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长江文明论坛 | 王震中:中华文明起源,既是本土的又是多源的
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副主任,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长王震中作《河江文明:中华早期文明演进过程中长江与黄河的交相辉映》主旨演讲。

2023长江文明论坛 | 王震中:中华文明起源,既是本土的又是多源的

来源:华龙网2023-09-12

9月12日,2023长江文明论坛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2023长江文明论坛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华龙网首席 记者 李文科 摄
2023长江文明论坛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华龙网首席 记者 李文科 摄

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副主任,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长王震中作《河江文明:中华早期文明演进过程中长江与黄河的交相辉映》主旨演讲。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副主任,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长王震中。华龙网 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副主任,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长王震中。华龙网 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王震中表示,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际学术界一般把中国文明称为“黄河文明”。当时,国际学术界在列举世界四大古老文明史,一般把古埃及文明称为“尼罗河文明”,把西亚苏美尔文明称为“两河流域文明”(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把古印度文明称为“印度河流域文明”,把中国文明称为“黄河文明”。

20世纪70年代,日本研究中国古代史和甲骨文金文的著名学者伊藤道治教授提出,中国文明应该是“河江文明”,这里的“河”指黄河,“江”指长江。应该说,“河江文明”的提出,更符合历史实际。

王震中将中国文明形成及其早期发展,划分为四大阶段:12000—6000年前的大体平等的农耕聚落形态;6000—5000年前的不平等的中心聚落形态;5000—4000年前的都邑国家形态;4000—公元前770年的夏商西周三代多元一体的复合制王朝国家形态。

其中,长江与黄河在距今5000—4000年前,诞生了文明社会和早期国家。比如长江下游的良渚文明(5000—4300年),以及长江中游的屈家岭一石家河文明。

王震中介绍,湖北天门石家河古城遗址,由内城、城壕(护城河)、外郭城构成,内城120万平方米,加上外郭城,总面积为348.5万平方米,为长江中游同时期最大的城。

城内发现大型祭祀遗址、大量精美玉器、大批量生产的红陶杯等。此外,还在石家河古城中心的谭家岭遗址发现了大型建筑基址,该建筑规格较高,墙体厚度在1.2米,初步推断为宫殿式建筑。

而黄河流域在这一时期,也发现有多座4000多年前的都城遗址,例如陕西神木石峁、山西襄汾陶寺、河南登封王城岗等。

“对比距今10000至4000年前,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文明的起源和形成过程,我们发现,这两大流域新石器文化和文明因素交相辉映,有的时候长江流域表现更加突出。”王震中表示,例如,在长江流域发现有12000年以上的人工栽培的水稻,而黄河流域则至今尚未发现10000年前的小米黄米等农作物。

再如,浙江杭州余杭莫角山良渚古城所代表的5000年前的文明社会和国家,这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都邑遗址。黄河流域发现的都城,都在距今4300年以内,要比良渚古城晚得多。

“所以,我们说,中华文明在其起源和形成阶段,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是交相辉映、交互作用、并行发展的。”王震中表示,这反映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形成,既是本土的,又是多源的,长江和黄河是并存的两大舞台。如果用大江大河来表述中华文明,则可以称之为“河江文明”。

华龙网记者 董进 田韵沁 梁浩楠 吴礼霜/文

点击图片看专题
点击图片看专题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2023长江文明论坛 | 王震中:中华文明起源,既是本土的又是多源的

2023-09-12 15:23:19 来源:

9月12日,2023长江文明论坛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2023长江文明论坛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华龙网首席 记者 李文科 摄
2023长江文明论坛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华龙网首席 记者 李文科 摄

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副主任,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长王震中作《河江文明:中华早期文明演进过程中长江与黄河的交相辉映》主旨演讲。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副主任,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长王震中。华龙网 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副主任,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长王震中。华龙网 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王震中表示,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际学术界一般把中国文明称为“黄河文明”。当时,国际学术界在列举世界四大古老文明史,一般把古埃及文明称为“尼罗河文明”,把西亚苏美尔文明称为“两河流域文明”(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把古印度文明称为“印度河流域文明”,把中国文明称为“黄河文明”。

20世纪70年代,日本研究中国古代史和甲骨文金文的著名学者伊藤道治教授提出,中国文明应该是“河江文明”,这里的“河”指黄河,“江”指长江。应该说,“河江文明”的提出,更符合历史实际。

王震中将中国文明形成及其早期发展,划分为四大阶段:12000—6000年前的大体平等的农耕聚落形态;6000—5000年前的不平等的中心聚落形态;5000—4000年前的都邑国家形态;4000—公元前770年的夏商西周三代多元一体的复合制王朝国家形态。

其中,长江与黄河在距今5000—4000年前,诞生了文明社会和早期国家。比如长江下游的良渚文明(5000—4300年),以及长江中游的屈家岭一石家河文明。

王震中介绍,湖北天门石家河古城遗址,由内城、城壕(护城河)、外郭城构成,内城120万平方米,加上外郭城,总面积为348.5万平方米,为长江中游同时期最大的城。

城内发现大型祭祀遗址、大量精美玉器、大批量生产的红陶杯等。此外,还在石家河古城中心的谭家岭遗址发现了大型建筑基址,该建筑规格较高,墙体厚度在1.2米,初步推断为宫殿式建筑。

而黄河流域在这一时期,也发现有多座4000多年前的都城遗址,例如陕西神木石峁、山西襄汾陶寺、河南登封王城岗等。

“对比距今10000至4000年前,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文明的起源和形成过程,我们发现,这两大流域新石器文化和文明因素交相辉映,有的时候长江流域表现更加突出。”王震中表示,例如,在长江流域发现有12000年以上的人工栽培的水稻,而黄河流域则至今尚未发现10000年前的小米黄米等农作物。

再如,浙江杭州余杭莫角山良渚古城所代表的5000年前的文明社会和国家,这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都邑遗址。黄河流域发现的都城,都在距今4300年以内,要比良渚古城晚得多。

“所以,我们说,中华文明在其起源和形成阶段,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是交相辉映、交互作用、并行发展的。”王震中表示,这反映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形成,既是本土的,又是多源的,长江和黄河是并存的两大舞台。如果用大江大河来表述中华文明,则可以称之为“河江文明”。

华龙网记者 董进 田韵沁 梁浩楠 吴礼霜/文

点击图片看专题
点击图片看专题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李茜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