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 从买“脑子”到找树洞 情绪生意为啥火?
面试前紧张?网购“爱因斯坦的脑子”来加持!闲着无聊发慌?下单一份“虚拟蚊子”来吵你!心情郁闷?买个“树洞”一吐为快……
最近,打开电商平台,千奇百怪的情绪商品令人眼花缭乱。这届年轻人为啥热衷为情绪买单?情绪生意的市场前景究竟如何?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8月,90后的肖肖终于等来面试通知。找工作数月,她格外重视这次机会,面试前她特意在某电商平台花5毛钱下单了个“爱因斯坦的脑子”。
“买‘脑子’听上去惊悚,其实就是客服陪聊,为你加油。”肖肖坦言,这份心理暗示,让自己也仿佛感觉有了“爱因斯坦的脑子”加持。
和肖肖一样,购买过该商品的网友也留言称,“脑子很好用很喜欢”“感觉能考清华”“脑袋真的变‘聪明’了”。
△电商平台上有不少店铺销售“爱因斯坦的脑子”。
肖肖告诉记者,她无聊时还买过类似的情绪商品——“虚拟蚊子”,卖家会扮成“蚊子”,不定时发来“嗡嗡”声。
记者在电商平台搜索发现,类似的情绪商品还有很多,主要分为几类:
——好玩搞怪类,如“虚拟蚊子”“骂醒恋爱脑”;
——缓解焦虑类,如“爱因斯坦的脑子”“好运喷雾”;
——倾听陪伴类,如“树洞”“云监工”监督学习。
“高考发挥失常,我很失落,但又不想让家人、朋友看到我这个样子。”这个月,18岁的李思雨在电商平台购买了五六次“树洞”服务,希望对“树洞”倾吐焦虑。
一次,她花费35元,与“树洞”聊了近一个小时。李思雨称,对方耐心地倾听她的烦恼,给她安慰和建议,甚至教了一些缓解紧张的疗法,“‘树洞’就像是自己情绪的宣泄口,聊完后很放松,情绪也稳定下来。”
记者采访调查电商平台多个店铺了解到,情绪商品的消费者多为00后、90后年轻人。业内人士表示,年轻人多面临着学业、职场、恋爱的选择和压力,希望通过“陌生人社交”,获得支持和共情。
记者注意到,情绪商品五花八门,购买费用却不高。在电商平台有店铺显示一只“虚拟蚊子”最低只需0.01元,销量有1000+;“爱因斯坦的脑子”售价0.28元,销量有7000+。
电影《消失的她》上映后,“骂醒恋爱脑”也登上淘宝热搜,一家主营此类服务的淘宝店在6月26日-7月1日,支付额环比上涨超过300%。
△电商平台有店铺显示,“虚拟蚊子”最低只需0.01元,销量有1000+。
花费几分钱、几块钱就能购买的情绪商品越来越多,甚至还成了年轻人“搞副业”的新门路。
今年6月,重庆大学生陈玲做起了“树洞”的生意,专门陪人聊天,“做了树洞之后,我才知道这个市场需求量比较大。”
陈玲称,两个月来,她几乎每天都能接到单子,5元至10元每小时,文字聊天为主,忙的时候一天能赚近百元。来找她的顾客,大学生居多。他们主要是为了倾诉,一次一个小时起步,有些甚至能持续聊几天。
“‘树洞’服务很考验卖家对买家情绪的细微洞察,更重要的是能共情。”陈玲表示,自己学的虽不是心理学专业,但看过相关书籍,学过占卜。由于自己在社交平台上发的帖子流量不错,吸引了许多网友下单。此外,自己心态很好,不会受到客人负面情绪的影响。
在重庆工商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中心研究员莫远明看来,作为一种新型消费形式,情绪消费因能实现提供功能价值向提升情绪价值转型而备受消费者青睐,尤其是年轻人通过网购可以快速获得情绪商品,成为情绪消费的主体。
情绪消费从用户的需求出发,可以起到抚慰身心、缓解焦虑的作用,拉近了与消费者的距离。从长远来看,情绪消费未来拥有千亿级的大市场,情绪经济也将成为一种新经济业态。
△社交平台上,卖家推广情绪商品“树洞”。
“这些表面看起来有点无厘头的虚拟服务,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满足人们对于部分情绪的需要。”西南大学心理学部教授、博导杨东说,网上花样百出的情绪商品,由于其轻量化、易获得,在快节奏生活中,不失为获得陪伴、满足、鼓励、安慰、支持和认可,达到舒缓情绪、缓解焦虑的一种尝试。
不过,杨东也提醒,购买“情绪”商品,或许能作用一时,但“心灵的感冒”还需对症下药。
此外,目前网购“情绪”尚属新现象,市场有待规范,包括服务提供者的专业能力、伦理要求、市场监管等,都需要进一步规范。
莫远明也提到,尽管情绪消费商品层出不穷,催生了一批消费新业态、新场景,但毕竟是虚拟商品,在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情绪消费以约定自律为主,缺乏行业规范,存在服务收费标准、从业人员资格准入、效果评价、纠纷处理机制、消费者个人信息和隐私安全隐患等。
他建议,要加强对情绪消费的科学指导,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政府部门要出台激励情绪消费方面的政策措施,加强情绪消费市场监管,培育情绪消费市场新的增长点,把虚拟的情绪消费与现实的教育心理抚慰结合起来,把情绪消费演化为情绪经济,形成强大的消费动力,释放出千亿级赛道的市场潜力,更好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刘艳 实习生 曾婷婷 图片来源网络
部分采访对象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