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秀山:乡村振兴“稻”路宽

重庆秀山:乡村振兴“稻”路宽

来源:华龙网2023-09-07

华龙网讯(通讯员张为 杨露)金秋九月,风吹稻浪遍地黄,联合收割机穿梭忙,9月7日,笔者从秀山县委宣传部获悉,当地清溪场街道稻田示范基地,10000余亩单季晚稻喜迎丰收。

该街道位于县城西南部,依托得天独厚的田园风光和规模性农业产业禀赋,探索的“稻+”模式正助力种植户增产增收,促进乡村休闲观光旅游业的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万亩单季稻迎来大面积丰收。秀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万亩单季稻迎来大面积丰收。秀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稻智结合 科技为引 “会种地”变为“慧种地”

稻田里,在农用技术员的操作指挥下,12台智能收割机来回作业,伴随着轰隆隆的机器声,割稻、脱粒、碎秆等工序一气呵成,遥控指令运粮车发出“前来卸粮”的信号,卸粮车自动前往完成交接工作,将沉甸甸的稻穗“变身”金灿灿的谷粒装满了小卡车。

“过去靠人工种植,不仅劳动强度大、成本高,而且落粒损失多。近年来,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带动和农业农村部门的技术指导下,我们合作社水稻生产已实现全程机械化,680余亩水稻用时五天左右就能完成收割。”重庆天人农业股份合作社负责人吴洪吉喜悦地说,目前该社已减少60%的农机手用工量,每年至少可减少成本支出10余万元。

据悉,从农药自动喷洒、光照数据监测到田间自动测绘操作,通过加装北斗定位导航系统、自动转向装置等,将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实时监测稻田土壤湿度、光照、风速等环境指标,从而实现田内耕地、种植、植保、收获等“无人化作业”。

稻鱼共生 活水为介 走出一田双收新“稻”路

村民在田里抓稻花鱼。秀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村民在田里抓稻花鱼。秀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在下衙村,100亩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通过生态循环、优质高效的“稻鱼”综合种养模式,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粮渔双赢”的局面。该村积极打造“公司+家庭农场+农户”新思路,由公司出资培训,家庭农场承包管理,农户就近务工,三位一体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下衙村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水质优良,灌溉设施齐全,将鱼投放到稻田中,让鱼与水稻共生共长,实现了生态和经济效益双赢。”该村党支部书记杨建介绍,稻鱼共生模式下,基地全年亩产水稻500公斤、成品鱼200公斤,每亩产值7500元收益3000元,总产值高达75万元收益30万元。

“山泉水灌溉滋养稻田,这样养殖出的稻鱼肉质细嫩鲜美,和水稻一样,都是绿色产品。”杨建说。

稻旅融合 良田为媒 绘就乡村振兴和美画卷

随着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稳步增加,集田、土、水、路、电、技、管综合配套,溪西村的农田可持续利用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逐渐提升,优质的管护技术也让万亩稻田生机勃勃,极具观赏性。“稻田长势喜人,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驻足游玩。”该村驻村第一书记何倩补充道,村耕地面积达3700亩,单季纯水稻种植面积高达900余亩,400多户村民也都实现了稻油轮种,水稻年产值超过150万元,每户年平均增收3780多元。

值得一提的是,“稻+旅游”发展模式也让村民们尝到了生态旅游红利。“村里环境好了,前来观光、游玩的游客让乡村更有人气,也带动了餐饮、零售等消费环节。我们也正在引进专业化文旅公司开发游玩项目,发展抓鱼活动、农事体验、农耕研学等休闲观光农业,让每一位游客看得见山、望得到水、记得住乡愁。”何倩说。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重庆秀山:乡村振兴“稻”路宽

2023-09-07 16:15:48 来源:

华龙网讯(通讯员张为 杨露)金秋九月,风吹稻浪遍地黄,联合收割机穿梭忙,9月7日,笔者从秀山县委宣传部获悉,当地清溪场街道稻田示范基地,10000余亩单季晚稻喜迎丰收。

该街道位于县城西南部,依托得天独厚的田园风光和规模性农业产业禀赋,探索的“稻+”模式正助力种植户增产增收,促进乡村休闲观光旅游业的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万亩单季稻迎来大面积丰收。秀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万亩单季稻迎来大面积丰收。秀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稻智结合 科技为引 “会种地”变为“慧种地”

稻田里,在农用技术员的操作指挥下,12台智能收割机来回作业,伴随着轰隆隆的机器声,割稻、脱粒、碎秆等工序一气呵成,遥控指令运粮车发出“前来卸粮”的信号,卸粮车自动前往完成交接工作,将沉甸甸的稻穗“变身”金灿灿的谷粒装满了小卡车。

“过去靠人工种植,不仅劳动强度大、成本高,而且落粒损失多。近年来,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带动和农业农村部门的技术指导下,我们合作社水稻生产已实现全程机械化,680余亩水稻用时五天左右就能完成收割。”重庆天人农业股份合作社负责人吴洪吉喜悦地说,目前该社已减少60%的农机手用工量,每年至少可减少成本支出10余万元。

据悉,从农药自动喷洒、光照数据监测到田间自动测绘操作,通过加装北斗定位导航系统、自动转向装置等,将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实时监测稻田土壤湿度、光照、风速等环境指标,从而实现田内耕地、种植、植保、收获等“无人化作业”。

稻鱼共生 活水为介 走出一田双收新“稻”路

村民在田里抓稻花鱼。秀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村民在田里抓稻花鱼。秀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在下衙村,100亩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通过生态循环、优质高效的“稻鱼”综合种养模式,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粮渔双赢”的局面。该村积极打造“公司+家庭农场+农户”新思路,由公司出资培训,家庭农场承包管理,农户就近务工,三位一体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下衙村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水质优良,灌溉设施齐全,将鱼投放到稻田中,让鱼与水稻共生共长,实现了生态和经济效益双赢。”该村党支部书记杨建介绍,稻鱼共生模式下,基地全年亩产水稻500公斤、成品鱼200公斤,每亩产值7500元收益3000元,总产值高达75万元收益30万元。

“山泉水灌溉滋养稻田,这样养殖出的稻鱼肉质细嫩鲜美,和水稻一样,都是绿色产品。”杨建说。

稻旅融合 良田为媒 绘就乡村振兴和美画卷

随着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稳步增加,集田、土、水、路、电、技、管综合配套,溪西村的农田可持续利用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逐渐提升,优质的管护技术也让万亩稻田生机勃勃,极具观赏性。“稻田长势喜人,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驻足游玩。”该村驻村第一书记何倩补充道,村耕地面积达3700亩,单季纯水稻种植面积高达900余亩,400多户村民也都实现了稻油轮种,水稻年产值超过150万元,每户年平均增收3780多元。

值得一提的是,“稻+旅游”发展模式也让村民们尝到了生态旅游红利。“村里环境好了,前来观光、游玩的游客让乡村更有人气,也带动了餐饮、零售等消费环节。我们也正在引进专业化文旅公司开发游玩项目,发展抓鱼活动、农事体验、农耕研学等休闲观光农业,让每一位游客看得见山、望得到水、记得住乡愁。”何倩说。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刘思利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