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商品缩水让消费者很苦恼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姚盛认为,商家利用信息差在商品规格、净含量上“做文章”,一方面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另一方面涉嫌虚假宣传,严重的甚至构成欺诈。“消费者因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或者其他虚假宣传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

网购商品缩水让消费者很苦恼

来源:中工网2023-09-18

近日,北京市民王欣(化名)在某直播平台看到, 购买5袋果蔬兔粮,每袋仅需15.9元。觉得划算的她立马下单。但收到商品后,她感觉包装袋子明显要比直播中展示的小一截。

“我收到的袋子显示的是净含量1千克,但直播展示的袋子外观很大,看上去很沉,有两三千克的样子。”王欣就商品规格咨询客服,客服表示:“这样的价格就是买这样重量、型号的商品”。

现在,不少商家通过直播带货等网络渠道销售商品。在直播中,一些商家反复强调优惠力度大,如买一送一、100元10件等,却往往不提及规格等商品关键信息。不少消费者购买后发现,数对得上量却对不上,实际收到的商品出现缩水情况。

记者发现,坚果、熟食、水果等食品是出现缩水情况的重灾区。一位消费者反映,他网购了5袋夏威夷果,在网店宣传图上,每袋夏威夷果都是大袋装,从外观上看每袋差不多有两三斤重。而下单收到货后打开一看,都是小袋装,每袋重仅100克。

缩水问题高发的另一个品类是日用品。日前,李先生向媒体反映了他的遭遇。他看到网络直播宣传,“一箱30包的抽纸只需要29.9元还包邮”,觉得很划算就果断拍下了两箱。可收到货后,李先生大吃一惊:“这个抽纸比一般抽纸小很多,还没有我手掌大呢。”李先生特意进行了测量,一般的抽纸大多是12.5厘米×17.5厘米,而他收到的抽纸竟然只有12厘米×8厘米。

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熊超表示,网购商品这种“数对量缩水”的情况,涉嫌违反有关法律法规。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而广告法则明确,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姚盛认为,商家利用信息差在商品规格、净含量上“做文章”,一方面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另一方面涉嫌虚假宣传,严重的甚至构成欺诈。“消费者因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或者其他虚假宣传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而广告经营者、发布者发布虚假广告的,消费者可以请求行政主管部门予以处罚。”

针对网购商品缩水问题,已有消协组织发出呼吁,网络平台应加强动态监管,建立更加安全、健康的交易市场。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日前表示,平台应当加强对商家资质、营销内容的审核与监管,全面掌握商家的经营资格、信用状况等;同时应进一步畅通投诉举报机制,积极处理消费者投诉。

(刘兵)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网购商品缩水让消费者很苦恼

2023-09-18 05:46:19 来源:

近日,北京市民王欣(化名)在某直播平台看到, 购买5袋果蔬兔粮,每袋仅需15.9元。觉得划算的她立马下单。但收到商品后,她感觉包装袋子明显要比直播中展示的小一截。

“我收到的袋子显示的是净含量1千克,但直播展示的袋子外观很大,看上去很沉,有两三千克的样子。”王欣就商品规格咨询客服,客服表示:“这样的价格就是买这样重量、型号的商品”。

现在,不少商家通过直播带货等网络渠道销售商品。在直播中,一些商家反复强调优惠力度大,如买一送一、100元10件等,却往往不提及规格等商品关键信息。不少消费者购买后发现,数对得上量却对不上,实际收到的商品出现缩水情况。

记者发现,坚果、熟食、水果等食品是出现缩水情况的重灾区。一位消费者反映,他网购了5袋夏威夷果,在网店宣传图上,每袋夏威夷果都是大袋装,从外观上看每袋差不多有两三斤重。而下单收到货后打开一看,都是小袋装,每袋重仅100克。

缩水问题高发的另一个品类是日用品。日前,李先生向媒体反映了他的遭遇。他看到网络直播宣传,“一箱30包的抽纸只需要29.9元还包邮”,觉得很划算就果断拍下了两箱。可收到货后,李先生大吃一惊:“这个抽纸比一般抽纸小很多,还没有我手掌大呢。”李先生特意进行了测量,一般的抽纸大多是12.5厘米×17.5厘米,而他收到的抽纸竟然只有12厘米×8厘米。

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熊超表示,网购商品这种“数对量缩水”的情况,涉嫌违反有关法律法规。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而广告法则明确,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姚盛认为,商家利用信息差在商品规格、净含量上“做文章”,一方面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另一方面涉嫌虚假宣传,严重的甚至构成欺诈。“消费者因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或者其他虚假宣传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而广告经营者、发布者发布虚假广告的,消费者可以请求行政主管部门予以处罚。”

针对网购商品缩水问题,已有消协组织发出呼吁,网络平台应加强动态监管,建立更加安全、健康的交易市场。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日前表示,平台应当加强对商家资质、营销内容的审核与监管,全面掌握商家的经营资格、信用状况等;同时应进一步畅通投诉举报机制,积极处理消费者投诉。

(刘兵)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刘诗雨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