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乡村振兴 | 南川区德隆镇:千年古茶树焕发新生机 “小茶叶”续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德隆镇将围绕金山湖片区“两山”转化示范带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片“两大”定位,做强古树茶、休闲避暑、乡村旅游“三大”产业,实现基础设施、产业能级、生态环境、基层党建“四大”提升。

对话乡村振兴 | 南川区德隆镇:千年古茶树焕发新生机 “小茶叶”续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来源:华龙网2023-09-06

核心提示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今年以来,在市经信委、市住建委、市农业农村委、市文化和旅游委、市乡村振兴局、市水利局的指导下,华龙网集团主动作为、积极担当,策划并推出了大型系列全媒体访谈“对话乡村振兴”,目的是记录重庆市乡村振兴发展历程、展示乡村振兴良好形象、挖掘乡村振兴典型案例、交流乡村振兴成功经验,为我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精神动力和舆论引导。

德隆镇茶树村沙老湾古树茶种植基地。德隆镇 供图
德隆镇茶树村沙老湾古树茶种植基地。德隆镇 供图

9月,秋高气爽,南川区德隆镇内,千亩茶树生机盎然,送来满眼绿意。

南川区德隆镇位于金佛山东南麓,幅员面积75平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29个农业社,户籍人口9036人,距南川城区55公里,生态优良、海拔适中、气候宜居,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富集、产业基础坚实。

古茶新生 大树茶成“致富茶”

行驶在蜿蜒的盘山公路上,只见茶树苍苍、密林幽幽,俯仰之间,清新怡人。

德隆有悠久的茶文化,是著名的“大树茶之乡”。平均海拔1300米、15℃左右的年均温度、1000~1500mm的年降雨量……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让这里聚集了一片古老的野生茶树群。

“茶树鼻祖”。华龙网 徐云卿 摄
“茶树鼻祖”。华龙网 徐云卿 摄

在茶树村,有一株古茶树,虽然树干已分成了两半,但是依旧枝繁叶茂,这便是被当地人称为“茶树鼻祖”的金佛山古茶树一号,据重庆古茶树研究院研究表明,其树龄有2700余年。

德隆,有一万多株古茶树,构成了婀娜多姿的野生古茶树群,渲染着浓厚的茶文化氛围。

德隆镇大力发展大树茶产业。重庆市龙蝉香大树茶股份合作社 供图
德隆镇大力发展大树茶产业。重庆市龙蝉香大树茶股份合作社 供图

利用独有的地理条件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德隆镇大力发展大树茶产业,致力于金佛山古树茶“研究-育苗-种植-加工-观光”,采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促进茶旅融合发展。目前,全镇发展大树茶种植面积8200亩,投产2000亩,年产鲜叶20万斤,培育发展金山红、龙蝉香等古树茶生产企业和9个专业合作社,茶产业综合产值超过5000万元,大树茶成为当地群众“致富茶”“幸福茶”。

合作社+农户 茶农增收致富

德隆镇茶树村古树茶标准化示范基地。德隆镇 供图
德隆镇茶树村古树茶标准化示范基地。德隆镇 供图

站在古树茶标准化示范基地前,漫山遍野的茶树整齐排列,微风送来阵阵清香。

“大树茶是金佛山独有的乔木茶树品种,是南川区特有的茶树资源。”说起南川大树茶,重庆市龙蝉香大树茶股份合作社负责人周廷旭如数家珍,因为大树茶地处高山地区,冬季寒冷,基本无病虫害,也无需施农药,虽然生长较为缓慢,但是生产出的茶叶品质非常好,受到市场欢迎。

茶农采摘大树茶。重庆市龙蝉香大树茶股份合作社 供图
茶农采摘大树茶。重庆市龙蝉香大树茶股份合作社 供图

该合作社是第一家进驻茶树村进行大规模种植大树茶的单位,致力于南川大树茶的繁育、种植及产品研发,品牌打造和销售。自建有南川大树茶种植基地面积1680亩,和当地村民联合建有大树茶种植基地400亩,拥有百年以上树龄古茶树近2000株,合作社与当地农户建立了紧密的效益链接机制,直接带动当地农户近200户种植大树茶1500多亩,户均能年增收5000多元,常年解决茶树村脱贫及边缘户固定就业人员29人。

重庆市龙蝉香大树茶股份合作社获“国家级生态农场”称号。华龙网 徐云卿 摄
重庆市龙蝉香大树茶股份合作社获“国家级生态农场”称号。华龙网 徐云卿 摄

正因为如此,该合作社也得到了“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国家级生态农场”“全国首批生态低碳茶认证企业”等称号。

擦亮品牌 助推茶文旅融合发展

千年金山红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吴科正在泡制大树茶。华龙网 徐云卿 摄
千年金山红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吴科正在泡制大树茶。华龙网 徐云卿 摄

在嘉木源大树茶博物馆里,千年金山红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吴科正在泡制一杯杯浓香的金山红大树茶。

用大树茶鲜叶生产的“千年金山红”古树红茶,色泽乌润,汤色橙红透亮,层次明显,甜香带花香,滋味甜醇,久泡汤色依旧,余香悠长。

吴科介绍,“千年金山红”工夫古树红茶品牌由重庆金山湖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联合重庆古树茶研究院,依托雄厚科技力量和金佛山特有的大树茶资源,历经两年多研制而成。目前,“千年金山红”成功跻身重庆三大名茶之一,其传统制作技艺被列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4月,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重点项目签约,“千年金山红”品牌完成现场签约,标志着南川古树红茶走向国际市场。

嘉木源大树茶博物馆。华龙网 徐云卿 摄
嘉木源大树茶博物馆。华龙网 徐云卿 摄

在重庆古树茶研究院运营的嘉木源大树茶博物馆内,不仅陈列了各类“千年金山红”产品,还展示了南川古树茶的前世今生,在这里,游客能了解重庆历代先民将“苦茶”变香茗的史实。

依托大树茶博物馆、“茶树鼻祖”等文旅资源,德隆镇抢抓大金佛山178环山趣驾发展机遇,积极开展科普研学、体验采摘等活动,延伸住宿接待、茶艺表演、茶餐美食等配套服务,成功举办“第二届古树茶采摘节”,推动茶文旅融合发展。

德隆镇党委委员、党委副书记邹跃平表示,下一步,德隆镇将围绕金山湖片区“两山”转化示范带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片“两大”定位,锁定古树茶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生态原乡旅游度假目的地“两大目标”,做强古树茶、休闲避暑、乡村旅游“三大”产业,实现基础设施、产业能级、生态环境、基层党建“四大”提升。

文、视频/华龙网记者 姜连贵 徐云卿

分享
新浪微博

对话乡村振兴 | 南川区德隆镇:千年古茶树焕发新生机 “小茶叶”续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2023-09-06 09:41:20 来源:

核心提示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今年以来,在市经信委、市住建委、市农业农村委、市文化和旅游委、市乡村振兴局、市水利局的指导下,华龙网集团主动作为、积极担当,策划并推出了大型系列全媒体访谈“对话乡村振兴”,目的是记录重庆市乡村振兴发展历程、展示乡村振兴良好形象、挖掘乡村振兴典型案例、交流乡村振兴成功经验,为我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精神动力和舆论引导。

德隆镇茶树村沙老湾古树茶种植基地。德隆镇 供图
德隆镇茶树村沙老湾古树茶种植基地。德隆镇 供图

9月,秋高气爽,南川区德隆镇内,千亩茶树生机盎然,送来满眼绿意。

南川区德隆镇位于金佛山东南麓,幅员面积75平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29个农业社,户籍人口9036人,距南川城区55公里,生态优良、海拔适中、气候宜居,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富集、产业基础坚实。

古茶新生 大树茶成“致富茶”

行驶在蜿蜒的盘山公路上,只见茶树苍苍、密林幽幽,俯仰之间,清新怡人。

德隆有悠久的茶文化,是著名的“大树茶之乡”。平均海拔1300米、15℃左右的年均温度、1000~1500mm的年降雨量……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让这里聚集了一片古老的野生茶树群。

“茶树鼻祖”。华龙网 徐云卿 摄
“茶树鼻祖”。华龙网 徐云卿 摄

在茶树村,有一株古茶树,虽然树干已分成了两半,但是依旧枝繁叶茂,这便是被当地人称为“茶树鼻祖”的金佛山古茶树一号,据重庆古茶树研究院研究表明,其树龄有2700余年。

德隆,有一万多株古茶树,构成了婀娜多姿的野生古茶树群,渲染着浓厚的茶文化氛围。

德隆镇大力发展大树茶产业。重庆市龙蝉香大树茶股份合作社 供图
德隆镇大力发展大树茶产业。重庆市龙蝉香大树茶股份合作社 供图

利用独有的地理条件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德隆镇大力发展大树茶产业,致力于金佛山古树茶“研究-育苗-种植-加工-观光”,采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促进茶旅融合发展。目前,全镇发展大树茶种植面积8200亩,投产2000亩,年产鲜叶20万斤,培育发展金山红、龙蝉香等古树茶生产企业和9个专业合作社,茶产业综合产值超过5000万元,大树茶成为当地群众“致富茶”“幸福茶”。

合作社+农户 茶农增收致富

德隆镇茶树村古树茶标准化示范基地。德隆镇 供图
德隆镇茶树村古树茶标准化示范基地。德隆镇 供图

站在古树茶标准化示范基地前,漫山遍野的茶树整齐排列,微风送来阵阵清香。

“大树茶是金佛山独有的乔木茶树品种,是南川区特有的茶树资源。”说起南川大树茶,重庆市龙蝉香大树茶股份合作社负责人周廷旭如数家珍,因为大树茶地处高山地区,冬季寒冷,基本无病虫害,也无需施农药,虽然生长较为缓慢,但是生产出的茶叶品质非常好,受到市场欢迎。

茶农采摘大树茶。重庆市龙蝉香大树茶股份合作社 供图
茶农采摘大树茶。重庆市龙蝉香大树茶股份合作社 供图

该合作社是第一家进驻茶树村进行大规模种植大树茶的单位,致力于南川大树茶的繁育、种植及产品研发,品牌打造和销售。自建有南川大树茶种植基地面积1680亩,和当地村民联合建有大树茶种植基地400亩,拥有百年以上树龄古茶树近2000株,合作社与当地农户建立了紧密的效益链接机制,直接带动当地农户近200户种植大树茶1500多亩,户均能年增收5000多元,常年解决茶树村脱贫及边缘户固定就业人员29人。

重庆市龙蝉香大树茶股份合作社获“国家级生态农场”称号。华龙网 徐云卿 摄
重庆市龙蝉香大树茶股份合作社获“国家级生态农场”称号。华龙网 徐云卿 摄

正因为如此,该合作社也得到了“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国家级生态农场”“全国首批生态低碳茶认证企业”等称号。

擦亮品牌 助推茶文旅融合发展

千年金山红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吴科正在泡制大树茶。华龙网 徐云卿 摄
千年金山红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吴科正在泡制大树茶。华龙网 徐云卿 摄

在嘉木源大树茶博物馆里,千年金山红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吴科正在泡制一杯杯浓香的金山红大树茶。

用大树茶鲜叶生产的“千年金山红”古树红茶,色泽乌润,汤色橙红透亮,层次明显,甜香带花香,滋味甜醇,久泡汤色依旧,余香悠长。

吴科介绍,“千年金山红”工夫古树红茶品牌由重庆金山湖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联合重庆古树茶研究院,依托雄厚科技力量和金佛山特有的大树茶资源,历经两年多研制而成。目前,“千年金山红”成功跻身重庆三大名茶之一,其传统制作技艺被列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4月,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重点项目签约,“千年金山红”品牌完成现场签约,标志着南川古树红茶走向国际市场。

嘉木源大树茶博物馆。华龙网 徐云卿 摄
嘉木源大树茶博物馆。华龙网 徐云卿 摄

在重庆古树茶研究院运营的嘉木源大树茶博物馆内,不仅陈列了各类“千年金山红”产品,还展示了南川古树茶的前世今生,在这里,游客能了解重庆历代先民将“苦茶”变香茗的史实。

依托大树茶博物馆、“茶树鼻祖”等文旅资源,德隆镇抢抓大金佛山178环山趣驾发展机遇,积极开展科普研学、体验采摘等活动,延伸住宿接待、茶艺表演、茶餐美食等配套服务,成功举办“第二届古树茶采摘节”,推动茶文旅融合发展。

德隆镇党委委员、党委副书记邹跃平表示,下一步,德隆镇将围绕金山湖片区“两山”转化示范带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片“两大”定位,锁定古树茶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生态原乡旅游度假目的地“两大目标”,做强古树茶、休闲避暑、乡村旅游“三大”产业,实现基础设施、产业能级、生态环境、基层党建“四大”提升。

文、视频/华龙网记者 姜连贵 徐云卿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发源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