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尽长江滚滚来 ——写在2023长江文明论坛开幕之际
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时代的长江正奏响新的澎湃乐章!

不尽长江滚滚来 ——写在2023长江文明论坛开幕之际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23-09-13

重庆日报记者 韩毅

近年来,重庆大力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加快建设文化强市。图为9月11日,中央媒体、长江沿江省区市媒体记者在云阳县博物馆参观采访,了解重庆对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相关工作。记者 尹诗语 摄/视觉重庆

如果,你的视角足够高,高到能鸟瞰华夏大地,就会注意到,她融冰成水,一路向东,穿山劈峡,磅礴入海……鬼斧神工,巍峨壮观!

如果,你的视线足够远,远到能穿越时空,去触摸200多万年前的巫山人、170万年前的元谋人、100万年前的郧县人……就会注意到,她是古人类的摇篮、文化的发祥地,至今仍滋养着世界上最多的人口。

如果,你的视野足够广,广到能横贯地球,就会注意到,她与两河文明、印度河-恒河文明、尼罗河文明、黄河文明一起,闪耀屹立在世界文明之列。

她就是长江,是史是诗是歌,是中国梦……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自觉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9月12日,2023长江文明论坛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开幕,群贤毕至、共襄盛会,进一步擦亮民族符号、凸显文明象征,书写新时代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辉煌篇章。

共襄盛会

进一步擦亮民族符号

“要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强调。

今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9月12日,2023长江文明论坛开幕,宾朋满座,胜友如云。本次论坛是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生动实践。

来自全国的知名专家学者和长江沿线省(区、市)高校、社科机构、文博机构代表,以长江文化传承发展为主题,分“宅兹中国:长江文明探源”“千年文脉: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两个专题,展开深入交流和思想碰撞,推进长江文化在新时代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一步擦亮民族符号。

大江作证

担负新时代新文化使命

重庆因长江而生、因长江而兴,在源远流长的长江文化浸润下,积淀了巴渝文化、三峡文化、抗战文化、革命文化、统战文化、移民文化等厚重的人文底蕴。

近年来,重庆把文化建设作为新时代的重要使命任务,奋力打造“承千年文脉、铸人文精神、树时代新风、强创新品质”的文化强市。

重庆推进了规模空前的三峡文物保护工程。实施文物保护项目966个,白鹤梁题刻原址水下保护工程、石宝寨保护工程等成为我国文物保护工程典范;建成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等综合性公共博物馆17家,成为长江文化保护传承的重要窗口;建成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三峡文物修复中心、三峡数字博物馆,构建了三峡文物科技保护体系。

推进中华文明探源中的长江文化考古和研究。实施考古发掘项目603项,巫山大溪遗址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建立了长江上游唯一完整的新石器文化谱系,填补了西南乃至中国考古的空白。

启动实施长江三峡(重庆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工建设万州天生城、奉节白帝城、云阳磐石城等考古遗址公园,着力打造一批重大文化标识。

统筹推进长江历史文化、山水文化与城乡发展相融合,着力打造奉节白帝城等文旅地标、三峡皮影等非遗基地、世界大河歌会等文化活动,形成了一批长江沿线重要文化品牌。

通过推进巴蜀文化保护传承、提升文旅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川渝文化艺术交流发展、优化巴蜀文旅产品结构、搭建产业协同发展平台等举措,项目化、清单化地将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向纵深推进……

新重庆正以前所未有的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

山河共生

构筑共有精神家园

“系统保护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研究阐释长江文化丰富内涵,推动长江文化育民、惠民、利民,使长江文化成为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引领,成为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进程的重要精神力量。”在本次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嘉宾达成共识。

共识凝聚,务实笃行——

重庆深化历史文化研究,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抓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推动巴渝文化、三峡文化、抗战文化、革命文化、统战文化、移民文化等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前不久,重庆市人民政府与国家文物局签订了深化重庆文物保护利用改革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文物保护地方立法建设,革命文物、三峡文物、石窟寺等保护利用,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重大考古项目,博物馆提升等方面加强协作,推动重庆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

四川从高水平编制完成系列规划、高标准推动长江文化保护利用、高质量丰富文旅供给三方面重点发力,持续讲好四川“长江故事”,展现“蜀水文化”,唱响新时代长江之歌。

江西以青山为笔,以绿水为墨,正推动文化体验、数字文创、温泉养生、水上运动、研修游学、文化演艺等新业态发展,书写着一张高标准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的时代答卷。

湖北充分发挥文物资源优势,全面推进重点文物保护项目,高位推进全省大遗址保护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浙江紧紧围绕世界稻作农业起源、世界古代文明、浙江大历史等重大课题开展专项攻关,擦亮中华文明的浙江文化标识。

青海高效推进长江第一湾国家公园生态展示窗口建设,走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

长江文明一路奔涌而来,滋养了生生不息的沿江儿女,浇灌出中华大地的勃勃生机,长江儿女以绚丽多彩的文化诠释“江河互济”“山河共生”,构筑起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时代的长江正奏响新的澎湃乐章!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不尽长江滚滚来 ——写在2023长江文明论坛开幕之际

2023-09-13 09:08:32 来源:

重庆日报记者 韩毅

近年来,重庆大力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加快建设文化强市。图为9月11日,中央媒体、长江沿江省区市媒体记者在云阳县博物馆参观采访,了解重庆对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相关工作。记者 尹诗语 摄/视觉重庆

如果,你的视角足够高,高到能鸟瞰华夏大地,就会注意到,她融冰成水,一路向东,穿山劈峡,磅礴入海……鬼斧神工,巍峨壮观!

如果,你的视线足够远,远到能穿越时空,去触摸200多万年前的巫山人、170万年前的元谋人、100万年前的郧县人……就会注意到,她是古人类的摇篮、文化的发祥地,至今仍滋养着世界上最多的人口。

如果,你的视野足够广,广到能横贯地球,就会注意到,她与两河文明、印度河-恒河文明、尼罗河文明、黄河文明一起,闪耀屹立在世界文明之列。

她就是长江,是史是诗是歌,是中国梦……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自觉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9月12日,2023长江文明论坛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开幕,群贤毕至、共襄盛会,进一步擦亮民族符号、凸显文明象征,书写新时代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辉煌篇章。

共襄盛会

进一步擦亮民族符号

“要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强调。

今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9月12日,2023长江文明论坛开幕,宾朋满座,胜友如云。本次论坛是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生动实践。

来自全国的知名专家学者和长江沿线省(区、市)高校、社科机构、文博机构代表,以长江文化传承发展为主题,分“宅兹中国:长江文明探源”“千年文脉: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两个专题,展开深入交流和思想碰撞,推进长江文化在新时代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一步擦亮民族符号。

大江作证

担负新时代新文化使命

重庆因长江而生、因长江而兴,在源远流长的长江文化浸润下,积淀了巴渝文化、三峡文化、抗战文化、革命文化、统战文化、移民文化等厚重的人文底蕴。

近年来,重庆把文化建设作为新时代的重要使命任务,奋力打造“承千年文脉、铸人文精神、树时代新风、强创新品质”的文化强市。

重庆推进了规模空前的三峡文物保护工程。实施文物保护项目966个,白鹤梁题刻原址水下保护工程、石宝寨保护工程等成为我国文物保护工程典范;建成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等综合性公共博物馆17家,成为长江文化保护传承的重要窗口;建成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三峡文物修复中心、三峡数字博物馆,构建了三峡文物科技保护体系。

推进中华文明探源中的长江文化考古和研究。实施考古发掘项目603项,巫山大溪遗址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建立了长江上游唯一完整的新石器文化谱系,填补了西南乃至中国考古的空白。

启动实施长江三峡(重庆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工建设万州天生城、奉节白帝城、云阳磐石城等考古遗址公园,着力打造一批重大文化标识。

统筹推进长江历史文化、山水文化与城乡发展相融合,着力打造奉节白帝城等文旅地标、三峡皮影等非遗基地、世界大河歌会等文化活动,形成了一批长江沿线重要文化品牌。

通过推进巴蜀文化保护传承、提升文旅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川渝文化艺术交流发展、优化巴蜀文旅产品结构、搭建产业协同发展平台等举措,项目化、清单化地将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向纵深推进……

新重庆正以前所未有的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

山河共生

构筑共有精神家园

“系统保护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研究阐释长江文化丰富内涵,推动长江文化育民、惠民、利民,使长江文化成为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引领,成为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进程的重要精神力量。”在本次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嘉宾达成共识。

共识凝聚,务实笃行——

重庆深化历史文化研究,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抓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推动巴渝文化、三峡文化、抗战文化、革命文化、统战文化、移民文化等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前不久,重庆市人民政府与国家文物局签订了深化重庆文物保护利用改革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文物保护地方立法建设,革命文物、三峡文物、石窟寺等保护利用,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重大考古项目,博物馆提升等方面加强协作,推动重庆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

四川从高水平编制完成系列规划、高标准推动长江文化保护利用、高质量丰富文旅供给三方面重点发力,持续讲好四川“长江故事”,展现“蜀水文化”,唱响新时代长江之歌。

江西以青山为笔,以绿水为墨,正推动文化体验、数字文创、温泉养生、水上运动、研修游学、文化演艺等新业态发展,书写着一张高标准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的时代答卷。

湖北充分发挥文物资源优势,全面推进重点文物保护项目,高位推进全省大遗址保护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浙江紧紧围绕世界稻作农业起源、世界古代文明、浙江大历史等重大课题开展专项攻关,擦亮中华文明的浙江文化标识。

青海高效推进长江第一湾国家公园生态展示窗口建设,走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

长江文明一路奔涌而来,滋养了生生不息的沿江儿女,浇灌出中华大地的勃勃生机,长江儿女以绚丽多彩的文化诠释“江河互济”“山河共生”,构筑起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时代的长江正奏响新的澎湃乐章!

[责任编辑: 谭周]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