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海峡的对话 | 史学家史式:中国不可无岳飞
史学家史式是重庆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著名的历史学家、民革党员,生前曾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做出重要贡献。

跨越海峡的对话 | 史学家史式:中国不可无岳飞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3-08-28

中国过去不可无岳飞,现在不可无岳飞,将来还是不可无岳飞。我个人认为,岳飞是一位“完人”。

——史式

嘉陵江畔,微风不燥。

8月27日上午, 由重庆市岳飞文化交流协会举办的“纪念史式教授诞辰101周年座谈会” 在重庆关岳庙举行。

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副会长、重庆史研究会会长周勇,重庆市岳飞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岳朝军,民革重庆市委常委、重庆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院长颜春龙,民革重庆师范大学支部主委、重庆师范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梁静,中华民族史研究会秘书长、史式遗孀赵培玉等十余位专家、学者,共同缅怀史式教授弘扬岳飞精神的事迹,围绕海峡两岸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交流。

交流活动现场。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陈发源 摄
交流座谈现场。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陈发源 摄

自学成才的历史学家

史式何许人也?

他是重庆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著名的历史学家、民革党员、岳飞思想研究会联盟学术顾问,生前曾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做出重要贡献。

史式从小崇拜岳飞,一生坎坷。

1922年,史式出生于安徽安庆市,他的父亲是当时皖系军阀的高级文官。在他家中大厅,挂有“还我河山”横幅。

史式原本可以受到良好的教育。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鬼子侵占东三省,叫嚣“三月亡华”。当年,史式才9岁,是小学三年级学生,为躲避战乱而失学。

史式教授旧照。重庆市岳飞文化交流协会供图
史式教授旧照。重庆市岳飞文化交流协会 供图

1937年“七·七事变”,揭开了全民抗战的序幕。誓死不当亡国奴,年仅15岁的史式毅然离家出走,参加抗战。

抗日战争初期,史式看到,满城尽唱《满江红》,“还我河山”标语随处可见,中国人的血性得到迸发。

“民族英雄岳飞为何对后世影响那么大?《满江红》为何成为鼓舞士气的抗战歌曲?”经过深入思考,史式找到了答案:精忠报国的岳飞精神,是中华民族抵抗外侮之魂。

史式酷爱读书,坚持自学,从未间断。

新中国成立后,他从研究岳飞的历史,到研究宋史、研究历史,坚持了几十年。

史式没有学历,全靠自学成才。不到20岁时,曾拜研究太平天国史的一代宗师罗尔纲为师。他当过记者,也从事过其他职业,最后选定从事教育,研究历史。

明知清苦,乐意为之。这就是史式。

从“草根”到著名历史学家,唯有史式,无出其右。

为何中国不可无岳飞

岳飞文武双全,才华横溢。

心无旁骛潜心研究岳飞,数十年如一日。史式与“岳飞”结缘,成为岳飞思想研究会的至交。

1992年10月,史式单枪匹马赴台交流,结识了不少台湾史学界的友人。

1994年春,史式举家南迁往海南,成立中华民族史研究会,组织海峡两岸以及海外华人史学家合作编辑《中华民族史》,开启跨越海峡的时空对话。

对于岳飞对后世的影响,史式有独到见解。

“出师已捷身冤死,长使英雄怒满膺”,史式认为,岳飞的北伐大业虽未完成,但是保卫了中国南方,使南宋得以继续发展。后来,南宋发明的指南针,带领全人类走入航海时代,才出现了世界的近代化、现代化。

潜心研究岳飞终有所成。

《中国不可无岳飞》。重庆市岳飞文化交流协会供图
《中国不可无岳飞》。重庆市岳飞文化交流协会 供图

2011年春天,在岳朝军帮助下,史式所著的《中国不可无岳飞》分别在大陆和台湾地区顺利出版,受到广泛好评。

这本书主要包括两层意思:

第一、中国当时不可无岳飞。如果没有军纪严明的岳家军,南宋早被金兵消灭,根本无法在当时的大环境中立足。

第二、不仅当时的中国不可无岳飞,今天的中国也不可无岳飞。每次抵抗外侮的时候,民族英雄岳飞都会鼓舞我们奋勇前进,卫国杀敌。

此书出版之时,史式已经89岁高龄。

迈过海峡而心手相连

在台湾,岳飞家喻户晓。

1895年,为抗击日本侵略,台湾宜兰民众悄悄筹建岳武穆王庙,以承岳飞“还我河山”之志。

1899年,岳武穆王庙建成,取名为“碧霞宫”,寓意“碧血丹心望晓霞”。

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1999年,岳朝军受邀赴台参加纪念碧霞宫岳王庙建庙100周年仪式,并与抗战老兵高双印商议推动海峡两岸岳飞文化交流。

岳飞是海峡两岸认同的民族英雄。

2011年重阳节,岳飞思想研究会会长,岳飞第28世嫡孙岳朝军(右)与常务副会长岳湛(左)专程前往云南曲靖看望在此埋头著述的学术顾问史式教授。重庆市岳飞文化交流协会 供图
2011年重阳节,岳飞思想研究会会长,岳飞第28世嫡孙岳朝军(右)与常务副会长岳湛(左)专程前往云南曲靖看望在此埋头著述的学术顾问史式教授。重庆市岳飞文化交流协会 供图

因为研究岳飞,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史式与岳朝军志同道合。

因为共同推动海峡两岸岳飞文化交流,岳朝军与高双印成为莫逆之交。

史式、岳朝军、高双印,这三个原本毫不相关的陌生人,因为岳飞精神,他们迈过浅浅的海峡心手相连。

2001年,岳朝军受邀前往台湾后壁旌忠庙,参加各界纪念民族英雄岳飞诞辰908周年纪念活动,并与台湾泰安旌忠文教公益基金会董事长廖正豪(已故)达成共识,共同推进海峡两岸岳飞文化交流。

2012年,台湾泰安旌忠文教公益基金会与重庆市岳飞文化交流协会合作,设立“小岳飞”奖学金评选活动,在两岸分别评选出传承岳飞精神的青少年。

至此,海峡两岸岳飞文化交流,有了实质性推进。

东林寺完成生前遗愿

2015年2月25日,93岁高龄的史式逝世,留下无尽的遗憾。

遵照史式生前遗愿,2018年12月4日,岳朝军派出专车,南昌大学王德保教授全程协助下,将史式的骨灰盒由其夫人赵培玉护送到江西九江,安放在庐山脚下的东林寺,了却了他生前的夙愿。

史式的骨灰为何安葬东林寺?

绍兴十年,岳飞在大举北伐前夕,曾写诗《寄东林慧海上人》,流露他在功成名就后隐居东林寺的夙愿。

可惜,岳飞的夙愿未能实现。

2005年,史式与岳朝军在北京修改电视剧本《岳飞》时表示,“岳飞没有回到东林寺,以后我要回到东林寺。”

两岸学生在重庆关岳庙合影留念。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陈发源 摄
两岸学生在重庆关岳庙合影留念。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陈发源 摄

岳朝军说,那个时候,史式就萌发了死后要安葬在东林寺的想法,这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多年研究岳飞形成的敬佩之情,让他产生了强烈的家国情怀。

2017年7月11日,首届海峡两岸岳飞文化夏令营在重庆开营。

史式、岳朝军、高双印等人长达25年的努力,终于让海峡两岸岳飞文化交流成为现实。

2023年7月3日上午,重庆关岳庙获批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授牌仪式、第七届海峡两岸岳飞文化夏令营开营仪式、首届海峡两岸岳王庙联盟大陆行启动仪式在重庆关岳庙同时举行。

两岸一家亲。

海峡两岸师生共同讲述血脉相连的故事,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升华。

岳飞精神超越时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

我们在海南开展工作时,举行学术会议后在亚龙湾海边留影。重庆市岳飞文化交流协会供图
史式和夫人赵培玉在海南开展工作时,举行学术会议后在亚龙湾海边留影。重庆市岳飞文化交流协会 供图

赵培玉说,史式生前对岳飞精神的深入研究,就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告诉世人,我们必须要有一种民族精神。不管是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一件非常重要且有意义的事情。

跨越海峡,所期皆所愿。

文/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李天春 陈发源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跨越海峡的对话 | 史学家史式:中国不可无岳飞

2023-08-28 15:44:46 来源:

中国过去不可无岳飞,现在不可无岳飞,将来还是不可无岳飞。我个人认为,岳飞是一位“完人”。

——史式

嘉陵江畔,微风不燥。

8月27日上午, 由重庆市岳飞文化交流协会举办的“纪念史式教授诞辰101周年座谈会” 在重庆关岳庙举行。

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副会长、重庆史研究会会长周勇,重庆市岳飞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岳朝军,民革重庆市委常委、重庆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院长颜春龙,民革重庆师范大学支部主委、重庆师范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梁静,中华民族史研究会秘书长、史式遗孀赵培玉等十余位专家、学者,共同缅怀史式教授弘扬岳飞精神的事迹,围绕海峡两岸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交流。

交流活动现场。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陈发源 摄
交流座谈现场。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陈发源 摄

自学成才的历史学家

史式何许人也?

他是重庆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著名的历史学家、民革党员、岳飞思想研究会联盟学术顾问,生前曾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做出重要贡献。

史式从小崇拜岳飞,一生坎坷。

1922年,史式出生于安徽安庆市,他的父亲是当时皖系军阀的高级文官。在他家中大厅,挂有“还我河山”横幅。

史式原本可以受到良好的教育。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鬼子侵占东三省,叫嚣“三月亡华”。当年,史式才9岁,是小学三年级学生,为躲避战乱而失学。

史式教授旧照。重庆市岳飞文化交流协会供图
史式教授旧照。重庆市岳飞文化交流协会 供图

1937年“七·七事变”,揭开了全民抗战的序幕。誓死不当亡国奴,年仅15岁的史式毅然离家出走,参加抗战。

抗日战争初期,史式看到,满城尽唱《满江红》,“还我河山”标语随处可见,中国人的血性得到迸发。

“民族英雄岳飞为何对后世影响那么大?《满江红》为何成为鼓舞士气的抗战歌曲?”经过深入思考,史式找到了答案:精忠报国的岳飞精神,是中华民族抵抗外侮之魂。

史式酷爱读书,坚持自学,从未间断。

新中国成立后,他从研究岳飞的历史,到研究宋史、研究历史,坚持了几十年。

史式没有学历,全靠自学成才。不到20岁时,曾拜研究太平天国史的一代宗师罗尔纲为师。他当过记者,也从事过其他职业,最后选定从事教育,研究历史。

明知清苦,乐意为之。这就是史式。

从“草根”到著名历史学家,唯有史式,无出其右。

为何中国不可无岳飞

岳飞文武双全,才华横溢。

心无旁骛潜心研究岳飞,数十年如一日。史式与“岳飞”结缘,成为岳飞思想研究会的至交。

1992年10月,史式单枪匹马赴台交流,结识了不少台湾史学界的友人。

1994年春,史式举家南迁往海南,成立中华民族史研究会,组织海峡两岸以及海外华人史学家合作编辑《中华民族史》,开启跨越海峡的时空对话。

对于岳飞对后世的影响,史式有独到见解。

“出师已捷身冤死,长使英雄怒满膺”,史式认为,岳飞的北伐大业虽未完成,但是保卫了中国南方,使南宋得以继续发展。后来,南宋发明的指南针,带领全人类走入航海时代,才出现了世界的近代化、现代化。

潜心研究岳飞终有所成。

《中国不可无岳飞》。重庆市岳飞文化交流协会供图
《中国不可无岳飞》。重庆市岳飞文化交流协会 供图

2011年春天,在岳朝军帮助下,史式所著的《中国不可无岳飞》分别在大陆和台湾地区顺利出版,受到广泛好评。

这本书主要包括两层意思:

第一、中国当时不可无岳飞。如果没有军纪严明的岳家军,南宋早被金兵消灭,根本无法在当时的大环境中立足。

第二、不仅当时的中国不可无岳飞,今天的中国也不可无岳飞。每次抵抗外侮的时候,民族英雄岳飞都会鼓舞我们奋勇前进,卫国杀敌。

此书出版之时,史式已经89岁高龄。

迈过海峡而心手相连

在台湾,岳飞家喻户晓。

1895年,为抗击日本侵略,台湾宜兰民众悄悄筹建岳武穆王庙,以承岳飞“还我河山”之志。

1899年,岳武穆王庙建成,取名为“碧霞宫”,寓意“碧血丹心望晓霞”。

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1999年,岳朝军受邀赴台参加纪念碧霞宫岳王庙建庙100周年仪式,并与抗战老兵高双印商议推动海峡两岸岳飞文化交流。

岳飞是海峡两岸认同的民族英雄。

2011年重阳节,岳飞思想研究会会长,岳飞第28世嫡孙岳朝军(右)与常务副会长岳湛(左)专程前往云南曲靖看望在此埋头著述的学术顾问史式教授。重庆市岳飞文化交流协会 供图
2011年重阳节,岳飞思想研究会会长,岳飞第28世嫡孙岳朝军(右)与常务副会长岳湛(左)专程前往云南曲靖看望在此埋头著述的学术顾问史式教授。重庆市岳飞文化交流协会 供图

因为研究岳飞,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史式与岳朝军志同道合。

因为共同推动海峡两岸岳飞文化交流,岳朝军与高双印成为莫逆之交。

史式、岳朝军、高双印,这三个原本毫不相关的陌生人,因为岳飞精神,他们迈过浅浅的海峡心手相连。

2001年,岳朝军受邀前往台湾后壁旌忠庙,参加各界纪念民族英雄岳飞诞辰908周年纪念活动,并与台湾泰安旌忠文教公益基金会董事长廖正豪(已故)达成共识,共同推进海峡两岸岳飞文化交流。

2012年,台湾泰安旌忠文教公益基金会与重庆市岳飞文化交流协会合作,设立“小岳飞”奖学金评选活动,在两岸分别评选出传承岳飞精神的青少年。

至此,海峡两岸岳飞文化交流,有了实质性推进。

东林寺完成生前遗愿

2015年2月25日,93岁高龄的史式逝世,留下无尽的遗憾。

遵照史式生前遗愿,2018年12月4日,岳朝军派出专车,南昌大学王德保教授全程协助下,将史式的骨灰盒由其夫人赵培玉护送到江西九江,安放在庐山脚下的东林寺,了却了他生前的夙愿。

史式的骨灰为何安葬东林寺?

绍兴十年,岳飞在大举北伐前夕,曾写诗《寄东林慧海上人》,流露他在功成名就后隐居东林寺的夙愿。

可惜,岳飞的夙愿未能实现。

2005年,史式与岳朝军在北京修改电视剧本《岳飞》时表示,“岳飞没有回到东林寺,以后我要回到东林寺。”

两岸学生在重庆关岳庙合影留念。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陈发源 摄
两岸学生在重庆关岳庙合影留念。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陈发源 摄

岳朝军说,那个时候,史式就萌发了死后要安葬在东林寺的想法,这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多年研究岳飞形成的敬佩之情,让他产生了强烈的家国情怀。

2017年7月11日,首届海峡两岸岳飞文化夏令营在重庆开营。

史式、岳朝军、高双印等人长达25年的努力,终于让海峡两岸岳飞文化交流成为现实。

2023年7月3日上午,重庆关岳庙获批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授牌仪式、第七届海峡两岸岳飞文化夏令营开营仪式、首届海峡两岸岳王庙联盟大陆行启动仪式在重庆关岳庙同时举行。

两岸一家亲。

海峡两岸师生共同讲述血脉相连的故事,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升华。

岳飞精神超越时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

我们在海南开展工作时,举行学术会议后在亚龙湾海边留影。重庆市岳飞文化交流协会供图
史式和夫人赵培玉在海南开展工作时,举行学术会议后在亚龙湾海边留影。重庆市岳飞文化交流协会 供图

赵培玉说,史式生前对岳飞精神的深入研究,就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告诉世人,我们必须要有一种民族精神。不管是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一件非常重要且有意义的事情。

跨越海峡,所期皆所愿。

文/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李天春 陈发源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发源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