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全面实施“智融惠畅”工程 服务西部金融中心建设
重庆监管局依托“金渝网”,与市发展改革委联合打造“信易贷·渝惠融”金融综合服务平台,集成全市114个大类超1300项涉企政务数据,发布110余款特色信贷产品,具备政务数据应用、金融产品展示、在线融资申请、信用信息预警、精准客户挖掘、监管统计分析等核心功能。

重庆:全面实施“智融惠畅”工程 服务西部金融中心建设

来源:重庆日报2023-09-01

拥抱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中,金融应该怎样发挥它的力量?

它是重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大支柱,更是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的坚实基础。今年上半年,重庆银行业总资产突破7.4万亿元、贷款余额达5.5万亿元,同比增幅都在8%以上。重庆保险业上半年累计实现保费收入超710亿元,同比增长9.4%,全国险资入渝余额超过4900亿元。截至6月底,全市共落地银行保险法人及省级以上分支机构173家,实现金融牌照全覆盖,消费金融公司数量规模全国第一,金融租赁公司、外资机构数量西部领先。全市以银行业保险业为主体的金融业增加值达1370亿元,GDP占比达9.5%。

更不容忽视的是它支持实体、保障民生的关键作用。一万亿信贷投向民营经济,5000亿普惠贷款支持制造业、小微企业,惠民医疗险“渝快保”为超620万重庆市民的医疗保障兜底。这一件件、一桩桩的大事、实事,正在回应着人民对中国式现代化金融业的期许。

这还只是开始。

今年以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庆监管局(以下称“重庆监管局”)以“红金渝”金融党建为总抓手,努力打造西部地区现代金融高质量发展标杆,高水平建设西部金融中心。正在全面实施的“智融惠畅”工程,是金融监管者对金融如何服务实体、服务民生,给时代的解答。

以“一网一库一工厂”构建数字底座 让金融服务更“智慧”

数据要素对金融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有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为此,重庆监管局不断提升金融数据、政务数据、公共数据的集成共享水平,以“一网一库一工厂”扎实构建智慧金融数字底座,推动金融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所谓“一网”,即“数据共享+业务协同”的金融综合服务网。重庆监管局建成中西部第一个“数据共享+业务协同”的金融综合服务网——“金渝网”,打造集政银保于一体的线上业务协作平台。“金渝网”接入全市所有银行保险机构及19个行政领域主管部门,实现“一条线”互联互通,节省政银保金融专线连接成本超5000万元。同时,“金渝网”支持全类型数据交换,以数据流、信息流、指令流开展政银保业务协同,实现一网全覆盖、一网全支持。如今,“金渝网”还成功接入部分四川金融机构,为金融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下坚实数字网络基础。

所谓“一库”,即“金融数据+政务数据”的金融专题数据库。重庆监管局构建标准化数据采集、加工、治理机制,全量采集整合全市银行业保险业机构底层金融数据,建起体量更大、字段更全、颗粒更细、质量更高的金融主题数据库,并制定1.4万余条数据清洗与治理规则,持续压降数据失范率至0.1%。依托“金渝网”,重庆监管局与重庆市级部门打通政务数据共享应用通道,形成“立足金融数据、辐射政务数据”的特色金融专题数据库。

所谓“一工厂”,即“风险穿透+服务实体”的模型工厂。重庆监管局打造具有“多场景前台、可扩展中台、强功能后台”三大模块的监管大数据平台,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研发上线各类模型组件超400个,持续优化迭代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风险相关模型组件,增强穿透式监管和持续监管能力,打造红金渝“三网融合”、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二手房交易“带押过户”27个多跨协同数字化场景。

以支持现代产业体系和重大战略为着力点 让金融与实体经济更“融合”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以支持现代产业体系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为着力点和切入点,重庆监管局与金融机构同向发力、同题共答,持续拓展金融服务体系的内涵和外延,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和良性循环。

就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而言,重庆监管局升级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战略“树标对标”活动,金融支持专项政策拓展至30家银行保险机构总行(司),10余位机构一把手来渝签约3.15万亿元。同时,在全国率先推动印发《重庆市铁路运输单证金融服务试点方案》,纳入重庆市内陆开放高地整体框架,自主开发“跨境易融”数字金融服务平台,支持形成以跨境铁路运输单证为牵引的经贸规则和金融标准规范。此外,重庆监管局以助推公共服务“一体化”为抓手共建川渝新市民金融服务示范区,推出全国首批金融机构网点“跨省医保服务”试点,完成跨省保险通赔通付超4600件,结案金额超2300万元,为近400万笔个人借记卡异地取转款减免手续费近1400万元。

就服务现代制造业产业集群而言,重庆监管局紧扣重庆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推行金融链长制、金融顾问制、科创专家顾问团队等三项创新服务机制,逐产业逐链条开展深度研究、联合建模、生产白名单,积极开展“一链一策一批”企业融资促进行动,以资金流水为核心开展产业链上下游“串链划型”和企业“链上定位”。6月末,全市制造业贷款余额5024.26亿元,较年初增长11.38%,中长期贷款占比提升至44.57%。

同时,重庆监管局创新科创金融特色服务体系,出台支持“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13条举措,落地西部(重庆)科学城首家保险公司、首家科技支行。6月末,全市“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超1000亿元,同比增长超50%,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就服务创新绿色发展战略而言,重庆监管局出台绿色融资业绩评价办法,进一步完善涵盖绿色融资、绿色保险、绿色统计、绿色科技等在内的绿色金融体系框架,推动7家银行与重庆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率先发布授牌全市首批17家绿色金融机构,推动打造全国首家零碳运营智能银行网点。重庆监管局还指导银行保险机构创新推出“林业碳汇指数保险”等超百款绿色金融产品,落地全国首单碳排放配额理财融资业务。至6月末,重庆辖内银行业绿色信贷余额6466.6亿元,同比增长26.83%。

以普惠金融助企惠民共同富裕 让金融服务保障更“实惠”

发展普惠金融是支持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重要手段之一。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重庆监管局聚焦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民生实事,推动金融资源向中小微企业、农业农村、新市民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精准服务,大力推进畅循环促消费扩内需,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激发小微企业活力提信心方面,重庆监管局推出普惠金融服务定量达标提升计划,开展“走万企、提信心、优服务”专项行动,推进困难市场主体延期还本付息,内源挖潜市场主体首贷户、续贷户“白名单”,大力倡导“随借随还”信贷模式,为市场主体注入金融活水。6月末,全市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超20%,信用贷、中长期贷和无还本续贷同比增长33.43%、32.66%、49.15%,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

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促共富方面,重庆监管局开展金融支持“千万工程”行动,一乡一方案提供定制金融服务;创新“见担即贷”“见贷即担”金融合作模式,落地全国首笔“乡村人居环境贷”;聚焦农田水利、农业科技、农产品加工流通等重点领域,推进“保险+期货”“保险+信贷”“保险+天气指数”等一批综合险试点示范覆盖更多农业农产品,地方优势特色险种超百项,上线“生猪数智贷”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信用评价体系,落地首单油菜制种保险,推动制种保险向种业产业链保险延伸。

关爱新市民群体强保障方面,重庆监管局在全国首创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险试点,与市医保局联合打造城市定制普惠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重庆渝快保”,承保突破620万人,参保规模全国第二,理赔门槛全国最低、赔付水平全国最高。参保人群中脱贫人员和监测对象超157万人,覆盖率达92.31%。自2022年以来,累计赔付79.90万人次、金额9.61亿元,单笔最高赔付达66.64万元、个人负担降幅最大达80%。

支持消费升级扩内需方面,重庆监管局出台金融支持消费恢复助力扩大内需、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等政策措施,开展“金渝惠万家”金融支持消费主题活动,整合近2万家商户,带动金融资源深入参与“重庆618电商节”等系列活动,通过消费券、息费减免、分期优惠等一揽子优惠措施,支持新能源汽车、绿色家电等新型消费品质升级。截至6月末,辖内消费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速近30%,汽车消费金融拉动长安系国产品牌销售同比增长13.4%。同时,重庆监管局全力支持市民刚需及改善性住房需求,全面推行存量房交易“带押过户”,推动首笔住房租赁基金投资交易项目1.4亿元落地。

以多种手段疏解梗阻促直达 让金融资源配置更“畅通”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也是资源配置的枢纽。这一血脉运行通畅,才能保证服务实体经济效率。

为提升金融资源的使用效率,重庆监管局通过加快金融要素集聚、打造惠民助政服务平台、加大金融消费保护等多渠道,竭力疏解金融资源配置当中的梗阻,促进金融直达、快达、准达实体经济和群众生活。

打造多层次差异化金融服务体系方面,重庆监管局引导金融机构加速集聚,持续提升全市金融辐射带动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推动银行保险机构总行、总公司在渝设立超170个绿色金融、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特色分支机构,落地中新金融服务中心、数字化风控中心、远程银行中心等功能性总部和区域中心32家次;推动外资机构在渝新设分行,外资银行机构达到16家实现西部领先。

打造“惠民有感”金融服务平台方面,重庆监管局依托“金渝网”,与市发展改革委联合打造“信易贷·渝惠融”金融综合服务平台,集成全市114个大类超1300项涉企政务数据,发布110余款特色信贷产品,具备政务数据应用、金融产品展示、在线融资申请、信用信息预警、精准客户挖掘、监管统计分析等核心功能,首次在重庆市实现“政、银、保、企、监”信用信息对接、使用和监测,截至目前,实名注册用户数超20万户,获评“2022年度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示范平台”。

建设“惠政助政”协同服务场景方面,重庆监管局与市民政部门建立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监测机制,助力民政部门以总对总方式一网查询全市特定对象投保理赔信息,已累计查询191万人次,反馈保险信息28.9万条。同时,重庆监管局协同住建部门开通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与农民工工资代发通道,实现农民工工资代发1.8万余笔、1.41亿元。此外,重庆监管局推动已故存款人小额存款提取“一件事一次办”,银行机构在“渝快办”线上审核,办事群众线上提取,解决群众到多家银行“反复跑腿”、多个部门“反复取证”的痛难点问题。

构建“大消保”新格局方面,重庆监管局与地方法院建立诉调对接平台,打造“咨询+投诉+调解+诉调对接+快审速裁”的一站式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模式,践行“浦江经验”,统筹开展互联网消费金融、保险销售等重点领域投诉专项治理,人身险消费投诉单月接收量降至2022年峰值的8%;聚焦农村边远地区、“一老一少一新”等重点群体,推出“3·15金融消保直播”“送金融知识进校园”“金融科普花花车”等系列阵地化、常态化宣传教育,触及消费者超6800万人次,消费风险提示和“以案说险”信息线上点击数量近2260万次。

(胡苏)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重庆:全面实施“智融惠畅”工程 服务西部金融中心建设

2023-09-01 05:49:10 来源:

拥抱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中,金融应该怎样发挥它的力量?

它是重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大支柱,更是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的坚实基础。今年上半年,重庆银行业总资产突破7.4万亿元、贷款余额达5.5万亿元,同比增幅都在8%以上。重庆保险业上半年累计实现保费收入超710亿元,同比增长9.4%,全国险资入渝余额超过4900亿元。截至6月底,全市共落地银行保险法人及省级以上分支机构173家,实现金融牌照全覆盖,消费金融公司数量规模全国第一,金融租赁公司、外资机构数量西部领先。全市以银行业保险业为主体的金融业增加值达1370亿元,GDP占比达9.5%。

更不容忽视的是它支持实体、保障民生的关键作用。一万亿信贷投向民营经济,5000亿普惠贷款支持制造业、小微企业,惠民医疗险“渝快保”为超620万重庆市民的医疗保障兜底。这一件件、一桩桩的大事、实事,正在回应着人民对中国式现代化金融业的期许。

这还只是开始。

今年以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庆监管局(以下称“重庆监管局”)以“红金渝”金融党建为总抓手,努力打造西部地区现代金融高质量发展标杆,高水平建设西部金融中心。正在全面实施的“智融惠畅”工程,是金融监管者对金融如何服务实体、服务民生,给时代的解答。

以“一网一库一工厂”构建数字底座 让金融服务更“智慧”

数据要素对金融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有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为此,重庆监管局不断提升金融数据、政务数据、公共数据的集成共享水平,以“一网一库一工厂”扎实构建智慧金融数字底座,推动金融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所谓“一网”,即“数据共享+业务协同”的金融综合服务网。重庆监管局建成中西部第一个“数据共享+业务协同”的金融综合服务网——“金渝网”,打造集政银保于一体的线上业务协作平台。“金渝网”接入全市所有银行保险机构及19个行政领域主管部门,实现“一条线”互联互通,节省政银保金融专线连接成本超5000万元。同时,“金渝网”支持全类型数据交换,以数据流、信息流、指令流开展政银保业务协同,实现一网全覆盖、一网全支持。如今,“金渝网”还成功接入部分四川金融机构,为金融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下坚实数字网络基础。

所谓“一库”,即“金融数据+政务数据”的金融专题数据库。重庆监管局构建标准化数据采集、加工、治理机制,全量采集整合全市银行业保险业机构底层金融数据,建起体量更大、字段更全、颗粒更细、质量更高的金融主题数据库,并制定1.4万余条数据清洗与治理规则,持续压降数据失范率至0.1%。依托“金渝网”,重庆监管局与重庆市级部门打通政务数据共享应用通道,形成“立足金融数据、辐射政务数据”的特色金融专题数据库。

所谓“一工厂”,即“风险穿透+服务实体”的模型工厂。重庆监管局打造具有“多场景前台、可扩展中台、强功能后台”三大模块的监管大数据平台,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研发上线各类模型组件超400个,持续优化迭代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风险相关模型组件,增强穿透式监管和持续监管能力,打造红金渝“三网融合”、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二手房交易“带押过户”27个多跨协同数字化场景。

以支持现代产业体系和重大战略为着力点 让金融与实体经济更“融合”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以支持现代产业体系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为着力点和切入点,重庆监管局与金融机构同向发力、同题共答,持续拓展金融服务体系的内涵和外延,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和良性循环。

就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而言,重庆监管局升级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战略“树标对标”活动,金融支持专项政策拓展至30家银行保险机构总行(司),10余位机构一把手来渝签约3.15万亿元。同时,在全国率先推动印发《重庆市铁路运输单证金融服务试点方案》,纳入重庆市内陆开放高地整体框架,自主开发“跨境易融”数字金融服务平台,支持形成以跨境铁路运输单证为牵引的经贸规则和金融标准规范。此外,重庆监管局以助推公共服务“一体化”为抓手共建川渝新市民金融服务示范区,推出全国首批金融机构网点“跨省医保服务”试点,完成跨省保险通赔通付超4600件,结案金额超2300万元,为近400万笔个人借记卡异地取转款减免手续费近1400万元。

就服务现代制造业产业集群而言,重庆监管局紧扣重庆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推行金融链长制、金融顾问制、科创专家顾问团队等三项创新服务机制,逐产业逐链条开展深度研究、联合建模、生产白名单,积极开展“一链一策一批”企业融资促进行动,以资金流水为核心开展产业链上下游“串链划型”和企业“链上定位”。6月末,全市制造业贷款余额5024.26亿元,较年初增长11.38%,中长期贷款占比提升至44.57%。

同时,重庆监管局创新科创金融特色服务体系,出台支持“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13条举措,落地西部(重庆)科学城首家保险公司、首家科技支行。6月末,全市“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超1000亿元,同比增长超50%,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就服务创新绿色发展战略而言,重庆监管局出台绿色融资业绩评价办法,进一步完善涵盖绿色融资、绿色保险、绿色统计、绿色科技等在内的绿色金融体系框架,推动7家银行与重庆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率先发布授牌全市首批17家绿色金融机构,推动打造全国首家零碳运营智能银行网点。重庆监管局还指导银行保险机构创新推出“林业碳汇指数保险”等超百款绿色金融产品,落地全国首单碳排放配额理财融资业务。至6月末,重庆辖内银行业绿色信贷余额6466.6亿元,同比增长26.83%。

以普惠金融助企惠民共同富裕 让金融服务保障更“实惠”

发展普惠金融是支持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重要手段之一。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重庆监管局聚焦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民生实事,推动金融资源向中小微企业、农业农村、新市民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精准服务,大力推进畅循环促消费扩内需,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激发小微企业活力提信心方面,重庆监管局推出普惠金融服务定量达标提升计划,开展“走万企、提信心、优服务”专项行动,推进困难市场主体延期还本付息,内源挖潜市场主体首贷户、续贷户“白名单”,大力倡导“随借随还”信贷模式,为市场主体注入金融活水。6月末,全市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超20%,信用贷、中长期贷和无还本续贷同比增长33.43%、32.66%、49.15%,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

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促共富方面,重庆监管局开展金融支持“千万工程”行动,一乡一方案提供定制金融服务;创新“见担即贷”“见贷即担”金融合作模式,落地全国首笔“乡村人居环境贷”;聚焦农田水利、农业科技、农产品加工流通等重点领域,推进“保险+期货”“保险+信贷”“保险+天气指数”等一批综合险试点示范覆盖更多农业农产品,地方优势特色险种超百项,上线“生猪数智贷”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信用评价体系,落地首单油菜制种保险,推动制种保险向种业产业链保险延伸。

关爱新市民群体强保障方面,重庆监管局在全国首创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险试点,与市医保局联合打造城市定制普惠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重庆渝快保”,承保突破620万人,参保规模全国第二,理赔门槛全国最低、赔付水平全国最高。参保人群中脱贫人员和监测对象超157万人,覆盖率达92.31%。自2022年以来,累计赔付79.90万人次、金额9.61亿元,单笔最高赔付达66.64万元、个人负担降幅最大达80%。

支持消费升级扩内需方面,重庆监管局出台金融支持消费恢复助力扩大内需、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等政策措施,开展“金渝惠万家”金融支持消费主题活动,整合近2万家商户,带动金融资源深入参与“重庆618电商节”等系列活动,通过消费券、息费减免、分期优惠等一揽子优惠措施,支持新能源汽车、绿色家电等新型消费品质升级。截至6月末,辖内消费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速近30%,汽车消费金融拉动长安系国产品牌销售同比增长13.4%。同时,重庆监管局全力支持市民刚需及改善性住房需求,全面推行存量房交易“带押过户”,推动首笔住房租赁基金投资交易项目1.4亿元落地。

以多种手段疏解梗阻促直达 让金融资源配置更“畅通”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也是资源配置的枢纽。这一血脉运行通畅,才能保证服务实体经济效率。

为提升金融资源的使用效率,重庆监管局通过加快金融要素集聚、打造惠民助政服务平台、加大金融消费保护等多渠道,竭力疏解金融资源配置当中的梗阻,促进金融直达、快达、准达实体经济和群众生活。

打造多层次差异化金融服务体系方面,重庆监管局引导金融机构加速集聚,持续提升全市金融辐射带动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推动银行保险机构总行、总公司在渝设立超170个绿色金融、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特色分支机构,落地中新金融服务中心、数字化风控中心、远程银行中心等功能性总部和区域中心32家次;推动外资机构在渝新设分行,外资银行机构达到16家实现西部领先。

打造“惠民有感”金融服务平台方面,重庆监管局依托“金渝网”,与市发展改革委联合打造“信易贷·渝惠融”金融综合服务平台,集成全市114个大类超1300项涉企政务数据,发布110余款特色信贷产品,具备政务数据应用、金融产品展示、在线融资申请、信用信息预警、精准客户挖掘、监管统计分析等核心功能,首次在重庆市实现“政、银、保、企、监”信用信息对接、使用和监测,截至目前,实名注册用户数超20万户,获评“2022年度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示范平台”。

建设“惠政助政”协同服务场景方面,重庆监管局与市民政部门建立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监测机制,助力民政部门以总对总方式一网查询全市特定对象投保理赔信息,已累计查询191万人次,反馈保险信息28.9万条。同时,重庆监管局协同住建部门开通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与农民工工资代发通道,实现农民工工资代发1.8万余笔、1.41亿元。此外,重庆监管局推动已故存款人小额存款提取“一件事一次办”,银行机构在“渝快办”线上审核,办事群众线上提取,解决群众到多家银行“反复跑腿”、多个部门“反复取证”的痛难点问题。

构建“大消保”新格局方面,重庆监管局与地方法院建立诉调对接平台,打造“咨询+投诉+调解+诉调对接+快审速裁”的一站式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模式,践行“浦江经验”,统筹开展互联网消费金融、保险销售等重点领域投诉专项治理,人身险消费投诉单月接收量降至2022年峰值的8%;聚焦农村边远地区、“一老一少一新”等重点群体,推出“3·15金融消保直播”“送金融知识进校园”“金融科普花花车”等系列阵地化、常态化宣传教育,触及消费者超6800万人次,消费风险提示和“以案说险”信息线上点击数量近2260万次。

(胡苏)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刘诗雨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