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个“精准”发力,实现教师从定制化培养到跨越式发展
——重庆市巴南区强抓师能提升 多维度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核心导读: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努力培养越来越多的好老师。
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近年来,巴南区强力推进实施的新时代教师队伍素质提升计划“大树行动”,在加强教师全员专业化培训的同时,不断拓宽教师成长路径,深入实施农村教师发展“一对一”精准帮扶,大力实施名师培养计划,有效激发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内生动力,全力赋能巴南教师队伍加速迈向一流,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专业教师培养路径。
“精准化”培训
汇聚教师队伍建设新动能
教师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培训的本质在于激发和指导教师积极参与学习,引领教师的专业反思,改变教师的教育实践行动。
时代的变迁和教育改革的推进引发了教师学习方式和学习场景的极大改变,教师培训需要向“精准培训”变革,做到“靶向聚焦”,引导和支持教师进行有效的学习以应对教育变革。
巴南区以“大树行动”为抓手,聚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构建“新教师入职培训”“青年教师助力培训”“骨干教师的培养对象培训”“骨干教师提升培训”“名师、名校长、学科带头人培养培训”等分学段、分层次、科学性的教师职业培训体系,分层分类设置干部、教师类培训项目,聚焦精准培训,持续推进教师培训提质增效,探索区域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之路。
巴南区教师进修学院院长胡忠于表示,巴南区不断完善国家、市、区、校四级培训机制,抓好抓实四级培训,坚持“抓国培出亮点、抓市培培骨干、抓区培显特色、抓校本重督导”的原则落实四级培训。
每一年国家级、市级培训学员的送培,巴南区都详细调查各学校的需求,按照“最急需、可培养”的原则进行培训对象的遴选和推荐,让巴南区的国家、市级培训送培行动具有“符合要求、切合实际、惠及骨干”的特点。在做实区培上也是注重实效不断创新,培训项目分层、分类,既聚焦本区教育教学实际,也放眼教育的热点前沿。
校本培训是最贴近教育教学实践的阵地,具有鲜明的实践导向。校本研修是教师自主研修的出发点、实践反思成长的落脚点,也是精准培训的前沿与现场。在数字智能转型大趋势下,巴南区一直高度重视校本培训。
胡忠于介绍道,巴南区教师进修学院既强调对各个学校校本研训的普查督导,更鼓励各个学校探索更多更好的特色校本成果经验,推广带动区内更多同类同层级学校校本研训共同进步和发展,继续更好地为各学校的教师素质的持续提升提供平台和保障。
“精准化”成长
构建教师专业发展新生态
巴南区的教师心中都有一条清晰的路子:一年转正,两年站稳讲台,三年成就讲台,四年挑大梁,五年成骨干。因此,全区青年教师队伍整体生机勃勃。
近期,清华小学党总支书记周绪勇撰写的文章《“三大抓手”促集团高质量发展——以重庆市巴南区清华小学教育集团为例》在“2023年重庆市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征文评选活动”中获得二等奖。
周绪勇提出,为激活青年教师发展内生动力,锻造优秀青年教师队伍,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力,清华小学坚持开展青蓝工程,党员教师与青年教师师徒结对,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师徒结对,通过示范引领作用加快青年教师成长;开展青年教师工作坊活动,做到月月有任务、期期有反馈,以任务驱动青年教师的成长;建立动态的青年教师提质群,让管理团队、教师个人一起查找问题,群策群力,让青年教师在互帮互助的氛围中得到成长。
袁春林是融汇小学的一名教龄近30年的语文教师,作为教研组组长,她早已站稳讲台、挑大梁,成为了一名市级骨干教师。
“多年来,学校通过‘青蓝工程’活动,为新教师搭建平台,通过师傅手把手的传、帮、带,促使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水平更快的提升,加速从‘教学新手’到‘教学能手’的角色转变,全面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袁春林说。
那么,成为骨干之后,教师成长的“天花板”在哪里?
袁春林表示,“我也曾是‘青蓝工程’的受益者。今后,我除了将眼前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好,让学生受益,还将研究课题、引领学术,进而凝练原创性的教育思想,成为一名‘教育专家’,带领更多青年教师成长。”
巴南区不断总结经验,从关注成绩到打磨课堂,从把握学科本质到探索人的全面发展,逐渐厘清教师专业发展“金字塔”:校骨干教师——区骨干教师、区学科带头人——市骨干教师、市学科名师、市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重庆市名师——国家级名师的教育人才。
为了各层级的教师实现精准化成长,巴南区将继续探索出更加成熟的教师个性化、多元化发展平台,不仅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精进,也推动区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精准化”突破
打造教育改革实践领头羊
名师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引领者,是衡量区域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多年来,巴南区先后打造出以何朝忠、杜长明、刘海峰、易家志、周小均、范金和等命名的市内外知名的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
同时,一大批有先进教育思想和鲜明教学风格的优秀教师群体也争相涌现,积极发挥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在推动区域内教师专业成长、教育科研创新、课堂教学改革和区域教育和谐发展等方面成效斐然,成为该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破题之作”。
据介绍,加入名师工作室的成员需要个人申请、组织遴选,要具有相同志向和发展愿望,并以解决课堂问题为最终目标,以成员的专业发展为最大追求。
以何朝忠名师工作室为例,成立13年来,工作室多位核心成员早已成为市级教育名师或学校管理者,更多的成员成为该区小学语文界的佼佼者。
一本本发表的杂志,一篇篇高质量的论文,一张张获奖证书,一个个活动设计,一次次文本解读……无不透露着何朝忠名师工作室成立以来,每位成员的成长与收获。
“工作室成员始终秉承‘从教师中来,回到教师中去’的理念,根植一线土壤、深耕一线课堂、服务一线实践,在学校教育教学一线开花结果、建功立业。”龙洲湾小学党总支书记、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何朝忠表示。
何朝忠名师工作室成员常态化开展集体研讨、学术报告、送教下乡等常规活动,用看得见的示范、摸得着的实践、用得上的成果,激发和唤醒教师一起成长的愿望。
近年来,巴南区坚持把名师培养作为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抓手,不断加强名师培养机制创新,培育了区域教师专业发展的良好生态,力争到2025年实现三个“全覆盖”:即区级名师工作室学科全覆盖,区级名师学校全覆盖,校级名师工作室学校全覆盖。
“精准化”帮扶
激发乡村教师成长内驱力
日前,巴南区教育系统召开2023年秋季学期开学工作会。会上,全区35名教育专家帮扶团队成员获得表彰,这是一份独属于巴南区“倾心专家团”的荣誉。
据了解,巴南区成立“倾心专家团”,组建教育教学专家团队,以“深耕行动”为主题,通过指导帮扶,深耕农村学校薄弱环节,引领学校发展,引领师生成长,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今年,清华中学融汇校区英语高级教师、教学处副主任邹明英获得了“巴南区优秀教育帮扶专家”的荣誉。2020年,她被任命为巴南区教育帮扶组专家,与另外两位教师——郭强、杨少轩,共同组成教育帮扶团队第9小组,对丰盛学校进行为期两年的精准帮扶。
为了使帮扶取得切实成效,邹明英等人对丰盛中学进行了实地考察与交流,共同协商制定帮扶计划。
“我们主要开展‘需求帮扶’,他们需要什么,我们就尽力给予什么,借助各种途径和资源实施帮扶。如:建立畅通的信息渠道,共同开创特色教科研活动、教学展示活动等。”她说。
邹明英回想帮扶丰盛学校这两年来的点点滴滴,表示:“通过两年的帮扶引领,丰盛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校领导更有思想,老师们更有激情,学生们更有活力,学校的工作‘活’起来了。根据近两年的师生成果和升学成绩可以看出,丰盛学校的发展越来越好。”
“针对城乡间、校际间教育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全区要加大力度落实,创新方法,开辟‘新赛道’,跑出‘加速度’,展现新作为。”巴南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委主任唐泽奎表示,“倾心专家团”不仅要专注提升帮扶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更要发挥好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为教师搭建相互学习、交流合作、共同进步的平台,从精准“输血”、强化“造血”到助力“活血”,打造出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助力全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华龙网 郭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