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莉:23年如一日 做深耕特教的织梦人
华龙网讯(记者 李黎 实习生 陈泓莹 通讯员 陈芳)有这样一群特教教师,他们甘愿在无声的世界里,做听障儿童的耳朵;甘愿夜以继日地照顾自闭症儿童,使“星星的孩子”散发出生命的光芒。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他们始终坚持“用爱守护,用专业护航”,助力特殊儿童快乐成长。重庆市奉节县特殊教育学校党支部书记曹莉就是其中的一员。
耐心浇灌 做学生的“启智园丁”
曹莉进入特殊教育行业已经23年,回想起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她说:“曾经有过迷茫、有过不解,但现在更多的是感动、感恩及热爱。”
曹莉的教育对象有听障儿童、发育迟缓的儿童,也有孤独症儿童,每一个孩子都有很强的个体差异,需要教师对他们进行个别化康复教育。因此她坚持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内心和期待,发现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和特色,回应每一个孩子的情绪与期许。在课堂上,曹莉手把手地教孩子们摸声带、按鼻翼,感受声音的震动;在生活中,示范指导教孩子们擦桌、扫地,精心照顾、细心引导。
“于我而言,看着孩子从无语言到会简单发音,会表达需求;从生活不能自理到会用勺子吃饭,会独自上下楼梯……这些在普通人看来微不足道的进步,都令我感到欣慰。”在孩子缓慢成长的过程中,曹莉收获着特教老师特有的希冀与守望。看着孩子们咿咿呀呀学习语言的专注神情;聆听着孩子们努力表达自己想法的话语;欣赏着孩子们歪歪扭扭的作业,都使她更坚定了选择特殊教育的决心。
恒心引领 用专业点燃希望
为提升自身特殊教育教学水平,工作之余曹莉会翻阅资料、查找文献,不断提高个人专业能力。她经常和同事们探讨教学中的困惑,寻求专业的解决办法,探索有效的干预策略。最终在她的努力与坚持下,这艰难的特教探求之路也回馈了她的付出。
工作23年来,曹莉始终坚守教学第一线。不论做分管工作负责人,还是担任团支部书记、班主任等,她都脚踏实地、任劳任怨。奉节县聋儿听觉言语康复训练部初建时,面对规划教室、编写制度、课程设置等任务,她带领团队齐心协作、高效完成。
当重庆市残疾人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在重庆市特教学校寻找实践基地时,她迎难而上,从写申报书到现场答辩、接待实地考察,再到揭牌挂牌,始终全力以赴、义无反顾。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曹莉所在的学校成为首批“重庆市残疾人艺术人才培养基地”。
为打造优秀的艺术人才团队,她指导老师们参加各类比赛提高综合能力,多名教师指导学生获国家、市级、县级艺体比赛团体和个人奖,多人获国家、市县级优秀教练、优秀指导教师奖。她自己也曾荣获“市优质课竞赛一等奖、市优秀教练、县优秀团干部、县优秀教师”。
细数曹老师取得的成绩已不少,但她对特殊教育的追求从未停歇,用自己的专业与智慧助力孩子一步步走向自理、自立。
担当作为 以持续服务助力孩子融入社会
由于智障孩子的障碍特征,常常会被歧视、他们敏感而自卑,他们的家人也迷茫而困惑。家长们常问孩子们的发展和归宿是什么?带着这些困惑,她针对自闭症、言语障碍、脑瘫等个案,在翻阅大量书籍、和同事积极讨论、抓住一切机会向专家讨教的基础上,对孩子们进行了系统的集体教学、感统训练、语言训练、作业治疗、戏剧治疗、应用行为分析……
一个个特征各异学生,一项项专业化内容,在她的引领和老师们的不懈努力下,家长们的困惑逐渐有了方向和答案。
孩子们从哑口无言到字句清晰,从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到生活自理,从抓人打人,自我伤害到学会合理宣泄情绪,从欺负他人到乐于助人,从只懵懂无知到能自食其力。看到孩子们的进步,家长们脸上慢慢有了笑容,也常常说“曹老师多亏有你,是你让我们这个家庭看到了新的希望”。
为了亲眼看到孩子们毕业后能够自食其力,不给家庭增加负担,能够回归主流社会,曹莉辗转理发店、美容院以及职业教育学校,联系企业负责人和学校领导,就特殊孩子就业等方面进行细致的交流,并成功推送十余名残疾孩子就业。
除了校内工作,曹莉还是特殊教育宣传大使,经常受邀到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做师德宣讲;每逢助残日,她都积极宣传国家对残疾儿童的救助项目,普及家庭康复教育的技能等。
初心勾线有教无类,匠心施彩有爱无碍。在教育的时空里,曹莉只是众多特殊教育工作者的一个缩影,这些老师们克服了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耕耘、不计得失,是他们用各自渺小的身躯站成一片林,站成时光中一种托举未来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