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吉安小学:探寻非遗之美,传承非遗文化

重庆市吉安小学:探寻非遗之美,传承非遗文化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3-09-04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通讯员 宋世海 刘畅)随着“咚锵咚锵”的锣鼓声,孩子们舞动手中的板凳龙在舞台上翻滚、跳跃,活泼灵动的舞姿受到前来学校参观考察的北碚区澄江小学和江津区吴市小学的来宾们的一致好评。

这些表演的孩子们来自重庆市永川区吉安小学的板凳龙表演队。孩子们先后登上了2021年永川马拉松赛、2022年川渝春节联欢会、永川区“一镇一品”特色文化暨非遗展演等大舞台,他们的表演气势恢宏,刚柔相济,其独特的表演形式、丰富的艺术感以及营造的吉祥喜庆氛围,赢得好评如潮,享誉川渝。

一直以来,永川区吉安小学高度重视板凳龙特色活动项目,成立了板凳龙工作室,建起了龙韵艺术工作坊,成立了板凳龙兴趣小组。学校师生人人会跳板凳龙舞,上百人会做板凳龙。

吉安小学舞龙队参加2021年永川马拉松赛的氛围营造表演。
吉安小学舞龙队参加2021年永川马拉松赛的氛围营造表演。

板凳龙舞成特色品牌  人人会跳板凳龙舞

2015年,吉安小学正式申办乡村学校少年宫,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吉安石松板凳龙成为了学校重点打造的特色活动项目之一。为了挖掘永川区吉安镇石松化石的板凳龙非遗文化,吉安小学组织教师向永川区文化艺术中心周志国老师学习舞龙技艺。

“如何让板凳龙舞更有影响力?参加活动是最好的方式。”据吉安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杨军介绍,学校为师生搭建外出交流学习的平台,组织学生组建板凳龙舞队走出校门参加各种活动,使得吉安小学的板凳龙舞声名远播。

“早在2015年,学校为教师搭建了板凳龙舞学习平台。”该校板凳龙工作室成员、板凳龙舞兴趣小组辅导员马荣艳告诉笔者,板凳龙工作室成员不仅自己学跳板凳龙舞,还教其他教师、学生跳板凳龙舞。同时,还参与了编写《舞龙》校本教材,对板凳龙舞的动作进行命名、分解介绍等,使口口相授的非遗技艺在书面以图文的形式得以传承。

从2016年以来,吉安小学的板凳龙舞多次参加永川区采果节活动、重阳节庆祝活动、2021年马拉松展演,并在“我们的节日——端午”民俗庆祝活动等大型活动中精彩亮相。2022年6月,因非遗传承工作的扎实开展和取得的丰硕成绩,吉安小学被命名为“永川区非遗传承特色学校”。

吉安小学舞龙队在重庆市乡村少年宫经验交流会上向来宾表演。
吉安小学舞龙队在重庆市乡村少年宫经验交流会上向来宾表演。

板凳龙操融入大课间  天天必跳板凳龙操

每天上午大课间铃声响起,杨军与全体教师站在每班队伍的前排,带着学生集体跑步、跳板凳龙操。“每天的大课间活动时间,全校师生都会集体跳板凳龙操。”马荣艳说,学校将板凳龙传承引入各年级体育课堂进行常态化教学。低中段,学习板凳龙文化、历史以及舞龙的基本步伐;高段,不仅要学习板凳龙舞、板凳龙操,还要学习做龙基本工艺。非遗在吉安小学有了稳定的发展基础。

如今,板凳龙工作室创编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板凳龙操,已成为了师生最喜欢的体育运动之一。

“板凳龙操既锻炼身体,又可以让我们过一下舞龙的瘾,很有意思。”学生朱锦涵跳操跳得格外认真,额头上微微出汗。她告诉记者,自己每天回到家都会练习好几遍板凳龙操。

板凳龙操结束,学生们迅速集合进行其他运动。龙舞操、跳绳、跑步……这些运动一项接一项有条不紊地进行,学校将大课间时间全部交给体育,交给学生。

据了解,在永川区“奔跑吧·少年”主题健身活动暨首届校园大课间展示活动中,吉安小学学生展示的板凳龙操获得一等奖。

手工做龙进入课堂 周周学习板凳龙制作

板凳龙舞、制作板凳龙对学生有很高要求,怎么能让板凳龙文化普及到每一个学生?2017年,吉安小学决定围绕“舞龙、做龙、拍龙、画龙、书龙、绘龙、颂龙、唱龙、赞龙”九个方面打造板凳龙特色项目。

2018年初,杨军带领部分教师到“龙灯之乡”的铜梁学习做龙。

回忆起教师们学做龙的场景时,杨军说道:“那时,为了学艺,学校党支部前后组织教师3次到铜梁学习做龙。为了把技术学精学透,后来,马荣艳每周都开车到铜梁区文化馆跟曹胜琼老师学习。”

近年来,吉安小学不仅编写了《做龙》校本教材,还开设了板凳龙制作课程,使板凳龙教学效果更加凸显,真正根植在学生心中、脑中。2018年,马荣艳指导的学生张馨文获重庆市首届“劳动小能手”称号。

如今,吉安小学的板凳龙项目已成为重庆市众多乡村学校少年宫中的一张靓丽名片。杨军表示,下一步,学校将以板凳龙工作室为载体开展项目研究,邀请非遗传承人曹胜琼老师到校指导,为师生亲授做龙技艺,同时对非遗板凳龙进行工艺品挖掘;邀请区教科所专家到校深入指导各兴趣小组,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学校板凳龙工作室也将致力于板凳龙地方剧的开发,深入研究和开发板凳龙非遗文化,进一步激发师生学习与传承板凳龙非遗文化的兴趣。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重庆市吉安小学:探寻非遗之美,传承非遗文化

2023-09-04 15:26:57 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通讯员 宋世海 刘畅)随着“咚锵咚锵”的锣鼓声,孩子们舞动手中的板凳龙在舞台上翻滚、跳跃,活泼灵动的舞姿受到前来学校参观考察的北碚区澄江小学和江津区吴市小学的来宾们的一致好评。

这些表演的孩子们来自重庆市永川区吉安小学的板凳龙表演队。孩子们先后登上了2021年永川马拉松赛、2022年川渝春节联欢会、永川区“一镇一品”特色文化暨非遗展演等大舞台,他们的表演气势恢宏,刚柔相济,其独特的表演形式、丰富的艺术感以及营造的吉祥喜庆氛围,赢得好评如潮,享誉川渝。

一直以来,永川区吉安小学高度重视板凳龙特色活动项目,成立了板凳龙工作室,建起了龙韵艺术工作坊,成立了板凳龙兴趣小组。学校师生人人会跳板凳龙舞,上百人会做板凳龙。

吉安小学舞龙队参加2021年永川马拉松赛的氛围营造表演。
吉安小学舞龙队参加2021年永川马拉松赛的氛围营造表演。

板凳龙舞成特色品牌  人人会跳板凳龙舞

2015年,吉安小学正式申办乡村学校少年宫,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吉安石松板凳龙成为了学校重点打造的特色活动项目之一。为了挖掘永川区吉安镇石松化石的板凳龙非遗文化,吉安小学组织教师向永川区文化艺术中心周志国老师学习舞龙技艺。

“如何让板凳龙舞更有影响力?参加活动是最好的方式。”据吉安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杨军介绍,学校为师生搭建外出交流学习的平台,组织学生组建板凳龙舞队走出校门参加各种活动,使得吉安小学的板凳龙舞声名远播。

“早在2015年,学校为教师搭建了板凳龙舞学习平台。”该校板凳龙工作室成员、板凳龙舞兴趣小组辅导员马荣艳告诉笔者,板凳龙工作室成员不仅自己学跳板凳龙舞,还教其他教师、学生跳板凳龙舞。同时,还参与了编写《舞龙》校本教材,对板凳龙舞的动作进行命名、分解介绍等,使口口相授的非遗技艺在书面以图文的形式得以传承。

从2016年以来,吉安小学的板凳龙舞多次参加永川区采果节活动、重阳节庆祝活动、2021年马拉松展演,并在“我们的节日——端午”民俗庆祝活动等大型活动中精彩亮相。2022年6月,因非遗传承工作的扎实开展和取得的丰硕成绩,吉安小学被命名为“永川区非遗传承特色学校”。

吉安小学舞龙队在重庆市乡村少年宫经验交流会上向来宾表演。
吉安小学舞龙队在重庆市乡村少年宫经验交流会上向来宾表演。

板凳龙操融入大课间  天天必跳板凳龙操

每天上午大课间铃声响起,杨军与全体教师站在每班队伍的前排,带着学生集体跑步、跳板凳龙操。“每天的大课间活动时间,全校师生都会集体跳板凳龙操。”马荣艳说,学校将板凳龙传承引入各年级体育课堂进行常态化教学。低中段,学习板凳龙文化、历史以及舞龙的基本步伐;高段,不仅要学习板凳龙舞、板凳龙操,还要学习做龙基本工艺。非遗在吉安小学有了稳定的发展基础。

如今,板凳龙工作室创编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板凳龙操,已成为了师生最喜欢的体育运动之一。

“板凳龙操既锻炼身体,又可以让我们过一下舞龙的瘾,很有意思。”学生朱锦涵跳操跳得格外认真,额头上微微出汗。她告诉记者,自己每天回到家都会练习好几遍板凳龙操。

板凳龙操结束,学生们迅速集合进行其他运动。龙舞操、跳绳、跑步……这些运动一项接一项有条不紊地进行,学校将大课间时间全部交给体育,交给学生。

据了解,在永川区“奔跑吧·少年”主题健身活动暨首届校园大课间展示活动中,吉安小学学生展示的板凳龙操获得一等奖。

手工做龙进入课堂 周周学习板凳龙制作

板凳龙舞、制作板凳龙对学生有很高要求,怎么能让板凳龙文化普及到每一个学生?2017年,吉安小学决定围绕“舞龙、做龙、拍龙、画龙、书龙、绘龙、颂龙、唱龙、赞龙”九个方面打造板凳龙特色项目。

2018年初,杨军带领部分教师到“龙灯之乡”的铜梁学习做龙。

回忆起教师们学做龙的场景时,杨军说道:“那时,为了学艺,学校党支部前后组织教师3次到铜梁学习做龙。为了把技术学精学透,后来,马荣艳每周都开车到铜梁区文化馆跟曹胜琼老师学习。”

近年来,吉安小学不仅编写了《做龙》校本教材,还开设了板凳龙制作课程,使板凳龙教学效果更加凸显,真正根植在学生心中、脑中。2018年,马荣艳指导的学生张馨文获重庆市首届“劳动小能手”称号。

如今,吉安小学的板凳龙项目已成为重庆市众多乡村学校少年宫中的一张靓丽名片。杨军表示,下一步,学校将以板凳龙工作室为载体开展项目研究,邀请非遗传承人曹胜琼老师到校指导,为师生亲授做龙技艺,同时对非遗板凳龙进行工艺品挖掘;邀请区教科所专家到校深入指导各兴趣小组,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学校板凳龙工作室也将致力于板凳龙地方剧的开发,深入研究和开发板凳龙非遗文化,进一步激发师生学习与传承板凳龙非遗文化的兴趣。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何杜娟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