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预期 引导民间投资落地生根
经济增长离不开民间投资的信心和活力。近日,为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国家发展改革委通过统一的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平台,集中发布了4894个重点项目,总投资约5.27万亿元,积极吸引民间资本参与。
民间投资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主力军,也是增强投资活力、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力量。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项目投资,对国民经济健康运行意义重大。
首先,有利于稳定预期、提振信心。经济的活力在民企。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让民间资本找到了投资方向,看到了发展空间,对未来有更为稳定的预期,更有发展信心。
其次,有助于增强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民间资本的竞争意识强、市场嗅觉敏锐,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而快速优化供给,实现产品和服务迭代升级,进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最后,有益于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民间资本参与投资,拓展了项目资金来源,能够助力更多项目落地开工,带动就业。
促进民间投资,金融是加速器。长期以来,部分民营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缺少抵押物,一些金融机构支持民营企业融资的意愿不足,导致贷款难、贷款贵成为困扰民营企业的“心病”,限制了民间资本投资能力。针对这一问题,金融机构等要主动作为,深入企业,结合民营企业融资需求、整体实力和实际经营状况等,综合分析研判,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
据了解,国家发展改革委发挥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信银行等7家银行建立的投贷联动机制的作用,已向有关银行推送了首批715个民间投资的项目,请有关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自主选择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金融支持。当然,对民营企业来说,也要重视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等体系建设,对可能出现的过度借债、过度投资等问题建立事前预警、事中监管、事后跟踪的治理机制。
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项目投资,还要营造公平公正的投资环境。在一流的营商环境建设中,市场化是重要一环,民营企业能否获得公平的市场竞争机会极为重要。因此,各地要多倾听民营企业家呼声,加强政企对接,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制度障碍,让广大民营企业家放开手脚、轻装上阵,专心致志搞发展。值得一提的是,一些中长期投资项目的时间跨度大、不确定性高,那就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避免“新官不理旧账”,从而稳定民营企业预期,引导民间投资落地生根。
预期稳、信心足,民营企业才能敢闯、敢投、敢担风险。因此,要切中痛点、难点和堵点,把民营经济工作往深里做、实里做,从而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促使民间资本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乔瑞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