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服务实体经济见实效
今年以来,我国期货市场总资金突破1.8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快速成长的期货市场规模正在逐渐适应我国全球贸易大国体量和超大规模市场的风险管理需求。随着我国期货市场品种工具供给不断丰富、市场功能不断深化,期货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将进一步提升。
市场规模创新高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39.51亿手(单边,下同)和262.1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71%和1.8%,半年累计成交量创历史新高。
我国期市商品期货成交量已连续13年位居全球前列。根据国际期货行业协会统计的成交量数据,今年上半年全球期货市场成交557.82亿手,同比增长44.68%。我国期货市场成交量占全球总成交量的7.08%,较去年上半年下降0.82个百分点。其中,商品类品种成交量全球占比70.91%,较去年上半年提高了1.84个百分点。
中国内地期货交易所中,郑商所、大商所、上期所和中金所在全球交易所期货和期权成交量排名中分别位居第6位、第8位、第9位和第25位。上半年全球各类期货期权品种成交量前20位,中国品种在农产品品种中占17席,在金属品种中占15席,在能源品种中占5席,在贵金属品种中占4席,其他品种(包括商品指数、信贷、化肥、航运、住房、通胀、木材、化工产品和天气等各交易所特有、非常规大宗品种)中占前18席。
品种创新稳步推进
目前,我国上市期货期权品种121个,其中商品类101个(商品期货69个、期权32个),金融类20个(金融期货8个、金融期权12个)。
如今,除成品油以外,国际市场成熟品种均已在我国上市,行业还推出了苹果、红枣等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的独有品种。期市品种序列覆盖农业、工业、商业多级产业的初级、中间、终端上下游品种。已形成以铜为代表的有色产业,以铁矿石、螺纹钢为代表的钢铁产业,以油脂油料为代表的压榨养殖产业,以原油为代表的能源产业等多条产业链品种体系,逐渐织密覆盖关系国计民生多个重要产业链的期货安全网。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韩乾认为,我国商品期货和期权品种日趋齐全,越来越凸显出服务实体经济和经济结构转型的功能,在品种选择、合约设计、交易机制上都表现出了创新性。金融期货和期权的新品种也紧紧围绕投资者的风险管理需求,着力提升市场稳定性,进一步完善金融衍生品工具体系,充分发挥衍生品市场汇聚和反映市场前瞻性信息的独有功能,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
市场功能有效发挥
截至6月底,我国期货公司总资产1.76万亿元,净资产1890.5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57%和7.84%,资本实力有所增强,期货市场价格发现、风险管理、资源配置功能更加凸显。
期货业探索并成功实践“保险+期货”金融支农创新模式,打通了农业经营主体通过期货衍生品规避农产品价格风险的渠道,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了区域经济因地制宜优化资源配置。2018年至今,期货市场累计开展“保险+期货”项目5253个,累计承保现货价值1334.62亿元,覆盖全国31个省份的1220个县(市),惠及536万多农户,实现赔付42.53亿元。
今年以来,期货行业机构积极服务经济平稳运行,在为实体企业管理风险、促进企业稳健经营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例如,上半年,期货风险管理公司通过仓单服务业务累计为实体企业提供资金支持55.85亿元,满足企业短期流动资金需求,缓解企业经营压力;通过在传统贸易模式中引入金融衍生品的含权贸易服务方式,场外期权、互换、远期等模式,为实体企业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帮助企业减少成本开支、提高盈利能力等。
外部不确定性因素交织叠加,期货市场的“避风港”和“指南针”作用也日益凸显。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表示,从市场化角度看,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逐渐成为实体企业的共识。越来越多公司开始利用期货及衍生品工具,应对原料价格上涨、库存品贬值、产成品跌价、汇率波动等方面的风险。
业内专家表示,期货行业服务实体经济渐渐进入深水区。“期货+保险”已经连续10年为农产品提供保障,尤其是在风险频发、经济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期货公司期现子公司通过场外期权、收益互换以及远期报价,实现了含权贸易、点价贸易以及合作套保等商业模式,为保供稳价贡献了力量。 (经济日报记者 祝惠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