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静音
这个恐怖组织为何总是对中国人下手

羊城晚报•羊城派

2023-08-19 10:31:22

听新闻

当地时间13日上午,一支载着中国工程师的车队在巴基斯坦瓜达尔港遭到炸弹袭击和枪击,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当地的恐怖组织“俾路支解放军”声称对该事件负责。

这是这个恐怖组织欠我们的又一笔血债。

为什么说“又”?2017年5月和8月,先后有5名中国公民在俾路支省遇害;2018年11月,中国驻卡拉奇总领馆遇袭;2019年5月,由中国企业建设的瓜达尔港明珠酒店遇袭;2021年7月,载着中方职工的大巴车爆炸后翻入山谷,造成9名中国同胞遇害;2022年4月,卡拉奇大学孔子学院发生爆炸案,造成3名中国公民和1名当地司机遇难。这些血案背后或多或少都跟“俾路支解放军”有关。

接二连三把袭击矛头指向中国,这个组织到底什么来头?

“俾路支”本质上是一个跨国家的民族,人口约900万人,八成生活在巴基斯坦。历史上俾路支人曾经独立建国,但1896年被英国人灭国之后,整个俾路支斯坦就被划分给了印度、伊朗和阿富汗。随后几经动荡,如今主要是巴基斯坦的俾路支省。但俾路支人从来没有放弃过“复国梦”。

“俾路支问题”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直反复,1979年开始的阿富汗战争期间,大量的俾路支青年响应巴基斯坦政府的号召去阿富汗参加抗苏游击队。苏联撤出阿富汗之后,这些俾路支青年手里拿着各色的西方武器返回巴基斯坦,俾路支随后开始了新一轮的动荡。

“俾路支解放军”在2001年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之后变得更活跃。巴基斯坦方面的普遍观点认为,它背后牵扯着伊朗、印度,甚至俄罗斯的力量。

“9·11”之后,美国为了扶持阿富汗少数民族武装反对阿富汗塔利班,把大量金钱和武器撒向了阿富汗南部的俾路支人聚居区。巴基斯坦这一边的动荡加剧。此外,一直“死磕”巴基斯坦的印度也加入了提供资金和情报的支援行列。

“俾路支解放军”之所以频繁跟中国过不去,与近年“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有关。

“中巴经济走廊”是一条综合公路、铁路、油气和光缆通道的贸易走廊,很大一部分穿过俾路支省,终点也在该省的瓜达尔港。本来是一个很好的串联俾路支地区发展的机会,但在美印等势力的误导下,俾路支人却一直认为这是对俾路支当地资源的变相掠夺,从而对走廊的建设产生敌意。

当然,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巴基斯坦国内利益分配不均的问题。俾路支省是巴基斯坦面积最大的省,拥有国内最大的天然气田,黄金等资源储量非常丰富。但由于巴基斯坦政权长期被旁遮普省和信德省把持,俾路支人一直得不到政策上的支持。政治的边缘化导致经济的落后,守着聚宝盆的俾路支省反而是巴基斯坦人口最少、经济最穷的一个省。

“中巴经济走廊”的收益分配面临着同样问题。据悉,瓜达尔港的收益中有51%落入旁遮普省的口袋,而仅有9%由俾路支省获得。俾路支人眼看着“肥水流入外省田”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妄图通过恐怖主义行动进行博弈,这种行径既行不通,又为国际社会所不齿,也无法为俾路支地区带来繁荣。

文/羊城晚报周末特约主笔 谢不明

责任编辑:张春梅
附件下载:
热点推荐
评论(0)
分享成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