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写悼词的人”切入,看《不虚此行》如何治愈温暖你
近年来,和死亡题材相关的国产影视作品频出佳作。去年,《人生大事》从殡葬师入手,剧集《三悦有了新工作》讲述殡仪馆化妆师的奇妙际遇。而本周即将上映的电影《不虚此行》,则从“写悼词的人”切入,同样温暖又治愈。

从“写悼词的人”切入,看《不虚此行》如何治愈温暖你

来源:扬子晚报网2023-09-06

近年来,和死亡题材相关的国产影视作品频出佳作。去年,《人生大事》从殡葬师入手,剧集《三悦有了新工作》讲述殡仪馆化妆师的奇妙际遇。而本周即将上映的电影《不虚此行》,则从“写悼词的人”切入,同样温暖又治愈。

《不虚此行》讲述失意编剧闻善(胡歌 饰)为谋生转行写悼词,经历了五段真情委托,他一次次帮委托人回忆、梳理与亲人的相处点滴,与亲人做最后告别。与此同时,他也一次次被世间真情治愈,并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

“写悼词的人”胡歌:

一纸悼词的背后,是一个人鲜活的人生

以死亡为主题的电影,小切口或许能消解一些沉重。在电影《不虚此行》中,男主角闻善作为“写悼词的人”,也在“用文字送大家最后一程”。

在写悼词的过程中,闻善遇到了形形色色的委托人,除了为亲人预约悼词的王先生(黄磊 饰)、万家兄妹(扈耀之、赵倩 饰);为离世网友讨要说法的邵金穗(齐溪 饰);为同事约写悼词的创业者老陆(甘昀宸 饰);更有为自己预约悼词服务的方阿姨(娜仁花 饰)。

而在闻善的成长路上,除了心灵陪伴的小尹(吴磊 饰),还有一路陪伴的老师(孙淳 饰)、在殡仪馆工作的好友潘聪聪(白客 饰)和有故事的饲养员(杨庆生 饰)。在与大家的相遇中,闻善也逐渐接纳了不完美的自我,认识到即便内耗常在,也要坚持向前。

写悼词这个职业,对很多人来说很陌生,胡歌也是。

在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上,记者观看完电影后参加了该片见面会,胡歌就透露,2019年他的母亲去世后,他一直没有勇气去正视这件事。“当遇到闻善这个角色,在接近闻善的过程中,一直在被治愈和温暖着,我一直在闻善和被他治愈的人物之间在转换。”

对于这个角色,胡歌自认挑战很大,因为在现实中始终没有找到可以参考的具体人物,“但我很希望生活中有闻善这样的人,那么,既然没有参照对象,那我就成为这样的人。”于是,胡歌迈过了那道坎,同时也慢慢发现,自己其实跟闻善还挺像,“我并不像大家看到的那么开朗、阳光,很多时候我更像是一个不善于表达的人,或者说是有一些社恐的人。”

一纸悼词的背后,是一个人鲜活的人生,以及与这段人生相关的人们。

胡歌认为,写悼词不仅仅是一份工作,“它的开始并非写下第一个字,它的结束也不是在葬礼上念完。”胡歌塑造的闻善,用倾听和交流的过程,帮助逝者的亲人朋友,可以面对这件事。悼词完成后,留下的人会意识到原来在亲情友情里被忽略掉的事情有这么多,所以“这部电影是后劲很大的”。

导演刘伽茵也对胡歌说:“我其实挺嫉妒你的,这个角色明明是我写的,而我时不时地会觉得你比我更了解他。你不止是演员,你是和我一起创作人物的人。而我后来知道为什么了,你多出来的那一点,是你自己,感谢你成全了片中的闻善,也成全了这个电影故事。”

胡歌也动情分享表示,在演闻善前,他为自己的妈妈写过悼词,他认为,悼词是对一个人的回顾和总结,演了闻善后,他发现文字真的有温暖和治愈人心的力量。

专访导演刘伽茵:

写悼词,是文字与死亡这件事的一个交集

《不虚此行》由曹保平监制,刘伽茵导演兼编剧,在今年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获得金爵奖主竞赛单元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两项大奖。

80后导演、编剧刘伽茵现任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副教授,2005年她凭借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牛皮》系列入围戛纳及柏林国际电影节。

《不虚此行》上映前,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与她聊了聊。她说,这不是一部单纯关于职业的电影,更多是写人、写人和人的关系,写微妙的情感,写我们生活中的遗憾和喜悦。内向性格的人对世界的感受与周围的人不同,他们有机会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并用文字去呈现。片中闻善无论是写剧本还是写悼词,最终落点还是人、是情感。总之,这个影片就是想认真讲故事。

紫牛新闻:这个故事最初的灵感来自哪里?是否真的有专职写悼词的人?

刘伽茵:最初的点,说出来大家不见得会相信,它就是我某一次在殡仪馆外面坐着时的一个联想。

我不确定是否有专职写悼词的人,但我是一个文字工作者,写悼词,算是文字与死亡这件事的一个交集。

而且关于悼词,我认为,不一定是真的以文字方式写出来,它或许在我们脑海里,当我们的亲人或朋友离开时,你的脑海里浮现出来的关于他是怎样的一个人,那些片段和句子,就是我们思念的方式。

紫牛新闻:那你自己写过悼词吗?

刘伽茵:我写过一次类似悼词的文字。是2019年的时候,我的一位同事长辈去世后,系里同事们也都写了。我在写到《不虚此行》的方阿姨时,会不自觉地想到这位同事长辈。

紫牛新闻:在上海电影节见面会上,你说你喜欢去公墓和动物园观察人,为什么?

刘伽茵:对,这两处是我从小就去的地方,对我个人来说,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会看到很多人与人的关系。

紫牛新闻:从女导演的角度去触及死亡话题,会有什么不同的展示吗?

刘伽茵:确切地说,是我觉得作为一个内向的人,一个在生活中不爱表达的人,去写这个话题,可能会有不同的体现吧。

东方人本来就不太喜欢直接的情感表达,即便到了人生的最后,也还是找不到直接表达的方式,然而闻善这个故事主角,就是一个帮助和协助大家去完成表达的一个人。

因为闻善不爱表达,所以才更明白表达有多重要,也更明白将表达和思念梳理出来,并形成文字是有多重要。而我,对于此,有一种同理心在里面。

紫牛新闻:电影里,闻善与五组不同的人打交道,这样设置的考量是什么?

刘伽茵:闻善所遇到的人,应该是形形色色的。

就是说,在这个故事里,要形成一个群像的感觉。那些在我们生活当中真实存在又有代表性的人们,比如黄磊老师饰演的王先生,是比较典型的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很忙碌又承担着很多责任。齐溪的角色是那种心直口快,想要追寻的答案,对友情很坚定的人,等等。

紫牛新闻:闻善这个名字,是不是有特别意义?

刘伽茵:“善”这个字吧。善意,是电影里特别重要的一部分,闻善在收集和积累生活当中这些点点滴滴的善意。向善,是他的诉求,也是电影主题的一部分。

紫牛新闻:吴磊饰演的小尹,其实是闻善内心的人物。电影将他做了具象化的处理,这个设定灵感来自哪里?

刘伽茵:来自我自己。其实写字的人,可能都与自己写过的人物有过对话和交流。

小尹不是真实存在的,他是与闻善互为映照的镜像存在,也是闻善困顿人生路上的心灵陪伴,给予闻善治愈力量。

其实,闻善和小尹的关系,就是我和闻善的关系,我就是一个会和自己所写角色进行对话的人。

紫牛新闻:你的起点很高,前两部作品入围了戛纳和柏林电影节,但却没有一直拍电影,而是转身去了大学课堂?

刘伽茵:其实对我这样的性格来说,这才是顺理成章又很和谐的事。很自然地选择教师作为我的第一职业。

紫牛新闻:那14年后再拍电影,一上来就收获了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最佳导演,除了奖项,你还收获了什么?

刘伽茵:电影内容体现了友情,而这部电影对我来说,也承载了很多“十年之约”,我这么多年不拍电影,很多朋友这期间都跟我说“什么时候拍片了,我一定来帮忙”,没想到,去年我拍的时候大家都来了。这对我来说,是生命当中的回声。

另外,《不虚此行》也是我这十多年的人生总结,是我对生命的体悟。如果上映后,刚好也有人能感受得到,那么,也将是对我的一种特有的奖赏。

紫牛新闻:今年暑假档非常火热,票房和口碑都很高,但同时也有一种声音认为,快节奏社会下,“大数据电影”才有市场,导演爱做“产品经理”等等,加上短视频营销火热,《不虚此行》这部很安静的电影即将投入市场,你会不会有一些担心?

刘伽茵:存在即合理吧。去院线看电影,当然是要百花齐放,允许不同气质、不同风格的电影存在。

电影人用不一样的方式去关注或者呈现生活,就已经是百花齐放了,有热闹的,自然也就会有安静的,就好像我们这些人一样,有外向的人,也有内向的人。有喜欢热闹的,自然也就有喜欢安静的。而这些人都是普通人当中的一员,因为大家不一样,才会有我们这个社会的面貌。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从“写悼词的人”切入,看《不虚此行》如何治愈温暖你

2023-09-06 20:48:52 来源:

近年来,和死亡题材相关的国产影视作品频出佳作。去年,《人生大事》从殡葬师入手,剧集《三悦有了新工作》讲述殡仪馆化妆师的奇妙际遇。而本周即将上映的电影《不虚此行》,则从“写悼词的人”切入,同样温暖又治愈。

《不虚此行》讲述失意编剧闻善(胡歌 饰)为谋生转行写悼词,经历了五段真情委托,他一次次帮委托人回忆、梳理与亲人的相处点滴,与亲人做最后告别。与此同时,他也一次次被世间真情治愈,并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

“写悼词的人”胡歌:

一纸悼词的背后,是一个人鲜活的人生

以死亡为主题的电影,小切口或许能消解一些沉重。在电影《不虚此行》中,男主角闻善作为“写悼词的人”,也在“用文字送大家最后一程”。

在写悼词的过程中,闻善遇到了形形色色的委托人,除了为亲人预约悼词的王先生(黄磊 饰)、万家兄妹(扈耀之、赵倩 饰);为离世网友讨要说法的邵金穗(齐溪 饰);为同事约写悼词的创业者老陆(甘昀宸 饰);更有为自己预约悼词服务的方阿姨(娜仁花 饰)。

而在闻善的成长路上,除了心灵陪伴的小尹(吴磊 饰),还有一路陪伴的老师(孙淳 饰)、在殡仪馆工作的好友潘聪聪(白客 饰)和有故事的饲养员(杨庆生 饰)。在与大家的相遇中,闻善也逐渐接纳了不完美的自我,认识到即便内耗常在,也要坚持向前。

写悼词这个职业,对很多人来说很陌生,胡歌也是。

在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上,记者观看完电影后参加了该片见面会,胡歌就透露,2019年他的母亲去世后,他一直没有勇气去正视这件事。“当遇到闻善这个角色,在接近闻善的过程中,一直在被治愈和温暖着,我一直在闻善和被他治愈的人物之间在转换。”

对于这个角色,胡歌自认挑战很大,因为在现实中始终没有找到可以参考的具体人物,“但我很希望生活中有闻善这样的人,那么,既然没有参照对象,那我就成为这样的人。”于是,胡歌迈过了那道坎,同时也慢慢发现,自己其实跟闻善还挺像,“我并不像大家看到的那么开朗、阳光,很多时候我更像是一个不善于表达的人,或者说是有一些社恐的人。”

一纸悼词的背后,是一个人鲜活的人生,以及与这段人生相关的人们。

胡歌认为,写悼词不仅仅是一份工作,“它的开始并非写下第一个字,它的结束也不是在葬礼上念完。”胡歌塑造的闻善,用倾听和交流的过程,帮助逝者的亲人朋友,可以面对这件事。悼词完成后,留下的人会意识到原来在亲情友情里被忽略掉的事情有这么多,所以“这部电影是后劲很大的”。

导演刘伽茵也对胡歌说:“我其实挺嫉妒你的,这个角色明明是我写的,而我时不时地会觉得你比我更了解他。你不止是演员,你是和我一起创作人物的人。而我后来知道为什么了,你多出来的那一点,是你自己,感谢你成全了片中的闻善,也成全了这个电影故事。”

胡歌也动情分享表示,在演闻善前,他为自己的妈妈写过悼词,他认为,悼词是对一个人的回顾和总结,演了闻善后,他发现文字真的有温暖和治愈人心的力量。

专访导演刘伽茵:

写悼词,是文字与死亡这件事的一个交集

《不虚此行》由曹保平监制,刘伽茵导演兼编剧,在今年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获得金爵奖主竞赛单元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两项大奖。

80后导演、编剧刘伽茵现任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副教授,2005年她凭借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牛皮》系列入围戛纳及柏林国际电影节。

《不虚此行》上映前,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与她聊了聊。她说,这不是一部单纯关于职业的电影,更多是写人、写人和人的关系,写微妙的情感,写我们生活中的遗憾和喜悦。内向性格的人对世界的感受与周围的人不同,他们有机会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并用文字去呈现。片中闻善无论是写剧本还是写悼词,最终落点还是人、是情感。总之,这个影片就是想认真讲故事。

紫牛新闻:这个故事最初的灵感来自哪里?是否真的有专职写悼词的人?

刘伽茵:最初的点,说出来大家不见得会相信,它就是我某一次在殡仪馆外面坐着时的一个联想。

我不确定是否有专职写悼词的人,但我是一个文字工作者,写悼词,算是文字与死亡这件事的一个交集。

而且关于悼词,我认为,不一定是真的以文字方式写出来,它或许在我们脑海里,当我们的亲人或朋友离开时,你的脑海里浮现出来的关于他是怎样的一个人,那些片段和句子,就是我们思念的方式。

紫牛新闻:那你自己写过悼词吗?

刘伽茵:我写过一次类似悼词的文字。是2019年的时候,我的一位同事长辈去世后,系里同事们也都写了。我在写到《不虚此行》的方阿姨时,会不自觉地想到这位同事长辈。

紫牛新闻:在上海电影节见面会上,你说你喜欢去公墓和动物园观察人,为什么?

刘伽茵:对,这两处是我从小就去的地方,对我个人来说,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会看到很多人与人的关系。

紫牛新闻:从女导演的角度去触及死亡话题,会有什么不同的展示吗?

刘伽茵:确切地说,是我觉得作为一个内向的人,一个在生活中不爱表达的人,去写这个话题,可能会有不同的体现吧。

东方人本来就不太喜欢直接的情感表达,即便到了人生的最后,也还是找不到直接表达的方式,然而闻善这个故事主角,就是一个帮助和协助大家去完成表达的一个人。

因为闻善不爱表达,所以才更明白表达有多重要,也更明白将表达和思念梳理出来,并形成文字是有多重要。而我,对于此,有一种同理心在里面。

紫牛新闻:电影里,闻善与五组不同的人打交道,这样设置的考量是什么?

刘伽茵:闻善所遇到的人,应该是形形色色的。

就是说,在这个故事里,要形成一个群像的感觉。那些在我们生活当中真实存在又有代表性的人们,比如黄磊老师饰演的王先生,是比较典型的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很忙碌又承担着很多责任。齐溪的角色是那种心直口快,想要追寻的答案,对友情很坚定的人,等等。

紫牛新闻:闻善这个名字,是不是有特别意义?

刘伽茵:“善”这个字吧。善意,是电影里特别重要的一部分,闻善在收集和积累生活当中这些点点滴滴的善意。向善,是他的诉求,也是电影主题的一部分。

紫牛新闻:吴磊饰演的小尹,其实是闻善内心的人物。电影将他做了具象化的处理,这个设定灵感来自哪里?

刘伽茵:来自我自己。其实写字的人,可能都与自己写过的人物有过对话和交流。

小尹不是真实存在的,他是与闻善互为映照的镜像存在,也是闻善困顿人生路上的心灵陪伴,给予闻善治愈力量。

其实,闻善和小尹的关系,就是我和闻善的关系,我就是一个会和自己所写角色进行对话的人。

紫牛新闻:你的起点很高,前两部作品入围了戛纳和柏林电影节,但却没有一直拍电影,而是转身去了大学课堂?

刘伽茵:其实对我这样的性格来说,这才是顺理成章又很和谐的事。很自然地选择教师作为我的第一职业。

紫牛新闻:那14年后再拍电影,一上来就收获了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最佳导演,除了奖项,你还收获了什么?

刘伽茵:电影内容体现了友情,而这部电影对我来说,也承载了很多“十年之约”,我这么多年不拍电影,很多朋友这期间都跟我说“什么时候拍片了,我一定来帮忙”,没想到,去年我拍的时候大家都来了。这对我来说,是生命当中的回声。

另外,《不虚此行》也是我这十多年的人生总结,是我对生命的体悟。如果上映后,刚好也有人能感受得到,那么,也将是对我的一种特有的奖赏。

紫牛新闻:今年暑假档非常火热,票房和口碑都很高,但同时也有一种声音认为,快节奏社会下,“大数据电影”才有市场,导演爱做“产品经理”等等,加上短视频营销火热,《不虚此行》这部很安静的电影即将投入市场,你会不会有一些担心?

刘伽茵:存在即合理吧。去院线看电影,当然是要百花齐放,允许不同气质、不同风格的电影存在。

电影人用不一样的方式去关注或者呈现生活,就已经是百花齐放了,有热闹的,自然也就会有安静的,就好像我们这些人一样,有外向的人,也有内向的人。有喜欢热闹的,自然也就有喜欢安静的。而这些人都是普通人当中的一员,因为大家不一样,才会有我们这个社会的面貌。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邓旻璐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