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论】两江评 | 无障碍电梯变“有障碍” 民心工程不能失民心
今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渝事有解”栏目刊发《电梯门缩水近20厘米轮椅难入无障碍电梯变“有障碍”?》引起市民广泛关注。业主单位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将及时整改不符合国标的无障碍电梯。
我国的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对电梯门的宽度有硬性要求,作为一个能承接全市重要民生项目的企业,怎么会不知道?该电梯初始设计的门宽度也是90厘米,20厘米的差距,肉眼即可分辨,为何不按设计施工?对此,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管,建设方也要给公众一个交代。
无障碍环境建设是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志,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必需。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将造福更多的人群,应予重视。缩水的20厘米,让原本该让百姓舒心的工程变成了让特殊群体闹心的“阻碍”。反映出建设方的“应付”思维,让无障碍设施沦为“花架子”。不考虑使用人群的实际需求,这才是民心工程建设中的最大障碍。
无障碍设施建设涉及城市管理、残联、交通等部门,需要加强相互联动、明晰责任,提高相关方的主动性。相关职能部门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机制,从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等每个环节抓起,严格落实和执行。从立法层面强化无障碍设施建设,明确建设和验收单位的责任,形成问责机制。同时,建设方也要自觉接受监督及时整改,真正把无障碍设施建设得“畅通无阻”。
作者:杨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