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碳金融 活跃碳市场
碳市场以碳排放权为标的资产进行交易,是比较典型的权证市场,有较强的金融属性。因此,发展碳金融对建好碳市场至关重要。

拓展碳金融 活跃碳市场

碳市场以碳排放权为标的资产进行交易,是比较典型的权证市场,有较强的金融属性。因此,发展碳金融对建好碳市场至关重要。

在“双碳”目标下,金融机构今年以来频频发力碳金融,与“碳”挂钩的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体系不断涌现。今年2月份,四川天府新区川西林盘碳汇线上交易正式达成,这也意味着独立生态碳汇项目在全国范围内第一次通过碳汇市场线上挂牌交易实现价值补偿;7月份,中国银行丽水市分行发放首笔林业碳汇质押贷款;9月3日,金融机构碳核算平台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亮相;等等。

为助力“双碳”目标实现,金融机构提供了大量资金支持。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27.05万亿元,比年初增加了5万亿元,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7.8个百分点。在实践中,除了绿色信贷之外,银行等金融机构在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方面还有较大发力空间。如碳排放权期货能够通过提供公开透明、高效权威的远期价格助力碳市场更好实现价格发现功能,加强碳市场流动性;碳债券等产品能够盘活企业碳资产,为有碳配额企业融资;碳指数、碳保险能够为碳交易提供风险保障。

当前,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启了碳排放权抵押融资贷款等创新探索,但受政策制度所限,目前银行等金融机构尚未进入全国碳市场,未能发挥促进碳配额有效定价、增强市场活跃度的作用。从全球碳市场发展规律来看,未来我国碳市场扩容将是大概率事件,银行等金融机构还将有较大创新服务空间。

银行对于碳市场的企业,可提供开户、结算、存管等基础碳金融服务,开发全流程的配套金融服务模式。另外,还可围绕企业的具体需求,以企业碳配额或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作为抵质押物向企业发放贷款、发行碳债券,甚至探索发展碳金融衍生产品,为企业管理碳配额及碳价格风险提供衍生品对冲服务等。

从企业角度来看,碳排放、碳资产管理不同于企业以往的任何一项业务。碳排放数据链条长、涉及环节多、周期长,且还涉及交易、财务等内容,协调各部门各要素的难度较大,亟需银行等各类专业机构的助力。

碳市场需要深化发展,碳金融的空间还有待释放,需要更多的市场参与者。碳金融近年来虽然创新探索不断,但参与的金融机构不多,应用规模仍然不大,各地“首单”的示范效应亟待放大。发展碳金融存在不少堵点,我国支持绿色金融发展的政策工具不断丰富完善,而碳金融还需要更多更有针对性的专门扶持政策,如将碳金融发展纳入金融机构评价体系,为碳金融产品的投入和创新发展开通绿色通道等。

从国际成熟市场的经验来看,碳市场的金融化是必然趋势,金融机构的加入可以帮助市场更好实现价格发现,切实帮助企业进行避险。下一步,要鼓励有条件的银行成立专门的碳金融部门,专注于全国碳市场融资支持或投资顾问咨询业务,以更好地发挥金融机构在碳减排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作用。(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陆敏)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拓展碳金融 活跃碳市场

2023-09-06 06:30:32 来源:

碳市场以碳排放权为标的资产进行交易,是比较典型的权证市场,有较强的金融属性。因此,发展碳金融对建好碳市场至关重要。

在“双碳”目标下,金融机构今年以来频频发力碳金融,与“碳”挂钩的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体系不断涌现。今年2月份,四川天府新区川西林盘碳汇线上交易正式达成,这也意味着独立生态碳汇项目在全国范围内第一次通过碳汇市场线上挂牌交易实现价值补偿;7月份,中国银行丽水市分行发放首笔林业碳汇质押贷款;9月3日,金融机构碳核算平台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亮相;等等。

为助力“双碳”目标实现,金融机构提供了大量资金支持。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27.05万亿元,比年初增加了5万亿元,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7.8个百分点。在实践中,除了绿色信贷之外,银行等金融机构在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方面还有较大发力空间。如碳排放权期货能够通过提供公开透明、高效权威的远期价格助力碳市场更好实现价格发现功能,加强碳市场流动性;碳债券等产品能够盘活企业碳资产,为有碳配额企业融资;碳指数、碳保险能够为碳交易提供风险保障。

当前,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启了碳排放权抵押融资贷款等创新探索,但受政策制度所限,目前银行等金融机构尚未进入全国碳市场,未能发挥促进碳配额有效定价、增强市场活跃度的作用。从全球碳市场发展规律来看,未来我国碳市场扩容将是大概率事件,银行等金融机构还将有较大创新服务空间。

银行对于碳市场的企业,可提供开户、结算、存管等基础碳金融服务,开发全流程的配套金融服务模式。另外,还可围绕企业的具体需求,以企业碳配额或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作为抵质押物向企业发放贷款、发行碳债券,甚至探索发展碳金融衍生产品,为企业管理碳配额及碳价格风险提供衍生品对冲服务等。

从企业角度来看,碳排放、碳资产管理不同于企业以往的任何一项业务。碳排放数据链条长、涉及环节多、周期长,且还涉及交易、财务等内容,协调各部门各要素的难度较大,亟需银行等各类专业机构的助力。

碳市场需要深化发展,碳金融的空间还有待释放,需要更多的市场参与者。碳金融近年来虽然创新探索不断,但参与的金融机构不多,应用规模仍然不大,各地“首单”的示范效应亟待放大。发展碳金融存在不少堵点,我国支持绿色金融发展的政策工具不断丰富完善,而碳金融还需要更多更有针对性的专门扶持政策,如将碳金融发展纳入金融机构评价体系,为碳金融产品的投入和创新发展开通绿色通道等。

从国际成熟市场的经验来看,碳市场的金融化是必然趋势,金融机构的加入可以帮助市场更好实现价格发现,切实帮助企业进行避险。下一步,要鼓励有条件的银行成立专门的碳金融部门,专注于全国碳市场融资支持或投资顾问咨询业务,以更好地发挥金融机构在碳减排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作用。(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陆敏)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陶龙鑫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