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故事丨“歪”哥不“崴”!身残志坚,他把巫山脆李销往全国
盛夏。清晨5:30,70度的陡坡上,他三步并作两步,一个转身就绕到树一侧。
脚掌用力蹬着斜坡地面,一手兜着竹筐,左手扯着树枝往下拉,右手顺势摘下一颗李子,在手里转圈检查后轻轻放入筐中。
旁人上这样的陡坡几乎都要手脚并用,自幼脑瘫导致行动不便的他反倒像个瘦猴,窜上窜下。沾满泥土的黑色运动鞋不知已经穿了多久,大拇指从小洞里探着头。
陡坡上,是他亲手种下的李树,他是康双喜,人称“喜哥”,曾被戏称“歪哥”。
李子又熟了,各地网友“疯狂”下单今年最后一茬巫山脆李。他奔波忙碌又快乐,要采摘、分装、打包,上午11点前把前一天的订单都发出去。
远处,巫山的云海间霞光微现。“我,我,我最近,最最最最近没有偷懒,在给你,你你们摘李子。”喜哥抽空还拿着手机录视频,虽然话没说清楚,但他笑得比李子都甜。
(注:“崴”为重庆方言音译,意为差劲)
记者手记:
他说话慢、走路慢,但就像龟兔赛跑中的小乌龟,只要坚持努力,一定会慢慢走向胜利。
1、一份工作找六年
站在珠海8楼顶上,康双喜攥紧拳头用力砸着自己的头,放声哭着,几天来的无助、委屈、愤懑瞬间倾泻而出。
脚再往前一步就会掉下去,低头,则是行色匆匆的上班族。
“跳下去吧,一了百了。”
“几家公司都不要我,我还能干得了什么!”
康双喜出生于1986年的巫山县龙溪镇农村,自幼患有脑瘫、小儿麻痹,3岁开始学说话,5岁开始学走路,因为家里穷,只看过赤脚医生,却被定义为“残废”。
他说话间头和嘴总是歪着,有时一句话虽然只有几个字,但也要说上一分钟甚至更久才说的完,走路时腿总会一摆一摆,因此被同学们取笑,大家喊他“歪哥”。
歪哥想告诉所有人,自己身歪人不“崴”(重庆方言音译,意为差劲)。在2006年,高职学习电子电器毕业后,他就跑遍全国各地,想找一份工作证明可以养活自己。
第一个城市是姐姐所在的珠海。7月的珠海天亮得特别早,8点不到康双喜就收拾出门,挨家挨户看哪里有招工启事。
在来来往往交接班的人群间,他的脚像灌了铅,望着电子厂门口的招工启事,站了足足10分钟。
“如果他们问我精细化的仪器可以修什么,我就说可以学,如果觉得我专业不行,做杂活也行,只要是工作就行……”康双喜在心里打着腹稿。
“招,招,招不招,招不招工?”他硬着头皮进去,努力挤着笑,四个字还是不出意料结结巴巴。
没等康双喜话音落地,对方皱着眉头上下打量着脱口而出六个字,让他至今记忆犹新:“神经病,滚出去”。
找工作前他想过难,也想过自己身体残疾会有影响,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打扫卫生做清洁总可以吧。”但没想到的是,对方连这样的机会都不给。
“两天没吃饭没敢出门,因为我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了,所以才必须去找。”康双喜说,自己没有退路了,但出门后遇到的每一家企业都是拒绝,“最难的时候,我就想到了死。”
那天他站上了8楼屋顶,足足十几分钟。“跳下去了,就成了懦夫,懦夫就是自己看不起自己。”再度提及,他仍难忍伤心,掩面哭泣。
离开屋顶,工作还得继续找,因为他不是懦夫!六年间,从珠海到新疆,从新疆到山东、再到青海、内蒙……他跑遍大半个中国,直到2012年去了一家配件厂。
2、“自讨苦吃”干两份活
“你只值这个价。”
在配件厂一年时间,康双喜得知其他人的工资是自己的几倍,问老板却得到这样的回应,“人还是要有骨气。”康双喜断然辞职。
几年的时间不仅没赚到钱,每次出门的路费、伙食费都需要爸妈贴补,他也想过回家不找了,但朋友的一句话“一辈子千万别靠低保过生活”,让他醍醐灌顶,只要走出去总会有机会。
后来在一家首饰加工厂工作了半年,他得知厂里缺摄影,因为工资低,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人。
“我要不去试试?”他和姐姐商量,得到了肯定的答案。从那天起,康双喜便开始白天在厂里干活,晚上抽时间上网学习免费的摄影课程。
刚开始担任摄影没多久,厂里的文员离职了,康双喜又主动揽下了财务、文员、考勤等各项工作,但工资没变。用他的话来说,“有机会学习,学到就是赚到了。”
白天忙工作,晚上上网恶补财务知识、人事管理内容、摄影技巧。相机拿在手里需要屏住呼吸稳很久才能保证不晃动,财务一窍不通只能从零开始……身体残疾造成的手脚不便,也让他的工作、学习时间比别人更多。
3、喜哥卖起励志果果
即便这样,不久后,他依然被裁员。
“我有技术有知识了,走到哪里都不怕”。这一次,他决定回家乡重庆巫山。
从电视上了解到县里免费培训电商,他认识到这是不错的发展趋势,学习结束后在2016年12月,康双喜就用自己十几年攒下的一万元钱,买了一台电脑和一些必要的用品,开启了自己的电商创业路。
卖啥?就从自家的东西入手,苕粉、咸菜、黄豆、洋芋、芝麻!
网店名字叫啥?就用家乡的小地名金银公社!
展示商品需要有包装、logo,找人要花7000元,康双喜又开始每天学习PS、CAD,自己搞设计,没有人手,他就自己当客服。
开店43天了,还没动静,一天深夜11点,康双喜守在电脑前,“叮”的一声,后台提示有新的订单,23.5元的咸菜,“妈,有人买了有人买了!”他激动地告诉家人,第二天一早,就准备包装、发货,除去包装盒、快递、印刷等其他成本,净赚2元。
网店不温不火运营着,与此同时,康双喜的爸爸也从外地回家,“他那个电脑上弄的不得行,卖不出去好多。”家里商量要种点脆李。
眼见着4年要挂果了,可自家的脆李迟迟不见动静。他在网上买来李树种植技术书,一点一点研究,剪枝、更换肥料、调整管护时间……
“李子还没挂果不能让自己闲着不赚钱。”康双喜想着去周边的果园考察,先在网上给其他果园卖货,试试销路,也积攒一些经验。
卖货归卖货,康双喜也有自己的条件:“所有的货必须是我自己选过的、我自己包装好的,才能给顾客。”果园老板梁经来笑着聊起康双喜:“他虽行动不方便,可对自己卖出去的货一点都不马虎。”
因为淋过雨,所以总想为别人撑伞。生活稍有起色,康双喜想着要让更多残疾人实现就业创业,于是在市、县残联的帮助下,成立了巫山第一个残疾人创业就业基地。
残疾人想了解电商,那就来康双喜家里学习,管吃管住,还免费培训,做电商生意时,他还会毫不保留地将自己的客户介绍给培训学员。
“我们巫山这个残疾人也在卖橙子,很不错”,“你加他微信吧,有些农产品你也可以在他那里买”……
康双喜在微信中向客户推荐学员,“虽然我订单变少了,但是巫山的农特产品被更多人知道了啊。”
今年夏天,康双喜家的李子树挂果超1万斤。果园里,凡是发软、裂口、发红的一律不摘,采摘后还要进行第二道筛选,“脆李皮薄一碰就容易开裂,还有些采摘时没注意的小问题,这些都不能发给顾客。”
聊天间,康双喜的信息铃声不断,来自全国各地的网友不时发来订单,而“喜哥”也逐渐成为大家认可的脆李品牌,在箱子上,他还会放一张自己设计的 “喜哥的园子”贴纸,上面写着:
我卖的不止是果子,而是一路的辛程,您买的也不止是水果,而是一段励志的故事。
箱内还会放着“给家人的一封信”,满满一张纸除了介绍巫山脆李和自己的果园外,他也不忘感谢。
“喜哥,明儿帮我摘点李子我过来取哦。”在打包要发货的订单时,梁经来开车停在康双喜家院坝旁,如今他们是生意伙伴,更像朋友,许多客户亦是如此。
“今年的李子马上要卖完了。”喜哥咬一口已经裂口的李子,他的嘴也像那熟透的李子般咧着:“明年我还想在李树下面套种西瓜嘞。”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首席记者 王玮/文 记者 罗杰 许凌翰/图、视频 林楠/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