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二手交易撑起信用“保护伞”
成都大运会首次向各国参赛运动员出借二手手机和手机包,其环保理念受到了各方肯定。如今,年轻一代消费者开始看中二手物品的性价比,环保意识越来越强,闲置物品交易日趋活跃。然而,二手交易一直存在信息不对称、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售后得不到保障等问题,需从制度机制等入手,为二手交易撑起信用“保护伞”。
目前,我国对于二手商品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界定标准,磨损程度、折旧情况等难以标准化评估。而且,相较线下二手市场,线上交易平台体量更大、信息更多、买卖更便捷,但也面临更多复杂性。由于存在空间距离,买家无法在交易前对商品有直观全面的了解,遇到质量和信用问题,容易出现平台回应不及时、处理效率低以及用户维权举证难等问题,亟需建立健全二手商品鉴定、评估、分级等标准体系,规范二手交易规则。
提升买卖双方以及与交易平台之间信任度是关键。与二手商品市场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相比,我国二手商品交易起步晚,特别是线上交易平台相关流程体系、标准和第三方机构服务等配套不健全。例如,为防止人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出售已被商家召回的存在安全隐患的二手商品,美国有专门网站供二手商品售卖者查询,确保所售二手商品的来源安全;日本则建立了相对成熟的社会信用体系,为二手电商打下基础。这些都值得我们借鉴,进一步推进二手商品交易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信用信息归集和共享,完善履约服务流程,使消费者在二手平台上真正安心交易。
不仅如此,还可鼓励生产厂家建立相应二手商品交易流通体系。如今,以手机为代表的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二手交易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生产厂家有能力和资质从消费者手中回收自家商品,经过严格的检验、翻新流程并重新对二手商品功能进行评估测试,确保符合一定质量标准。通过品牌背书和售后服务保障,可以让消费者既放心又用较低价格体验“准一手”商品,同时也为其提供灵活便捷的周转渠道,进一步激发消费需求。
(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