“市里派来的陈书记帮了我大忙,早早就帮我联系了重庆的公司、单位来买我家的李子。”

陈星月是今年市政府研究室新派驻村第一书记,到村后第一件事就是抓李子销售,“清泉村大李子不愁销售,今年重点是抓一些中小李子的销售,让农民心血一点都不能白费。”为此陈星月专门联系了重庆荣科供应链科技公司、中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等收购渠道,计划将卖不出去的中小果纳入奶茶等快销饮料的供货范围。

如今,从商家直购、直播卖货到帮扶订购,再到现在的快售渠道,通城镇的李子销售酒香不怕巷子深。

清泉村第一书记陈星月和收购商到农户家收购晚李。通城镇供图 华龙网发
清泉村第一书记陈星月和收购商到农户家收购晚李。通城镇供图 华龙网发

“智慧李园”何以智慧

当海拔最低的通城镇清泉村晚李基本完成销售时,长桂村的李子还在生长。与其他李子种植村不同的,长桂村正在全力打造“晚李主题智慧产业园”。

以前李子种植全是看天吃饭。李子对土壤水分敏感,在开花期多雨会不利于花的授粉;在生长期水分缺失又会延缓李子生长;到了采摘期几场暴雨下来就会让果农一年的心血白费,传统种植的李子往往产量不高,经济效益低下。

为改变望天吃饭的窘境,通城镇2022年开始全力建设晚李主题智慧产业园项目。从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到智慧农业物联网系统再到自动避雨栽培设施建设,如今的李子种植充满了浓浓的科技味。

生产上要“智慧”,管理上也要“智慧”。刘伟是这片2000亩园地的大管家。“单打独斗没有市场,抱团发展才是未来,我们组织了一个李子专业管理团队,除了日常管理,还组织专业社成员外出学习,让我们的果农都能成为田里的土专家。”刘伟表示,如今的“智慧李园”改变了以往“单打独斗”的场面,采取“专业合作社+企业承包”模式,鼓励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多种方式参与经营。

晚李树下的轨道运输车。通城镇供图 华龙网发
晚李树下的轨道运输车。通城镇供图 华龙网发

据悉,今年3月李子开花时期,“智慧李园”就初步打响了名气,数千人次的游客来到这里采风,拍摄古装照,感受山坳里的世外“李”源。

未来,晚李主题公园将进一步创新服务业态,开发文创产品,实现“以农促旅、以旅哺农、农旅一体”的发展格局,达到“一二三”产业融通共进。

用一颗李子讲好振兴的故事

近年来,通城镇依托高校、专家团队、田间好手,打造了一支阵容豪华的晚李管护队伍,为通城晚李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2022年,县农委干部刘健来到通城挂职。作为农业专家,除在田间地头指导农户学习李树施肥、除病虫等农业技术之外,刘健还推动通城镇党委政府与四川农业大学达成协议:以长桂村“晚李智慧主题公园”为基础,共同搭建晚李研发平台、建设技术研发展示基地。

通过采用“高校+乡镇+村社农户”三方共建基地模式,晚李整形修剪、精确肥水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和品牌提升等配套技术正源源不断来到通城,为果农带来实惠。

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才也愿意来到通城镇助力晚李产业的发展。今年夏天,就读于四川农业大学的巫溪籍大学生杜青松就利用暑假时间来到通城进行专业实习。在通城镇政府的支持下,杜青松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组建以研究生和本科生为主体的科技助农小队,与政府工作人员一道在9个脆李种植主产村开展了为期3天的市场专题调研,收集了通城晚李产业发展中的50余条问题。

除现场答疑外,针对一些脆李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杜青松这支小分队还邀请四川农业大学指导老师龚荣高教授进行现场培训指导和田间实训。

从望天吃饭到AI赋能,通城的晚李产业发展正在昂首阔步的向前进。下一步,通城镇将持续加强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智慧李园”前沿技术与成果落地转化,有效搭建“数字管理、智慧决策、精细管控、简约省力、安全追溯、品牌服务”融合应用场景,全面提升通城镇晚李产业现代化水平。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王婷婷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