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精神病人,伤人不负责?”精神科专家:这都是大众的误解
如果我们多一些关心、多一些关爱,全社会建立起重型精神疾患服务体系,给他们提供非常有效的治疗,那么出现恶性事件的概率是非常低的。

“我是精神病人,伤人不负责?”精神科专家:这都是大众的误解

来源:金羊网2023-08-20

“我是精神病人,包里有刀,医生要我吃药。”近日,在列车上一名女子因不堪熊孩子的吵闹,自称自己有精神病,成功让车厢安静下来。网友则笑称“用魔法打败魔法”。看似是一件小事,但这件事却反映出大众对精神病患者的病耻感——远离、恐惧,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副院长何红波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种行为很不合适,对精神疾患人群也不公平,容易加深大众对这一群体的误解。

精神病人伤人毁物,必须承担后果

以往的一些新闻报道中显示,伤人毁物的嫌疑人只要被诊断为精神疾病就免去了刑事责任,这让大众误以为精神疾患的人群违法并不担责。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心身医学科主任医师张杰表示,精神疾患人群伤人毁物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这里包含了法律和医学问题。从医学上讲,如果患者发生了伤人毁物事件,其先被送往派出所留置羁押等;如果警察观察到其有明显的精神行为异常,则会申请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判断其实施危害行为当时的精神症状与事件之间的关系。即便被确诊精神疾病,嫌疑人处于幻觉妄想的状态实施了严重的伤人行为,对社会造成了危害,不负法律责任,最后也要进行强制治疗。“在特定的司法专科医疗机构接受长期的强制治疗,这也是另一种形式的限制自由。”张杰说。

所以,谎称自己有精神病,伤人也不用负责,那也是一种无知。“上述案例中的女子谎称自己是精神病,包里还有刀。而旁边熊孩子的父母则赶紧带离其到另一个车厢。整件事反映了大众对精神疾病,尤其是重性精神病(比如精神分裂症,简称“精分”)有很强烈的病耻感。”何红波说,“我们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发现,大众对精神病的病耻感的主要来源之一就是对相关暴力行为的恐惧,受新闻报道的影响,精神疾患伤人的恶性案例行为都令人震惊,给人的冲击感太强,让人误以为凡精神病人均可能随时发病,是疯子,会伤人。第二,患者自我歧视,自我否定,常常出现社会退缩行为,躲在一个角落里,拒绝社交。”

我们社会上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精神病患也不例外。只不过最终是通过什么样行为来负责,在监狱服刑、被送往专科医院进行强制治疗等,限制其精神和物质生活,这都是要付出的代价。

“被精神疾病”的现象现在几乎不存在

因为各种利益关系,老婆伙同亲戚把老公绑送往精神病院接受强制住院治疗。这类新闻报道一直以来也引起了大众很深的误解。张杰表示,在2013年《精神卫生法》实施之前,这类事件有可能发生。但是在《精神卫生法》实施之后,这种事情的发生概率就更小了,“像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大型的三甲医院,在我看来,这种情况基本不可能发生。”

《精神卫生法》的实施,事实上是保护患者权益。何红波指出,首先,目前精神心理科医生不会上门去抓病人到医院强制治疗;其次,医生在医院必须面对面见到病人,才能够做出诊断。当然,有一些患者是需要住院治疗,比如精分患者冲动、兴奋、自杀、自伤的症状突出;患者拒绝服用药物和食物;有明显的精神行为异常,需要住院观察明确诊断;患者长期门诊治疗效果不佳;不耐受药物副作用等。

至于是否需要强制住院治疗,这又是另一个标准。张杰指出,“强制医疗涉及自愿住院和非自愿住院,一般来说,所谓的精神疾病患者自认为自己没有病,不愿意接受治疗,通常而言,其疾病已经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失去了自我判断、分辨能力,医学上称之为缺乏自知力。在很久以前,一些精神疾患的家属不愿意带患者就医,把患者关在家里三五年,到最后不得不把患者强制送到医院来。”

庆幸的是,经过多年宣传,大众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据统计,在脑科医院年门诊量达到80万人次,其中2/3为自愿就医、自愿住院。“我做精神科医生十多年,在以前接诊到强制治疗的患者,他们不愿意配合治疗,不得不约束着启动药物治疗,等病情好转了,再慢慢开展心理治疗。现在,绝大多数患者都是自愿住院,这就是社会文明的进步。”张杰说。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免费治疗得到政府支持

据统计,我国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为0.6%、抑郁症为6.8%、焦虑症为7.6%。事实上,我们每个人一辈子都可能遭受精神疾病的折磨。比如出生后出现孤独症、儿童时期的抽动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青少年成人时期的抑郁焦虑精神分裂症、老年时期的老年痴呆症等。

“像精神分裂症属于严重精神疾病,以前门诊一天看60个患者,其中40个是精分,现在比例倒过来了,10个精分都没有。”张杰表示,“绝大多数精神分裂症治疗有一个原则——全病程治疗,也就是长期治疗,其次药物治疗很关键,如果说哪个精神分裂症患者不用服药只做心理治疗,在我看来是很不负责的表现。药物治疗是根基,可以把患者的妄想、幻觉等症状控制住。”

据记者了解,目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负责《中央补助地方卫生经费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即《686项目》)中,由社区的精神科医生给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偏执型精神病等6类严重精神疾病患者提供了免费治疗、随访、体检等服务,以完善社区对重性精神疾病的防治和管理能力。何红波介绍,目前广州200多个社区街道,每个街道都有专职的社区精神科医生,他们对所在辖区的患者进行动态随访,而基本治疗也都是免费的。可以说,广东省对于重性精神疾病的管理都是非常到位的,管理质量领先全国水平。

张杰告诉记者,以精神分裂症患者为例,政府提供了免费的长效针剂,一个月注射一次或者一个季度注射一次,基本上其症状得到有效的控制。“作为一名精神科医生,通过治疗把患者的妄想幻觉控制住了,但是把他治“傻”了,我宁愿不做医生。我们希望是帮助其控制住急性期的症状,避免复发,帮助其回归社会,尽量保留其社会功能。只要长期规范服药,疾病都会被控制好的,甚至比抑郁症的治疗更简单。”

希望精神疾患得到更多的理解和关爱

“被精神分裂症患者伤害的事件是一个小概率事件,比交通意外还要低,我们没有必要渲染这类事件,否则对精神疾患的人群来说,污名化或偏见就会更深。实际上,任何人在强大压力下都会有崩溃的一瞬间,都可能出现行为失控。从17年的精神科医生的执业生涯中,我没有被患者攻击过一次,真诚以对,理解其痛苦,多一些包容。”张杰说。

如果我们多一些关心、多一些关爱,全社会建立起重型精神疾患服务体系,给他们提供非常有效的治疗,那么出现恶性事件的概率是非常低的。事实也证明,被明确诊断的、纳入重性精神疾病防治体系管理的患者发生伤人毁物事件的概率非常小。

张杰表示,那些衣衫褴褛、神志不清、在马路上捡东西、翻垃圾桶、四处游荡的人群90%以上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我们如果可以主动报警,警察送其到医疗机构进行评估诊断和治疗,然后让其纳入重性精神疾病的防治体系中来,他们都会得到有效的救治及康复。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华 通讯员 刘靖雯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我是精神病人,伤人不负责?”精神科专家:这都是大众的误解

2023-08-20 21:35:15 来源:

“我是精神病人,包里有刀,医生要我吃药。”近日,在列车上一名女子因不堪熊孩子的吵闹,自称自己有精神病,成功让车厢安静下来。网友则笑称“用魔法打败魔法”。看似是一件小事,但这件事却反映出大众对精神病患者的病耻感——远离、恐惧,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副院长何红波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种行为很不合适,对精神疾患人群也不公平,容易加深大众对这一群体的误解。

精神病人伤人毁物,必须承担后果

以往的一些新闻报道中显示,伤人毁物的嫌疑人只要被诊断为精神疾病就免去了刑事责任,这让大众误以为精神疾患的人群违法并不担责。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心身医学科主任医师张杰表示,精神疾患人群伤人毁物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这里包含了法律和医学问题。从医学上讲,如果患者发生了伤人毁物事件,其先被送往派出所留置羁押等;如果警察观察到其有明显的精神行为异常,则会申请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判断其实施危害行为当时的精神症状与事件之间的关系。即便被确诊精神疾病,嫌疑人处于幻觉妄想的状态实施了严重的伤人行为,对社会造成了危害,不负法律责任,最后也要进行强制治疗。“在特定的司法专科医疗机构接受长期的强制治疗,这也是另一种形式的限制自由。”张杰说。

所以,谎称自己有精神病,伤人也不用负责,那也是一种无知。“上述案例中的女子谎称自己是精神病,包里还有刀。而旁边熊孩子的父母则赶紧带离其到另一个车厢。整件事反映了大众对精神疾病,尤其是重性精神病(比如精神分裂症,简称“精分”)有很强烈的病耻感。”何红波说,“我们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发现,大众对精神病的病耻感的主要来源之一就是对相关暴力行为的恐惧,受新闻报道的影响,精神疾患伤人的恶性案例行为都令人震惊,给人的冲击感太强,让人误以为凡精神病人均可能随时发病,是疯子,会伤人。第二,患者自我歧视,自我否定,常常出现社会退缩行为,躲在一个角落里,拒绝社交。”

我们社会上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精神病患也不例外。只不过最终是通过什么样行为来负责,在监狱服刑、被送往专科医院进行强制治疗等,限制其精神和物质生活,这都是要付出的代价。

“被精神疾病”的现象现在几乎不存在

因为各种利益关系,老婆伙同亲戚把老公绑送往精神病院接受强制住院治疗。这类新闻报道一直以来也引起了大众很深的误解。张杰表示,在2013年《精神卫生法》实施之前,这类事件有可能发生。但是在《精神卫生法》实施之后,这种事情的发生概率就更小了,“像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大型的三甲医院,在我看来,这种情况基本不可能发生。”

《精神卫生法》的实施,事实上是保护患者权益。何红波指出,首先,目前精神心理科医生不会上门去抓病人到医院强制治疗;其次,医生在医院必须面对面见到病人,才能够做出诊断。当然,有一些患者是需要住院治疗,比如精分患者冲动、兴奋、自杀、自伤的症状突出;患者拒绝服用药物和食物;有明显的精神行为异常,需要住院观察明确诊断;患者长期门诊治疗效果不佳;不耐受药物副作用等。

至于是否需要强制住院治疗,这又是另一个标准。张杰指出,“强制医疗涉及自愿住院和非自愿住院,一般来说,所谓的精神疾病患者自认为自己没有病,不愿意接受治疗,通常而言,其疾病已经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失去了自我判断、分辨能力,医学上称之为缺乏自知力。在很久以前,一些精神疾患的家属不愿意带患者就医,把患者关在家里三五年,到最后不得不把患者强制送到医院来。”

庆幸的是,经过多年宣传,大众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据统计,在脑科医院年门诊量达到80万人次,其中2/3为自愿就医、自愿住院。“我做精神科医生十多年,在以前接诊到强制治疗的患者,他们不愿意配合治疗,不得不约束着启动药物治疗,等病情好转了,再慢慢开展心理治疗。现在,绝大多数患者都是自愿住院,这就是社会文明的进步。”张杰说。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免费治疗得到政府支持

据统计,我国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为0.6%、抑郁症为6.8%、焦虑症为7.6%。事实上,我们每个人一辈子都可能遭受精神疾病的折磨。比如出生后出现孤独症、儿童时期的抽动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青少年成人时期的抑郁焦虑精神分裂症、老年时期的老年痴呆症等。

“像精神分裂症属于严重精神疾病,以前门诊一天看60个患者,其中40个是精分,现在比例倒过来了,10个精分都没有。”张杰表示,“绝大多数精神分裂症治疗有一个原则——全病程治疗,也就是长期治疗,其次药物治疗很关键,如果说哪个精神分裂症患者不用服药只做心理治疗,在我看来是很不负责的表现。药物治疗是根基,可以把患者的妄想、幻觉等症状控制住。”

据记者了解,目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负责《中央补助地方卫生经费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即《686项目》)中,由社区的精神科医生给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偏执型精神病等6类严重精神疾病患者提供了免费治疗、随访、体检等服务,以完善社区对重性精神疾病的防治和管理能力。何红波介绍,目前广州200多个社区街道,每个街道都有专职的社区精神科医生,他们对所在辖区的患者进行动态随访,而基本治疗也都是免费的。可以说,广东省对于重性精神疾病的管理都是非常到位的,管理质量领先全国水平。

张杰告诉记者,以精神分裂症患者为例,政府提供了免费的长效针剂,一个月注射一次或者一个季度注射一次,基本上其症状得到有效的控制。“作为一名精神科医生,通过治疗把患者的妄想幻觉控制住了,但是把他治“傻”了,我宁愿不做医生。我们希望是帮助其控制住急性期的症状,避免复发,帮助其回归社会,尽量保留其社会功能。只要长期规范服药,疾病都会被控制好的,甚至比抑郁症的治疗更简单。”

希望精神疾患得到更多的理解和关爱

“被精神分裂症患者伤害的事件是一个小概率事件,比交通意外还要低,我们没有必要渲染这类事件,否则对精神疾患的人群来说,污名化或偏见就会更深。实际上,任何人在强大压力下都会有崩溃的一瞬间,都可能出现行为失控。从17年的精神科医生的执业生涯中,我没有被患者攻击过一次,真诚以对,理解其痛苦,多一些包容。”张杰说。

如果我们多一些关心、多一些关爱,全社会建立起重型精神疾患服务体系,给他们提供非常有效的治疗,那么出现恶性事件的概率是非常低的。事实也证明,被明确诊断的、纳入重性精神疾病防治体系管理的患者发生伤人毁物事件的概率非常小。

张杰表示,那些衣衫褴褛、神志不清、在马路上捡东西、翻垃圾桶、四处游荡的人群90%以上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我们如果可以主动报警,警察送其到医疗机构进行评估诊断和治疗,然后让其纳入重性精神疾病的防治体系中来,他们都会得到有效的救治及康复。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华 通讯员 刘靖雯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薛传真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